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芳華》《前任3》大爆,華誼兄弟這個賀歲檔會笑出聲嗎?

文|楊震宇 編輯 | 朴芳

這次賀歲檔的電影市場真是異常火爆,新年的節日氣氛引爆了觀眾的消費熱情。各種類型的賀歲檔作品相繼上場,老牌電影公司們紛紛出手,為影迷帶來一場歲末年初的影視盛宴。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檔,內地票房報收12.69億。這一成績不但大幅超過去年同期6.62億的票房,也打破2015年元旦檔保持的8.63億的票房紀錄。最賣座元旦檔就此誕生。其中以華誼兄弟出品的《芳華》、《前任3:再見前任》為代表的爆款影片,賺足了外界的眼球。

如今這兩部片將分別沖向15億票房,經歷了電影主營業務持續數年的慘澹期之後,水逆許久的華誼終於可以揚眉吐氣,

成為賀歲檔最大的贏家。

《芳華》歷經曲折

馮小剛輕鬆完成對賭

華誼出品,馮小剛指導的影片《芳華》,自12月15日上映至今超過了12億人民幣的超高票房,成為目前賀歲檔的第一個贏家。這也是華誼兄弟和馮小剛合作20年之際,為2017賀歲檔獻上的誠意之作,預計最終票房能到達15億左右。

瞭解馮導的觀眾都知道,《芳華》是馮導拍攝的第一部青春文藝片,不同于以往每年賀歲檔我們熟悉的馮氏喜劇,今年的《芳華》可謂是電影市場的一股清流。其故事出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講述了1970年代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愛情萌發、變數不定的命運故事。

作為馮小剛極力看好的文藝作品,原本原定在十一黃金周的9月30日上映,

但是在上映前5天突然遭到撤檔。但歷經重重波折,《芳華》在年末終於和觀眾見面了。

華誼兄弟在乘著這次《芳華》的大火,也為自己2017年的電影業務揚眉吐氣了一把。同時參與影片投資的馮導名下的東陽美拉,今年的業績也得到突破。而馮導憑藉《芳華》的大爆想必將順利完成和華誼之間的業績賭約。

賀歲檔最大黑馬出爐

相比于《芳華》的大爆,《前任3》似乎爆的更加不可思議,

以至於令很多業內人士都直呼看不懂。

華誼的另一部影片《前任3:再見前任》,自12月29日上映後就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票房黑馬,以5天5億的成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票房已經超越了前兩部作品之和,而按照如今走勢,預計最終票房能達到15億甚至以上。

憑藉“走腎亦走心”的金句、無尿點的喜劇橋段以及對兩性情感的深刻洞察解讀,《前任3:再見前任》這次完美擊中了觀眾的情感G點。其目前在購票網站的口碑甚至已經超過了《芳華》。

華誼兄弟的兩部王牌影片在賀歲檔一頭一尾的強強聯合,作為頭兩名一起攜手拿下了絕大部分票房蛋糕。依稀可見當年華誼雄踞賀歲檔王者的身姿。

“影視IP+旅遊”模式

海口政府同樣是大贏家

華誼兄弟這次除了帶來電影本身之外,手裡還握著另一大王牌,那就是為了配合《芳華》的拍攝,斥資3500萬元打造的場景——芳華小院。

作為電影大部分鏡頭的取景地,對於馮小剛來說,這是追求真實感的體現,而對於華誼兄弟而言,這又是公司實景娛樂產業優化升級的展示。

一個電影出品公司為什麼要開始佈局旅遊產業,華誼兄弟的娛樂金字塔將要如何打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電影行業是一個現金流很不穩定的行業。單一的爆款影片可遇不可求,而且對電影公司的業績影響非常大,很難說每年都有相應的成功作品上映,來説明公司交出一張漂亮的財報。

在國外市場,美國的迪士尼小鎮和日本的柯南小鎮,都驗證了“影視IP+旅遊”這一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而華誼兄弟很早嗅到了國內市場的商機,當這一切還是藍海市場時,就在海口開始了實景娛樂的建設。此次也是希望由“芳華小鎮”來打頭陣,以此作為電影的附加值產品,通過電影本身的曝光率,來吸引遊客到此旅遊,從而為自身增加盈利點。

同時華誼兄弟不久前宣佈在蘇州、鄭州、長沙、南京等四地的實景娛樂項目將於2018年陸續開業。此次海口的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無疑將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而近兩年,華誼、萬達、光線、樂視等國內影視公司已經興起了一輪影視IP+實景娛樂的熱潮,如此做不僅可以最大化發揮IP的衍生價值,很多時候還可以和地產商合作跟地方政府拿地,其實這才是目前影視小鎮熱的深層原因。

王中磊表示,“芳華小院”所代表的實景娛樂產業將成為公司“大娛樂產業金字塔的底座”,並且給出了預期:“在投資收益外,實景娛樂板塊的收入將至少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三分之一。”

主營業務變好

但依然面臨監管風險

作為曾經影視行業的龍頭老大,主營業務不振,靠變賣掌趣科技等公司的股權來維持上市公司利潤,實景娛樂一時之間難有突破,華誼兄弟的水逆期已經很久了,以至於有媒體頻頻打出類似于“華誼為什麼越混越慘”的文章標題。

