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川藏線上2017最佳“牛人”,誰是你心目中的NO.1

有一句老話:“川藏線是最不缺牛人的地方”。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們來到這裡,

有的人,是為了能到處看看開闊視野;有的人,是為了證明自己,挑戰自己的極限;有的人,是為了感受藏區的宗教氛圍,找到人生方向;有的人是為了欣賞美景,有一段美妙時光。

不管你是朝聖者,還是旅行家,或者是探險家,你都能在川藏線上有所收穫,這就是川藏線,這就是藏區令無數人心生嚮往的原因。

9月的一天,在國道317通往色達的路上無數人都沸騰了。

胡歌在離開加油站的時候,意外被身為粉絲的驢友認了出來,胡歌作為無數80,90後的偶像,他的出現無疑是令無數人激動不已。

9月20日,也是胡歌的生日,1982年出生的他,現在已經35歲了。作為為自己慶生的方式,胡歌選擇來到色達,只為尋找一個讓自己寧靜的地方。

在胡歌抵達色達後,受到了眾人的熱烈歡迎。作為一名虔誠的佛教信徒,胡歌拜見了上師多昂活佛。並和朋友們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生日。

最後胡歌滿足的一個人騎摩托車離開了色達,完成了這次旅行。很多人都想不到他也是我們入藏大軍之中的一員,真是越來越喜歡他了。

這位勇敢的騎行者名叫張夢晰,是遂甯某高中學校的美術老師,多年來一直喜歡摩托車騎行。

最終,她毅然悄悄出行,機車、2瓶備用機油、幾件換洗衣物、2000元現金,7月13日,她一路西行,從遂甯到成都、都江堰、映秀、汶川、理縣,沿著高原一路向西抵達青海湖,後來又到了敦煌,到了哈密,一直騎行到新疆阿泰勒,到達蒙古國的邊境。

一路經過平原丘陵高山,

草原森林沙漠,看日出夕陽星空,從一片金黃的油菜花海裡瞥見的如藍寶石一樣的青海湖;入柴達木盆地後那片滿地荒蕪的德令哈的戈壁;水上雅丹那座亦真亦幻的魔鬼城;入夜時火紅的雲朵拂過的大柴旦清真寺的塔尖;連無人區枯燥的沙漠公路飛過的一隻鳥,飄過的一朵雲都充滿了深情。或許這就是她一直堅持遠行的意義。

她表示,趁著年輕,要堅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不管摩旅有沒有毒,我仍然希望自己能用摩托車去丈量中國邊境的長度,繼續在邊境線上越走越遠,直到我哪裡也去不了。”

"西藏那麼遠,開拖拉機去吧!"

這話聽上去像是個段子,但前不久一個叫劉寧亮的小夥做到了!

他獨自一人開著拖拉機,穿越大半個中國,歷時百天,成功抵達西藏。如今,他已回到邢臺老家。

很多人去西藏,都有一個原因,而劉寧亮則是因為一首歌而下定決心去西藏。

13歲時,他在電視上第一次見到唐古拉,就充滿期待。後來聽了那首《天路》,更是深深嚮往著西藏。

今年8月,劉甯亮不顧家人反對,獨自一人開著拖拉機前往西藏。

結果出發沒多久,就被父母一個電話拽了回來,回到家的劉寧亮,即使被親戚輪番勸說,也沒有打消進藏念頭。

9天后的淩晨3點,劉甯亮趁著家人熟睡時,偷偷地出發了。

穿越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五省,他終於來到魂牽夢縈的西藏,卻因所改造的拖拉機房車不合規,而被迫在格爾木停留近1個月。

在補辦了所有手續後,劉寧亮開著嶄新的拖拉機頭和改裝的"掛斗"挺進西藏。

劉寧亮說,網路上會描述很多風景,但只有親生經歷和感受過才知道,真實世界裡的風光最美好。出去了一趟,感覺眼界不一樣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土人情。

戴上頭盔,綁上護膝,騎上摩托,一場說走就走的獨行摩托之旅就此開始,令人驚訝的是,這位主人公是一位姑娘,名叫張巧迪,25天往返7280公里!她用行動圓了自己的西藏夢。

張巧迪是一個十分愛好旅遊的女孩子,去過很多地方,為了去西藏,她去年十月份開始學摩托車,今年五月中旬,毅然決然地辭了工作,選擇了去旅行,而這趟西藏之行,是她第一次摩旅。

