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諸暨人和方岩竟還有這樣的故事,怪不得好多人要連去3年!

很多人信佛拜菩薩,每逢月初、月半、年初都會去寺廟燒香拜佛,希望家人平安、事業進步、財源廣進……

而諸暨人一般都喜歡去永康方岩,而且有一定要連續去三年之說,覺得特別靈驗。到底是“菩薩還是遠的靈”,還是方岩的胡公大帝特別保佑諸暨的老百姓,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胡公祠內供著的胡公大帝,

其威名遠揚,聲震江南,善男信女數以千計。胡公大帝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人。他叫胡則,永康胡庫村人,北宋時期的一名清官,在他任官期間清正廉明,頗有政績。百姓感恩戴德,有口皆碑。在胡則去世之後為他立廟祭祀,敬若神靈,千百年來香火長盛不衰。祠前紅燭煌煌,香煙繚繞,門庭若市,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胡公文化。

民國初期,諸暨王家井鎮新旭漁源村有個手藝人,真名已經沒人知道了,因他姓趙,大家都叫他趙九佬。(民國時,民間叫九佬的人很多。“九佬十八匠”是中國民間對靠手藝謀生的民間工匠的一個統稱。)

趙九佬那年去方岩,因穿著打扮很破舊,被方岩祠廟的小和尚安排在最下等的位置上吃飯。方岩小和尚一般都是按照人的穿著打扮排位置吃飯。

坐上座的都是達官貴人,最後就是普通老百姓。吃完飯,小和尚開始向吃飯的香客們募捐,前面的香客都是幾個銅板幾個銅板的捐,最後到趙九佬這裡。趙九佬慢悠悠的喝了口茶,對這幾個小和尚說:“叫方丈過來,我捐一千大洋!”旁邊的人頓時都朝這邊看過來,幾個小和尚傻眼了,趕緊叫來方丈。方丈看了趙九佬一眼,覺得此人儘管穿著樸素,
但眉宇間透著一種不凡的氣度,非一般人也。“阿彌陀佛,這位施主請見諒,小和尚有眼不識泰山。”趙九佬說:“以後你們別以貌取人,尤其是對諸暨人,我們諸暨人雖然穿著打扮樸素,但出手大方,秉性耿直。跟我到老家諸暨去取一千大洋吧!”

小和尚跟著趙九佬來到諸暨漁源,

為了消消小和尚以貌取人的氣焰,趙九佬把一千大洋換成了18萬個銅板,叫小和尚用麻袋背著回方岩。至於趙九佬這一千大洋是怎麼來的,有人說他是平時省吃儉用積累下來的,有人說他祖上是財主,真實情況不得而知。

自此以後,方岩祠的和尚們對諸暨的香客都特殊對待,每次去吃飯都安排上等座,胡公菩薩也特別保佑諸暨的香客們。

這也許就是一直以來,諸暨香客特別信奉方岩胡公菩薩的原因吧!“高山仰止,雖不能至,心之嚮往”,這也是諸暨人對生活的態度!

這也許就是一直以來,諸暨香客特別信奉方岩胡公菩薩的原因吧!“高山仰止,雖不能至,心之嚮往”,這也是諸暨人對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