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刻在心上的記憶,隨著歲月的逝去

刻在心上的記憶

文/沈德紅

選稿:中鄉美駐寧夏主編 李茂林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這是嚴冬的最後幾天,冷風焦躁不安地從河沿鑽過來,它用雙手用力地撕扯著院裡的草垛,

又去羊的背上抓了幾把,然後順著一個敞開的院落沖了進去。

院子裡,幾個身體強壯的男人往一個大飯桌上,抬著一頭豬。那頭豬,四蹄被繩子牢牢捆住,使勁地蹬著腿,想把繩子掙脫,口裡發出淒慘地嚎叫。爸爸對大家說,我有點事,你們先忙著,我一會就回來。其實我知道,爸爸是去院外躲著去了,他不忍心看那個場面。我好幾回看見他蹲在牆角,呆呆地看著一處,動也不動。

哥哥抱著一大抱柴禾,匆忙地走進屋門,把柴禾放進了燒得正旺的灶裡,他要把一大鍋水燒開,用來燙豬毛。站在門口的母親把身體轉過去,用圍裙擦著眼睛,幾步跑回屋裡,口裡說,明年再也不喂豬了,太可憐了。

嗤……炕頭的奶奶發出一聲冷笑,豬羊一道菜,那是天經地義的,你真是當老師當傻了,連這個都不懂得。

十歲的我端著一個大盆,閉著眼睛,不敢看那順著豬脖子流出的血,

濃郁的血腥味熏得我噁心,想吐。不知道是因為害怕還是好冷,我全身在打哆嗦。八歲的小弟蹦蹦跳跳地拿著筐,準備撿豬毛。早晨父親說,誰撿豬毛,誰賣錢,願意買啥就買啥。他從早晨就把小筐抓到了手,就是上廁所也拿著。

豬不動了,它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我把血端到熱乎乎的炕頭上,用飯勺子不停地攪動,眼睛一直看著窗外,大人們開始用開水打豬毛,弟弟也開始撿拾。

大哥不停地穿梭院裡屋裡,供應著滾燙的開水。

我聽到狗叫了,也看到我家的大黃狗跑到了門口,先是使勁咬,然後尾巴開始溫柔地搖起來,我知道肯定是本家人來幫忙了。果然,幾個嬸子的身影出現在了院裡。她們都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顯的臃腫笨拙。她們進屋後把圍巾放下,就去找各自的活計。媽媽說了幾句感謝的客套話,就去搬菜板。

一個叔叔把血脖子拎來,啪地扔在案板上,我看見豬肉好像在動,一跳一跳的。我看見媽媽也看見了豬肉在跳動,她的眼睛又濕潤了。我忙喊正在扒蒜的二嬸子,二嬸,你替我媽切豬肉吧,我媽有點不舒服。

這麼點就知道疼你媽,真招人疼,嬸子走過來邊說邊在我臉蛋上擰了一把。媽媽退到外屋用清水洗著白菜。

我和媽媽在秋天,坐在小菜園裡,把一棵小的白菜,像編辮子似地編好,掛在了柵欄上。幹透後,用葵花杆子包在裡面,放到了小倉房裡。殺豬的頭一天,媽媽把菜取出,放在開水裡煮到五成熟。媽媽怕有沙子,要用清水洗好多遍。二嬸子不一會就把豬肉一一切成片,這時,鍋裡的水已經用完,被媽媽刷好了。肉下鍋了,媽媽不停地翻炒,濃郁的肉香飄散在屋裡、院裡、甚至更遠。

肉炒到六成熟,媽媽添了大半鍋水,把大嬸剁好的蔥、薑、蒜、還有花椒大料都放進了鍋裡。叔叔們把豬抬進屋裡,兩個叔叔把豬肉分成無數個小塊,放在媽媽事先準備好的兩個大筐裡。排骨和大骨頭另外放在了一起。父親找了最好的幾塊肉,放在了一邊,我知道這是給克旗的姨姨舅舅留下的,城裡人不養豬,沒有豬肉吃。年年這樣,我們都習慣了。

活計幹完了。叔叔們在炕上打撲克,喝茶水,爸爸殷勤地給他們遞著煙。我則去外面看著豬肉,怕貓貓狗狗禍害。我和弟弟倆玩踢口袋的遊戲,那樣不會太冷。屋裡的熱氣像一朵朵白雲,從屋裡竄出來了。媽媽打開鍋蓋,一邊往裡放白菜,一邊喊著我們,你們三個,留下一個看肉,趕快去叫人來吃豬肉,晚了人家該吃飯了。

噢 , 噢。我和大哥答應著,就鑽進寒風裡,挨家挨戶地去喊人。

屋裡熱鬧了,炕上兩桌子,地上兩桌子。看到的都是人的腦袋。歡笑聲,說話聲,匯成了歡樂的海洋,我特別喜歡這種祥和的氣氛。我還得看著外面的豬肉。幾個嬸子在空隙裡忙著添菜。弟弟早就被疼他的奶奶拉到炕上,小嘴吧唧吧唧地吃的那個香。二嬸出來把我叫到外屋,用小碗給我盛了幾塊瘦肉說,拿去吧,先吃幾塊暖和暖和,不要凍感冒了。大嬸子說,現在日子好了,除了血脖子,又放了好多瘦肉。以前幾家殺一個豬,桌子上都是肥肉多,白刷刷的,下不去筷子。

