華文網

“限定版”降准 A股能否迎來開門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使用“趨勢財經APP”和“趨勢操盤手APP”)

元旦小長假結束後,A股今日將開啟新一年的行情。

回顧 2017年,由於行業洗牌、盈利改善,加上去杠杆政策執行, “二八”分化成為市場的主要特徵。市場以大藍籌、大白馬股為 “美”,創業板卻節節走低不斷尋底,市場結構性行情顯著。

隨著2018年的到來,機構主流觀點認為,隨著一系列擾動因素的消退,加上節日期間央行釋放利好推出春節“限定版”降准,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資料顯示,2017年上證綜指上漲 6.56%,

深證成指上漲8.48%,中小板指漲16.73%,唯獨創業板指大幅下挫,全年跌幅達到10.67%。行業方面也出現巨大分化,據資料統計,以總市值加權平均漲幅計算,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4個行業在2017年上漲,其中食品飲料表現尤為搶眼,全年漲幅55.57%,名列全行業第一,其中白酒子板塊漲幅高達95.83%,家用電器次之,全年上漲39.76%,此外,銀行、電子、鋼鐵漲幅均在20%以上。

而下跌的行業中,紡織服裝、傳媒等跌幅超過20%,

最高達到22.11%,與食品飲料相比差距達到77%以上。此外,電腦、國防軍工兩大板塊跌幅處於17%至19%之間。

分化之中牛股不斷湧現,方大炭素全年漲幅超過200%。贛鋒鋰業、海康威視、水井坊等全年漲幅在140%至180%之間,展現巨大賺錢效應的同時,也成為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代表性個股。這一年,業績為王成為選股的關鍵字。包括公募基金、QFII在內的各類機構在A股市場上斬獲頗豐。

迎來2018年,A股市場又將以何種方式演繹?2017年年末出現的調整是延續還是將迎來反彈?從市場主流觀點來看,

機構對於今年的行情持偏樂觀態度。

中信建投認為,在2017年11月後,雖然伴隨監管加強,市場出現階段性調整,但市場預期的修復將更加有利於2018年開春的行情。當前,宏觀經濟與盈利資料對短期基本面都是有力的支撐。對於今年年初的風格而言,“以胖為美”的風格將會延續,盈利能力將是核心。

中信建投預期,市場風格將從極致走向均衡。

光大證券也認為,春季行情仍可期待。其原因在於去年12月市場出現調整,主要是受到一系列流動性和政策方面因素擾動所致。目前來看,前期資管新規、機構年底兌現收益、央行跟隨美元加息等一系列擾動因素逐步消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2018年經濟政策思路漸趨明朗,市場面臨的政策不確定性也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

就在元旦期間,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稱,為滿足春節前商業銀行因現金大量投放而產生的臨時流動性需求,促進貨幣市場平穩運行,支持金融機構做好春節前後的各項金融服務,人民銀行決定建立“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在現金投放中占比較高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在春節期間存在臨時流動性缺口時,可臨時使用不超過兩個百分點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使用期限為30天。此舉被機構認為是春節“限定版”降准,可有效對沖春節取現等流動性擾動。

光大證券表示,雖然歲末年初市場資金面存在季節性緊張,但央行“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無疑有助於平穩流動性,節前市場流動性偏緊的擔憂將得到有效紓解。此外,年初信貸額度一般較為充足。歷史統計上看,每年2-3月份股市上漲概率較高,往往存在“春季躁動”,這應該主要和一季度信貸投放較多、資金面較為寬鬆有關。因此,總體來看,1月份之後,流動性存在邊際好轉可能,在企業盈利增長支撐之下,“春季躁動”行情仍有空間,短期可以樂觀一點。

此舉被機構認為是春節“限定版”降准,可有效對沖春節取現等流動性擾動。

光大證券表示,雖然歲末年初市場資金面存在季節性緊張,但央行“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無疑有助於平穩流動性,節前市場流動性偏緊的擔憂將得到有效紓解。此外,年初信貸額度一般較為充足。歷史統計上看,每年2-3月份股市上漲概率較高,往往存在“春季躁動”,這應該主要和一季度信貸投放較多、資金面較為寬鬆有關。因此,總體來看,1月份之後,流動性存在邊際好轉可能,在企業盈利增長支撐之下,“春季躁動”行情仍有空間,短期可以樂觀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