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進鼓浪嶼

走進鼓浪嶼

文/圖/綠蔭

選稿:中鄉美副總編 北極星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去年九月,我終於乘機來到了多年嚮往的廈門,走進了神秘的鼓浪嶼。

廈門位於福建省南部沿海,

是個港口旅遊城市。這裡海天一色,風景優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瑰麗多姿的廈門文化和豐富獨特的鼓浪嶼歷史文化遺產聞名於世,遊客絡繹不絕。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臺灣的金門島遙遙相對,是一個離岸低丘陵小島,海拔90多米,年平均氣溫19.6攝氏度,面積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6萬人,隔500米寬的鷺江與廈門市隔海相望。

它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為島上有一塊特別的岩石。

這塊岩石經過海浪天長日久不斷拍擊後石頭空了一個洞,風浪衝擊時發出一種聲音,酷似鼓聲,被人稱為“鼓浪石”,島也因之得名為“鼓浪嶼”,並在明朝正式命名。明萬曆三十年,漳泉名人丁一中在日光岩題刻“鼓浪洞天”。至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于此,訓練水師,使鼓浪嶼的聲名得以家喻戶曉。

我乘船去遊覽鼓浪嶼的那天,簡直就是人山人海,遊客們排著一條條長龍似的隊伍。

雖然渡輪越過鷺江到達鼓浪嶼,其行程只是五分鐘時間,可嚴格的重重安檢足足用了一個多小時,一船又一船,大大的客輪被遊客擠得水泄不通。

鼓浪嶼周邊海域為廈門港主要部分,登高遠眺,鼓浪嶼全景及周邊美景盡收眼底,而且素有“不遊鼓浪嶼,枉費廈門行”之說。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鼓浪嶼各種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鼓浪嶼的旅遊業也蒸蒸日上,

還限制了每年的上島人次呢,使鼓浪嶼才得到有效的保護。

鼓浪嶼是“東南亞的一顆海上明珠”,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澱,以前也是一個“萬國殖民地”,素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會”、“音樂之鄉”,“鋼琴之島”之美譽,創下了150個世界第一的奇跡!它是國家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5A級海島文化旅遊景區,2005年被中國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城區之首”。

島上長夏無冬,古木參天,氣候宜人,鮮花盛開,山丘連綿起伏。這裡不僅彙集了美、英、德、法、意、荷、日、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的中外經典建築,還是音樂的沃土,先後湧現出100多個音樂世家和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佑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如今,鋼琴人均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

有全國僅有、世界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和管風琴博物館。在管風琴博物館裡還陳列著英國1909年製造生產的巨大管風琴,所以也叫音樂島、鋼琴島。這裡常年舉辦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美國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

在波蘭當地時間2017年7月8日的第41界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鼓浪嶼”文化正式宣佈世界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文化遺產專案!

當我們走進鼓浪嶼這座小清新年輕人最浪漫的島嶼時,一種敬畏之情油然而生!置身其中,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遠離了塵世喧囂,放慢了匆匆腳步……

整個島上見不著一輛行駛的車輛,包括摩托車和自行車。高高低低左拐右拐的小小古道會讓你充滿了新奇,沒有街道卻戶戶商鋪;沒有旅店,卻戶戶民宿。藍天、白雲、沙灘,旖旎的海天風光,清新的空氣,島上的滿目綠色,令人陶醉!當你站在日光岩上,可迎接清晨照在五老峰上的第一縷陽光;漫步菽莊花園,可欣賞精巧雅致又雄渾壯觀的東方園林,那種愜意之感是不言而喻的。

鼓浪嶼的美麗可愛不僅僅只有這些,更重要的是:它是智慧之地,是財富之地,是名流之地,是博愛之地,也是愛國之地。

這源於第一次鴉☆禁☆片戰爭國門被轟開之後,廈門港口被迫開放,外國列強如潮水般地侵入廈門,在鼓浪嶼占地建房,設立領事館、海關稅務司公館、教堂、教會學校和醫院等,1844年建立了第一棟殖民建築——英國領事館。與此同時鼓浪嶼也湧進不少名流富翁,回來許多留洋優秀的歸國華僑。

他們常常用自己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和財富造福於廈門人民,聽導遊說許多學校都是富商們出資建立的,廈門大學師生一直以來都不用交伙食費呢。中國第一代著名的婦產科專家林巧稚就救治了不計其數的婦女,有5萬嬰兒在她的手中安全出生。那時的接生醫術尤其落後,不少婦女死於非命。

島上復興路的毓園,政府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胸懷寬廣、淡如秋菊的傑出女士林巧稚而專門修建的,鄧穎超也曾到此為她種下了兩株南洋杉。林巧稚終身未嫁,孑然一人,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衛生事業,獻給了鼓浪嶼。她是大海的女兒,是鼓浪嶼的女兒,是“萬嬰之母”,是中國婦產科事業的一位奠基人,在治癒婦科癌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國家郵政部也曾為了表率和紀念她,1990年專門頒發了“林巧稚紀念郵票和首日封一枚”。

在這個還未到2萬平方公里的小小島嶼上,近代中西文化在這裡彙聚融合,造就了一種既具有深厚的閩南文化傳統,又具有濃厚西洋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態和風格,是廈門獨特的歷史文化的濃縮和代表。

如今,鼓浪嶼還完好地保留著中外各種風格的建築物,其中有13座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這些建築多為大別墅,奢華、典雅,錯落有致,別有韻味。它們一般呈低層、坡屋頂、外廊式,十分注重細節的處理,建築的各個立面都精雕細刻,牆身大部分用當地的紅色、帶有花紋的釉面磚拼貼出有韻律的圖案,多為紅色琉璃瓦,牆屋脊等處施重彩,豔麗明媚,造型豐富別致,有先前流行的歐美“古典復興”,有歐美各國的“折衷主義”,有歸國華僑從國外帶回的東南亞式,還有古代中國的飛簷斗拱。一棟棟華貴濃重的別墅連城一道道亮麗的街景!