散場了,人們陸續散去。我們一家人上了桌子。媽媽到外屋變戲法似地拿出一個小盆來,放到桌子上打開上面扣著的盤子。一小盆瘦肉冒著熱氣出現在眼前。弟弟忙拿起筷子,夾了一塊放到了媽媽碗裡,然後懂事地去外面看著豬肉了。用糧食喂出的豬肉奇香無比,我吃得好香好香。

歲月老去了,而多少年前殺豬的情景,是那樣刻骨銘心的,富有詩情畫意的,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濃濃的親情,撲面而來。

我知道,這樣的情景是刻在心上的記憶,隨著歲月的逝去,會越來越清晰……

沈德紅,女,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朝陽市作家協會會員,酷愛寫作,作品散見於《遼河》《遼寧職工報》《遼寧郵政報》《古峽文學》《子曰》《高校文學》《綠野》《遼海散文》《遼西文學》《建昌文藝》《山河》等多家報刊。作品多次獲獎。在第一屆遼寧微篇小說作家協會“夏韻”大賽中,散文《步步登高》獲得散文類銀獎。散文《書中歲月長》獲得朝陽市舉辦的“聖煜杯”全民閱讀大賽三等獎。散文《想你在深秋》在第三屆盛京網路文學獎全國大賽中獲得優秀獎。散文《綠茵深處有人家》獲得淩源市"國土杯"徵文比賽三等獎。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肉炒到六成熟,媽媽添了大半鍋水,把大嬸剁好的蔥、薑、蒜、還有花椒大料都放進了鍋裡。叔叔們把豬抬進屋裡,兩個叔叔把豬肉分成無數個小塊,放在媽媽事先準備好的兩個大筐裡。排骨和大骨頭另外放在了一起。父親找了最好的幾塊肉,放在了一邊,我知道這是給克旗的姨姨舅舅留下的,城裡人不養豬,沒有豬肉吃。年年這樣,我們都習慣了。

活計幹完了。叔叔們在炕上打撲克,喝茶水,爸爸殷勤地給他們遞著煙。我則去外面看著豬肉,怕貓貓狗狗禍害。我和弟弟倆玩踢口袋的遊戲,那樣不會太冷。屋裡的熱氣像一朵朵白雲,從屋裡竄出來了。媽媽打開鍋蓋,一邊往裡放白菜,一邊喊著我們,你們三個,留下一個看肉,趕快去叫人來吃豬肉,晚了人家該吃飯了。

噢 , 噢。我和大哥答應著,就鑽進寒風裡,挨家挨戶地去喊人。

屋裡熱鬧了,炕上兩桌子,地上兩桌子。看到的都是人的腦袋。歡笑聲,說話聲,匯成了歡樂的海洋,我特別喜歡這種祥和的氣氛。我還得看著外面的豬肉。幾個嬸子在空隙裡忙著添菜。弟弟早就被疼他的奶奶拉到炕上,小嘴吧唧吧唧地吃的那個香。二嬸出來把我叫到外屋,用小碗給我盛了幾塊瘦肉說,拿去吧,先吃幾塊暖和暖和,不要凍感冒了。大嬸子說,現在日子好了,除了血脖子,又放了好多瘦肉。以前幾家殺一個豬,桌子上都是肥肉多,白刷刷的,下不去筷子。

散場了,人們陸續散去。我們一家人上了桌子。媽媽到外屋變戲法似地拿出一個小盆來,放到桌子上打開上面扣著的盤子。一小盆瘦肉冒著熱氣出現在眼前。弟弟忙拿起筷子,夾了一塊放到了媽媽碗裡,然後懂事地去外面看著豬肉了。用糧食喂出的豬肉奇香無比,我吃得好香好香。

歲月老去了,而多少年前殺豬的情景,是那樣刻骨銘心的,富有詩情畫意的,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濃濃的親情,撲面而來。

我知道,這樣的情景是刻在心上的記憶,隨著歲月的逝去,會越來越清晰……

沈德紅,女,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朝陽市作家協會會員,酷愛寫作,作品散見於《遼河》《遼寧職工報》《遼寧郵政報》《古峽文學》《子曰》《高校文學》《綠野》《遼海散文》《遼西文學》《建昌文藝》《山河》等多家報刊。作品多次獲獎。在第一屆遼寧微篇小說作家協會“夏韻”大賽中,散文《步步登高》獲得散文類銀獎。散文《書中歲月長》獲得朝陽市舉辦的“聖煜杯”全民閱讀大賽三等獎。散文《想你在深秋》在第三屆盛京網路文學獎全國大賽中獲得優秀獎。散文《綠茵深處有人家》獲得淩源市"國土杯"徵文比賽三等獎。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