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鯊魚變老虎,這事不靠譜

古人認為海陸之間的動物有一種一一對應的關係,海陸動物是兩大平行的體系,互為參照,陸地有狗,海中則有海狗,陸地有馬,海中則有海馬,這種參照關係的基礎,實際上是建立在陸地經驗的基礎上,

我們對海洋動物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套用“陸地經驗”的長期過程,直到今天,還有些海洋動物的名稱保留著這種觀念的烙印。

沙魚化虎,據《點石齋畫報》

在清末的《點石齋畫報》中,有一副《沙魚化虎》,很能說明這種觀念,這裡的沙魚即鯊魚。

在大段的題跋上,先羅列了“物之能化者多矣”的例子,鷹化為鳩,田鼠化為鴽,雀化為蛤,雉化為蜃,“皆隨時變易,無或差爽”,跨物種的變幻,在古人看來是常事。這幅《沙魚化虎》說的是“寧波有某航船於去臘十二日由象山回舟,過東渡口,天朗風平,中流容與,忽浪如山湧,船亦顛簸,舟子束手無措,瞥見水中一物,獸首而魚尾,攛登沙岸,滾跳數次,一轉瞬間全身竟變為虎”,這是鯊魚化作老虎的現場。
正巧船上還有個老博物學家,他讓舟子趕快開船離開,說這種虎是沙魚變化而來,名曰沙虎,“履水如平地,若不急避,恐有不測”。

鯊魚

圖中所繪的沙虎,上半身是虎頭,電眼鋼牙,有兩隻虎爪,虎形一直到胸和背,再往下看就是魚身,是正在變化中的狀貌。

至於鯊魚和虎為何會聯繫在一起,或許是因為這二者都有鋒利的牙齒,兇猛,而且吃人,分別是海中和陸地上的危險動物。鯊魚變虎本來存在於傳說中,是觀念中的鏡像,居然也能製造出一個目擊的現場,可見這種觀念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