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台積電南京廠提前半年量產,搶攻中國半導體市場熱潮

【Technews科技新報】在傳出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原本在南京設置的 12 寸廠,

因為試產良率良好的情況之下,準備提前半年在 2018 年 5 月量產的消息之後,2 日台積電開市的首日股價,開盤後一度每股大漲新臺幣 3 元,達到 232.5 元的價位,漲幅達到 1.31%,也帶動 2018 年台股開市首日維持紅盤格局。

根據中國臺灣地區平面媒體《經濟日報》的報導,台積電斥資 30 億美元在南京廠以 16 納米制程導入試產之後,原本預計在 2018 年年底進行量產的計畫,在當前試產良率良好的情況下,

將提前 5 月份進行量產,較當時所設定的時間提早半年。未來正式進入量產之後,台積電南京廠預計每月將有 2.2 萬片 12 寸晶圓的產能,以搶攻中國內地晶圓製造商機。

報導指出,目前台積電南京廠在加速裝機時程與試產良率良好的情況下,預計在本季末之前進行投片。預計在 5 月底前出貨,以供應中國內地手機及通訊廠商的需求。而除了中國內地手機及通訊業者的訂單之外,

近期台積電還接獲中國內地高效能運算(HPC)業者的 10 萬片訂單需求,加上繪圖晶片業者也即將在本季投單的情況,對於台積電在 2018 年第 1 季的傳統淡季中挹注營收,產生淡季不淡的效應。

另外,日前也傳出在虛擬貨幣如比特幣、萊特幣價值大幅成長的情況下,中國內地的虛擬貨幣“挖礦機”企業因產品熱銷,也紛紛搶攻台積電產能的情況,其也逐漸成為台積電營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根據統計,目前中國內地挖礦機企業投給台積電 10 納米制程晶片的訂單,甚至已經超越了中國內地晶片大廠華為海思的麒麟 970 處理器。而另一款專為挖礦機所設計的晶片,也正在搶食台積電的 16 納米制程,且數量達到數十億顆之譜,這也將成為台積電南京廠正式投產後,未來所不可忽略的商機之一。

(注:本文預設貨幣單位為新臺幣 1元新臺幣≈0.22元人民幣)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多年在財經媒體的工作資歷,深入理解電子與科技產業的發展過程與趨勢,亦曾經在電子媒體制作相關財經節目,為觀眾剖析當前最即時的財經資訊與新聞。

Latest posts by Atkinson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