華誼在2017年也是成績和麻煩並存。以電影為代表的主營業務在換帥之後轉好的同時,也面臨諸如藝人經紀子公司收入披露違規受到證監局警示函的棘手問題。

不久前浙江證監局表示,華誼兄弟未能對2015年合併報表範圍內兩家子公司的收入來源進行及時、完整地披露,直至2017年10月26日才對上述事項進行補充說明和披露。而最後的披露結果則是華誼把藝人的個人收入轉化成了子公司的利潤,最終回流到華誼的財報上。

華誼的明星收入資本化被監管層進行了嚴重警告,在業內分析看來,明星的個人收入,裝入子公司中,再出售給母公司,可以使華誼的整個營收財報非常漂亮,再拿到資本市場上通過市盈率倍數效應,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

但這種估值是充滿泡沫的。對影視公司來說,藝人的收入本來是公司的成本,而通過這一套玩法後,成本不僅不再是成本,而是變成了公司的利潤,這一進一出,虧的轉為盈利,盈利的變成賺瘋,最後影響的是整個投資市場的投資秩序。監管層的強勢警告也就不足為奇了。

華誼兄弟通過這次警告後,對於公司的財務管理和整合相信會更加規範、謹慎,這對華誼來說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而在這次賀歲檔兩部影片大獲成功後,對於新電影項目以及實景娛樂專案的佈局,IP方面的開發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會在2018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看出是否可以起到真正的效果。

華誼兄弟這次除了帶來電影本身之外,手裡還握著另一大王牌,那就是為了配合《芳華》的拍攝,斥資3500萬元打造的場景——芳華小院。

作為電影大部分鏡頭的取景地,對於馮小剛來說,這是追求真實感的體現,而對於華誼兄弟而言,這又是公司實景娛樂產業優化升級的展示。

一個電影出品公司為什麼要開始佈局旅遊產業,華誼兄弟的娛樂金字塔將要如何打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電影行業是一個現金流很不穩定的行業。單一的爆款影片可遇不可求,而且對電影公司的業績影響非常大,很難說每年都有相應的成功作品上映,來説明公司交出一張漂亮的財報。

在國外市場,美國的迪士尼小鎮和日本的柯南小鎮,都驗證了“影視IP+旅遊”這一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而華誼兄弟很早嗅到了國內市場的商機,當這一切還是藍海市場時,就在海口開始了實景娛樂的建設。此次也是希望由“芳華小鎮”來打頭陣,以此作為電影的附加值產品,通過電影本身的曝光率,來吸引遊客到此旅遊,從而為自身增加盈利點。

同時華誼兄弟不久前宣佈在蘇州、鄭州、長沙、南京等四地的實景娛樂項目將於2018年陸續開業。此次海口的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無疑將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而近兩年,華誼、萬達、光線、樂視等國內影視公司已經興起了一輪影視IP+實景娛樂的熱潮,如此做不僅可以最大化發揮IP的衍生價值,很多時候還可以和地產商合作跟地方政府拿地,其實這才是目前影視小鎮熱的深層原因。

王中磊表示,“芳華小院”所代表的實景娛樂產業將成為公司“大娛樂產業金字塔的底座”,並且給出了預期:“在投資收益外,實景娛樂板塊的收入將至少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三分之一。”

主營業務變好

但依然面臨監管風險

作為曾經影視行業的龍頭老大,主營業務不振,靠變賣掌趣科技等公司的股權來維持上市公司利潤,實景娛樂一時之間難有突破,華誼兄弟的水逆期已經很久了,以至於有媒體頻頻打出類似于“華誼為什麼越混越慘”的文章標題。

華誼在2017年也是成績和麻煩並存。以電影為代表的主營業務在換帥之後轉好的同時,也面臨諸如藝人經紀子公司收入披露違規受到證監局警示函的棘手問題。

不久前浙江證監局表示,華誼兄弟未能對2015年合併報表範圍內兩家子公司的收入來源進行及時、完整地披露,直至2017年10月26日才對上述事項進行補充說明和披露。而最後的披露結果則是華誼把藝人的個人收入轉化成了子公司的利潤,最終回流到華誼的財報上。

華誼的明星收入資本化被監管層進行了嚴重警告,在業內分析看來,明星的個人收入,裝入子公司中,再出售給母公司,可以使華誼的整個營收財報非常漂亮,再拿到資本市場上通過市盈率倍數效應,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

但這種估值是充滿泡沫的。對影視公司來說,藝人的收入本來是公司的成本,而通過這一套玩法後,成本不僅不再是成本,而是變成了公司的利潤,這一進一出,虧的轉為盈利,盈利的變成賺瘋,最後影響的是整個投資市場的投資秩序。監管層的強勢警告也就不足為奇了。

華誼兄弟通過這次警告後,對於公司的財務管理和整合相信會更加規範、謹慎,這對華誼來說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而在這次賀歲檔兩部影片大獲成功後,對於新電影項目以及實景娛樂專案的佈局,IP方面的開發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會在2018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看出是否可以起到真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