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戰國策周文君免工師籍何為眾多成強,增高成山之意

【原文】:

周文君免工師籍,相呂倉,國人不說也。君有閔閔之心。謂周文君曰:"國必有誹譽,忠臣令誹在己,譽在上。宋君奪民時以為台,而民非之,無忠臣以掩蓋之也。子罕釋相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管仲幫為三歸之家,以桓公,非自傷於民也!《春秋》記臣弑君者以百數,皆大臣見譽者也。

故大臣得譽,非國家之美也。故眾庶成強,增積成山。"周君遂不免。

【譯文】:

東周昭文君罷免了工師籍的相位,任用呂倉為相國,

國民都不高興。昭文君對此悶悶不樂。有人對昭文君說:"國家每做一件事,國人一定有褒有貶,忠臣總是把誹謗引到自己身上,而把讚揚歸於君主。宋國的國君強佔百姓的耕作時間為自己修築高臺,使得百姓怨聲載道,這是由於沒有忠臣替他掩飾的緣故。宋國的子罕辭去相位,降任司空,百姓責備子罕,而讚美宋君。齊桓公在他的宮廷裡開了七個市場,七百個妓院,
齊國人沒有不非議他的。於是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築起一座'三歸台',以此掩飾桓公的過錯,並非他自己有意傷害民心。《春秋》一書記載了數以百計的臣子弑殺君主的事件,而這些大臣都是備受讚譽的大臣呀。因此,大臣受讚譽對國家並非是好事。所以說,眾多成強,增高成山。"這樣昭文君才沒有罷免呂倉的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