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越王勾踐劍,歷經2500年鋒利依舊,他花了14年仿製成功

1965年冬天,湖北省荊州市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國考古史的事件,在荊州市附近的楚墓群眾,考古專家出於意外的出土了一把寶劍,剛開始以為是一把普通的士兵佩劍,但是後來發現這把寶劍出奇的鋒利,

另外對寶劍加以清理發現幾個鳥篆銘文,通過對這些字的解讀,發現這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的寶劍!

越王勾踐劍全長為55.6釐米,其中劍身長45.6釐米,劍格寬5釐米

雖然在地面以下長期的被水浸泡,但是隔絕了空氣,使它無法生銹。當專家把劍拔出來的時候,寒氣逼人,將幾率頭髮輕輕的放到劍刃上,頭髮馬上就斷了,又將20多張紙劃過劍刃,一劃而破。

通過翻譯,這八個字是 “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自從越王勾踐的寶劍出土以後,很多人都想模仿,也想學習這種造劍工藝,但是一直失敗,一直到14年以後,才有人仿製成功,但是跟真的越王勾踐的寶劍還是相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