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臘月事故:是不是愛情不重要,不作死就不會死

阮小籍

1、

這是穎河邊上的一個小村,村裡人大多靠做鞭炮為生。

這是個危險的活兒,但畢竟比種地強得多,所以儘管每隔一兩年就要出回事,炸死幾個人,群眾依舊拎著腦袋幹。市里、縣裡、鄉里也是經常突然襲擊,沒收炸藥、機器,甚至扒房子。

群眾就和政府打遊擊,你來我停,你走我幹。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很多年。

大概是四五年前,政府變堵為疏。

村裡的鞭炮作坊全部搬到洛河灘裡,每隔4米一間石棉瓦房,沿穎河蜿蜒排列,巍巍壯觀。

作為一項政績工程,當時引來兄弟區縣不少學習參觀的。

但做鞭炮畢竟是危險的事情,正所謂百密一疏,偶爾還是由出事的時候。政府乾脆下決心取締了村裡的鞭炮行當。

老百姓開始改種塑膠大棚,養豬。

也有偷偷幹的,畢竟少數,村裡鎮裡就睜一眼閉一眼。

河灘裡的石棉瓦房就閑了下來。

2、

城裡人談情說愛在咖啡館、電影院,農村人就在麥秸垛、機井房。

這穎河灘的鞭炮作坊也義不容辭的成了鄉情們談戀愛、約會、偷☆禁☆情的好地方。

一則地方偏僻,兩人容易產生火花;二則穎河四季風景如畫,容易產生美的回憶。

所以這穎河灘的鞭炮作坊成了十裡八村鄉親們的伊甸園。

3、

淑珍嫂子和鄰村的李建國好了多年了,也不是啥秘密。

前年快春節的時候,兩個人就到那穎河灘的鞭炮作坊裡偷☆禁☆情。

李建國本來不抽煙,但那天偏偏一支又一支的抽個沒完。

後來就“轟”的一聲,花嫂一臉黢黑的飛到了穎河裡,李建國則被炸得血肉模糊,沒送到醫院就死了。

淑珍嫂子在醫院躺了一段時間,就回家了。

反正臉是毀了容,淑珍嫂子變得越發滿不在乎了,說:

哪個該死的,有炸藥也不跟俺說一聲,他(李建國)也該死,弄那事還吸煙,不是找死嗎!

4、

那年正逢幹部調整,鎮裡的李書記因為這事而被一票否決,本來準備到市里當局長的,最終在老幹局某了個閒職。

那個在作坊裡私存炸藥的農戶被公安局罰款3000元。

而村裡的群眾則說,弄那事,一定要專心,千萬別一邊幹那,一邊抽煙!

阮小籍,居蘇州,喜歡文字、紫砂、硯臺、閒章這些樸素、自然的東西,作品見《散文》《讀者》《芒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