在雅江張巧迪幸運地遇到了幾位山東的摩友,而後之旅又一起到拉薩,7月13號晚上沿青藏線返回銀川,山東的摩友們因參加銀川摩旅節又隨張巧迪一起來到銀川。

如今安全回到銀川,沒有太多的感慨。張巧迪很平靜地說:“我回來沒有太多想法,就是祖國這麼美好,世界這麼大,我沒有去的地方還很多,我要更加努力!”直到張巧迪回到銀川後的一周後,家人才知道她獨自騎摩去西藏這麼大膽的事情。。

川藏線上多出奇人,而今年他們最火,兩個“奇葩”的雲南小夥子,居然是滾著輪胎徒步進藏。

經過三個多月的長途奔襲,由5位雲南硬漢組成的“輪胎軍團”,終於於2017年7月21日滾著輪胎抵達了終點站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廣場。並在布達拉宮前與陪伴他們一路前行的忠實夥伴,一個重達77公斤的輪胎留下了珍貴的合影。標誌著“輪胎軍團”完美的結束本次征程。讓他們意外的是,居然有老闆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支持,願意贊助百萬。

今年4月16日,未滿25歲的蘇宇和張磊決定踏上西藏的徒步之旅,和別人不同的是,他們在3000公里左右的路途中,還隨聲帶了一個77公斤的輪胎。他們從大屯出發,沿著滇藏線一直走,途經建水、玉溪、香格里拉、八宿、林芝,最後到達拉薩。

他們在快手上直播,沒進藏之前粉絲也就20萬左右,最後他們粉絲超過了50萬,真是不得不服。

318國道西藏芒康縣境內,一輛上海永久自行車載著他全部的行李:一條備胎,一頂帳篷,一個水桶,兩口鍋,一套被褥...…川藏線上從來不缺“牛人”。

西藏芒康縣境內,318國道旁,自行車的主人正在路旁解決午餐。據老人自己介紹,他來自河南,今年70歲,騎車流浪,沒有目的地。為了節約開支,吃住全在路上自己解決。老人將路邊撿的樹枝木棍放到隨身帶的鐵筒裡點燃,上面放上鍋就可以煮菜吃了。

不受限制,隨心所欲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老人也是悠然自得。

今年54歲的宋健揮,是一名普通的樂山人,酷愛戶外運動,以修車為生的他,被朋友稱為“輪胎叔叔”,在樂山游泳愛好者圈子裡是出了名的游泳高手。今年6月初,84歲的老母親向他表達了想去西藏的想法。經過一番準備,宋健揮決定帶上老母親,一路騎行去西藏……

6月15日,母子倆踏上了騎行西藏的行程。根據規劃線路,他們一路經過夾江、洪雅、雅安、瀘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終於在6月21日中午,抵達目的地拉薩。

6月22日,宋健揮帶著母親在拉薩四處轉轉。“來到西藏這片純淨的土地上,母親開心得不得了,很興奮。”宋健揮說,他們去了大昭寺、布達拉宮,在西藏逗留兩天就返程了,母親還有點意猶未盡。

“為了看不一樣的風景,回來時我們走的川藏北線,沿著國道317線走的。”7月1日下午,母子倆平安回到了樂山的家中。

2018,你準備好進藏了嗎?或許,你就是下一位主人公!

她表示,趁著年輕,要堅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不管摩旅有沒有毒,我仍然希望自己能用摩托車去丈量中國邊境的長度,繼續在邊境線上越走越遠,直到我哪裡也去不了。”

"西藏那麼遠,開拖拉機去吧!"

這話聽上去像是個段子,但前不久一個叫劉寧亮的小夥做到了!