其中有51組代表性歷史建築及宅園、4組歷史道路、7處代表性自然景觀和2處代表性文化遺跡。它們與島上現存的900餘棟歷史風貌建築,共同構成了鼓浪嶼自然有機的空間結構和內涵豐富的城市歷史景觀,讓人歎為觀止!

綠蔭,本名蔣六英,桂林人,語文高級教師,作家,詩人。性格開朗,熱愛生活,閒暇時喜歡讀書寫字旅行,用文字充實自己,在行走中感悟生活的點滴和生命的意義,已撚墨成集,教學論文及文學寫作在全國一系列大獎賽中多次奪得桂冠,獲百城百刊廣西賽區“最喜歡詩人”的稱號。詩文600多篇散見於《中國鄉間美文》、百度《百家號》、百度《名家講壇》《散文品讀論壇》《淩上清風雅苑》《一線詩人樣本》和《詩雨情文學》等知名雜刊、網路平臺。現任今日頭條、《中國鄉村》雜誌社駐桂林選稿基地主編。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當我們走進鼓浪嶼這座小清新年輕人最浪漫的島嶼時,一種敬畏之情油然而生!置身其中,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遠離了塵世喧囂,放慢了匆匆腳步……

整個島上見不著一輛行駛的車輛,包括摩托車和自行車。高高低低左拐右拐的小小古道會讓你充滿了新奇,沒有街道卻戶戶商鋪;沒有旅店,卻戶戶民宿。藍天、白雲、沙灘,旖旎的海天風光,清新的空氣,島上的滿目綠色,令人陶醉!當你站在日光岩上,可迎接清晨照在五老峰上的第一縷陽光;漫步菽莊花園,可欣賞精巧雅致又雄渾壯觀的東方園林,那種愜意之感是不言而喻的。

鼓浪嶼的美麗可愛不僅僅只有這些,更重要的是:它是智慧之地,是財富之地,是名流之地,是博愛之地,也是愛國之地。

這源於第一次鴉☆禁☆片戰爭國門被轟開之後,廈門港口被迫開放,外國列強如潮水般地侵入廈門,在鼓浪嶼占地建房,設立領事館、海關稅務司公館、教堂、教會學校和醫院等,1844年建立了第一棟殖民建築——英國領事館。與此同時鼓浪嶼也湧進不少名流富翁,回來許多留洋優秀的歸國華僑。

他們常常用自己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和財富造福於廈門人民,聽導遊說許多學校都是富商們出資建立的,廈門大學師生一直以來都不用交伙食費呢。中國第一代著名的婦產科專家林巧稚就救治了不計其數的婦女,有5萬嬰兒在她的手中安全出生。那時的接生醫術尤其落後,不少婦女死於非命。

島上復興路的毓園,政府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胸懷寬廣、淡如秋菊的傑出女士林巧稚而專門修建的,鄧穎超也曾到此為她種下了兩株南洋杉。林巧稚終身未嫁,孑然一人,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衛生事業,獻給了鼓浪嶼。她是大海的女兒,是鼓浪嶼的女兒,是“萬嬰之母”,是中國婦產科事業的一位奠基人,在治癒婦科癌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國家郵政部也曾為了表率和紀念她,1990年專門頒發了“林巧稚紀念郵票和首日封一枚”。

在這個還未到2萬平方公里的小小島嶼上,近代中西文化在這裡彙聚融合,造就了一種既具有深厚的閩南文化傳統,又具有濃厚西洋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態和風格,是廈門獨特的歷史文化的濃縮和代表。

如今,鼓浪嶼還完好地保留著中外各種風格的建築物,其中有13座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這些建築多為大別墅,奢華、典雅,錯落有致,別有韻味。它們一般呈低層、坡屋頂、外廊式,十分注重細節的處理,建築的各個立面都精雕細刻,牆身大部分用當地的紅色、帶有花紋的釉面磚拼貼出有韻律的圖案,多為紅色琉璃瓦,牆屋脊等處施重彩,豔麗明媚,造型豐富別致,有先前流行的歐美“古典復興”,有歐美各國的“折衷主義”,有歸國華僑從國外帶回的東南亞式,還有古代中國的飛簷斗拱。一棟棟華貴濃重的別墅連城一道道亮麗的街景!

其中有51組代表性歷史建築及宅園、4組歷史道路、7處代表性自然景觀和2處代表性文化遺跡。它們與島上現存的900餘棟歷史風貌建築,共同構成了鼓浪嶼自然有機的空間結構和內涵豐富的城市歷史景觀,讓人歎為觀止!

綠蔭,本名蔣六英,桂林人,語文高級教師,作家,詩人。性格開朗,熱愛生活,閒暇時喜歡讀書寫字旅行,用文字充實自己,在行走中感悟生活的點滴和生命的意義,已撚墨成集,教學論文及文學寫作在全國一系列大獎賽中多次奪得桂冠,獲百城百刊廣西賽區“最喜歡詩人”的稱號。詩文600多篇散見於《中國鄉間美文》、百度《百家號》、百度《名家講壇》《散文品讀論壇》《淩上清風雅苑》《一線詩人樣本》和《詩雨情文學》等知名雜刊、網路平臺。現任今日頭條、《中國鄉村》雜誌社駐桂林選稿基地主編。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