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晉康帝在位三年,北方混戰,要是有牛逼的將領能趁機北伐就好了

時間到了西元342年,這一年晉成帝司馬衍去世,晉康帝司馬嶽登基。

晉康帝司馬嶽(322年―344年),342年―344在位,在位僅僅三年。東晉第四位皇帝,字世同,晉明帝司馬紹次子,晉成帝司馬衍同母弟 ,母明穆皇后庾文君。終年二十三歲,諡號康皇帝,無廟號。

關於司馬岳,其實沒啥好寫的,整個晉書中司馬嶽的傳就982個字。

上一篇已經提過,他的各個晉成帝司馬衍為了大局著想,沒有把皇位傳給他幼年的兒子,而是傳給了這位時年二十的弟弟。本想著他弟弟能發揚祖業,

有一番成就,可惜,這位弟弟也短命,沒有遠大理想,熱衷文化事業,不知道宋朝的皇帝是不是學習了這位皇帝。

在位三年,波瀾不驚的三年

從地圖上來看,和他哥哥在世時,沒有多大變化

司馬嶽在位三年,晉書只記載了他下達了兩次的詔書,

兩份詔書都幾十個字,一個是提倡恢復禮,一個是北方是給北方的投降過來的戴開,也沒有什麼重要內容。

這三年是波瀾不驚的三年,首先,朝中沒有前面幾位皇帝經歷的叛亂,大臣看起來也還算和諧。更主要的是北方的威脅也沒那麼嚴重,更主要的是北方各民族之間展開了鬥爭,要是司馬岳能抓住機會,再有那麼一兩個大將,帥軍北伐就好了。

這兩次混戰是:

石季龍帥眾伐慕容皝,皝大敗之。

慕容皝及鮮卑帥宇文歸戰于昌黎,歸眾大敗,奔於漠北。

慕容姓氏大家很熟了,這就是天龍八部裡面慕容複的祖先們。此時的慕容家族還是很牛逼的。

可惜,司馬岳沒抓住機會,或許此時的東晉早已沒有了北定中原的信心了。不過,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此時的東晉也沒什麼大將可用,率軍大規模北伐也未必可行。

這三年,除了內憂外患沒有發作以外,

貌似天下是豐收的,因為晉書並沒有記載有什麼災害。對於災害,中國人還是很重視的,認為這是上天的警告與懲罰,一旦有災害,史書定會記載。

這實在是和平安定的三年啊,他去世之後,他兩歲的兒子登基,在位十七年,內部也還算和諧,他父子倆命好啊,或許這是東晉最後的安逸吧。

書法家

陸女帖是他的代表作。抱歉,沒能找到關於陸女帖的圖片。他的哥哥,他的父親書法成就都挺高的。

一個亂世的皇帝,不玩政治,玩藝術了,這個是不好的。

評價

壽命太短,沒能看出有多少政績,但是,身為亂世之君,求安穩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