他獨自一人開著拖拉機,穿越大半個中國,歷時百天,成功抵達西藏。如今,他已回到邢臺老家。

很多人去西藏,都有一個原因,而劉寧亮則是因為一首歌而下定決心去西藏。

13歲時,他在電視上第一次見到唐古拉,就充滿期待。後來聽了那首《天路》,更是深深嚮往著西藏。

今年8月,劉甯亮不顧家人反對,獨自一人開著拖拉機前往西藏。

結果出發沒多久,就被父母一個電話拽了回來,回到家的劉寧亮,即使被親戚輪番勸說,也沒有打消進藏念頭。

9天后的淩晨3點,劉甯亮趁著家人熟睡時,偷偷地出發了。

穿越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五省,他終於來到魂牽夢縈的西藏,卻因所改造的拖拉機房車不合規,而被迫在格爾木停留近1個月。

在補辦了所有手續後,劉寧亮開著嶄新的拖拉機頭和改裝的"掛斗"挺進西藏。

劉寧亮說,網路上會描述很多風景,但只有親生經歷和感受過才知道,真實世界裡的風光最美好。出去了一趟,感覺眼界不一樣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土人情。

戴上頭盔,綁上護膝,騎上摩托,一場說走就走的獨行摩托之旅就此開始,令人驚訝的是,這位主人公是一位姑娘,名叫張巧迪,25天往返7280公里!她用行動圓了自己的西藏夢。

張巧迪是一個十分愛好旅遊的女孩子,去過很多地方,為了去西藏,她去年十月份開始學摩托車,今年五月中旬,毅然決然地辭了工作,選擇了去旅行,而這趟西藏之行,是她第一次摩旅。

在雅江張巧迪幸運地遇到了幾位山東的摩友,而後之旅又一起到拉薩,7月13號晚上沿青藏線返回銀川,山東的摩友們因參加銀川摩旅節又隨張巧迪一起來到銀川。

如今安全回到銀川,沒有太多的感慨。張巧迪很平靜地說:“我回來沒有太多想法,就是祖國這麼美好,世界這麼大,我沒有去的地方還很多,我要更加努力!”直到張巧迪回到銀川後的一周後,家人才知道她獨自騎摩去西藏這麼大膽的事情。。

川藏線上多出奇人,而今年他們最火,兩個“奇葩”的雲南小夥子,居然是滾著輪胎徒步進藏。

經過三個多月的長途奔襲,由5位雲南硬漢組成的“輪胎軍團”,終於於2017年7月21日滾著輪胎抵達了終點站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廣場。並在布達拉宮前與陪伴他們一路前行的忠實夥伴,一個重達77公斤的輪胎留下了珍貴的合影。標誌著“輪胎軍團”完美的結束本次征程。讓他們意外的是,居然有老闆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支持,願意贊助百萬。

今年4月16日,未滿25歲的蘇宇和張磊決定踏上西藏的徒步之旅,和別人不同的是,他們在3000公里左右的路途中,還隨聲帶了一個77公斤的輪胎。他們從大屯出發,沿著滇藏線一直走,途經建水、玉溪、香格里拉、八宿、林芝,最後到達拉薩。

他們在快手上直播,沒進藏之前粉絲也就20萬左右,最後他們粉絲超過了50萬,真是不得不服。

318國道西藏芒康縣境內,一輛上海永久自行車載著他全部的行李:一條備胎,一頂帳篷,一個水桶,兩口鍋,一套被褥...…川藏線上從來不缺“牛人”。

西藏芒康縣境內,318國道旁,自行車的主人正在路旁解決午餐。據老人自己介紹,他來自河南,今年70歲,騎車流浪,沒有目的地。為了節約開支,吃住全在路上自己解決。老人將路邊撿的樹枝木棍放到隨身帶的鐵筒裡點燃,上面放上鍋就可以煮菜吃了。

不受限制,隨心所欲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老人也是悠然自得。

今年54歲的宋健揮,是一名普通的樂山人,酷愛戶外運動,以修車為生的他,被朋友稱為“輪胎叔叔”,在樂山游泳愛好者圈子裡是出了名的游泳高手。今年6月初,84歲的老母親向他表達了想去西藏的想法。經過一番準備,宋健揮決定帶上老母親,一路騎行去西藏……

6月15日,母子倆踏上了騎行西藏的行程。根據規劃線路,他們一路經過夾江、洪雅、雅安、瀘定、康定、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終於在6月21日中午,抵達目的地拉薩。

6月22日,宋健揮帶著母親在拉薩四處轉轉。“來到西藏這片純淨的土地上,母親開心得不得了,很興奮。”宋健揮說,他們去了大昭寺、布達拉宮,在西藏逗留兩天就返程了,母親還有點意猶未盡。

“為了看不一樣的風景,回來時我們走的川藏北線,沿著國道317線走的。”7月1日下午,母子倆平安回到了樂山的家中。

2018,你準備好進藏了嗎?或許,你就是下一位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