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原本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其實他才是真正的紙上談兵

要說起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大家一定會想到戰國時期的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大家熟知的趙括。事實上,三國時期也有一個趙括的翻版,這個人就是馬謖。聽說過馬謖吧?他可是諸葛亮的得意門生,

諸葛亮每次隨軍都會帶著他。

馬謖

馬謖,字幼常。他的兄弟在蜀漢也是非常有名的,比方說他的哥哥馬良,就是那位勸關羽不要進攻樊城的那位。馬謖年輕的時候就曾經在蜀國地區擔任縣令,諸葛亮對他非常的信任,但是劉備在白帝城托孤的時候就告誡過諸葛亮":馬謖這個人言語有些浮誇,

不可以委以重任。"很可惜的是諸葛亮害死沒有聽劉備的勸告。

馬謖

就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魏的時候,諸葛亮命令趙雲去鎮守箕穀。自己親自率領大軍去進攻祁山,但是進攻祁山需要大量的軍糧。

街亭是扼守蜀軍軍糧的要道,一定要守住街亭才能夠確保蜀軍得到充足的補給。

馬謖

諸葛亮不聽手下人的勸告,竟然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馬謖掌管。馬謖來到街亭,沒有採納諸葛亮的建議。而是把所有的軍力佈置在了一座孤山上面,

他的部將王平勸他要分兵佈置。不料熟讀兵法的馬謖自認為,要像兵書上面說的那樣,將兵佈置在山頂,這樣就可以居高臨下。可誰曾想到?人家司馬懿的軍隊就是圍而不攻,等你下山,人家就用亂箭把你射回去。就這樣馬謖雖然堅持了將近一個月,但是突圍的時候,軍隊死傷大半。諸葛亮不得不揮淚斬馬謖,這就是紙上談兵的後果。

馬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