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做好新時代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

近日在北京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

▲央視新聞

批示指出

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我國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向好,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創業就業和民生改善。新形勢下,要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對標國際先進水準,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
全面推開“證照分離”、網上審批等改革舉措,著力推動監管創新,完善綜合執法,優化工商、市場監管等各類直接面向市場主體的政府服務,更有效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更有力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厚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會議現場。《中國消費者報》攝

2018年

有哪些工作要求?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明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貫徹落實國務院《“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

縱深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動市場監管改革創新,著力抓好“證照分離”改革、“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消費維權三項重點任務,持續優化市場准入環境、市場競爭環境和市場消費環境,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一)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向深度廣度擴展,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夯實基礎。

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完善改革舉措,提升服務效能,拓展成果應用,進一步降低企業投資創業的制度性☆禁☆交易成本,努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1.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

2018年上半年,要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及時總結改革成效。下半年,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推動“照後減證”,大幅減少行政審批,著力解決“准入不准營”問題。規範“多證合一”改革,5月份發佈全國統一的“多證合一”改革涉企證照事項目錄,做好國家層面統一整合事項與地方個性化整合項目的融合與銜接。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多證合一”改革,對於“證照分離”改革後,屬於資訊採集、記載公示和管理備查類的各類證照,要按照“多證合一”的原則和標準整合到營業執照上。

2.大力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明年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提高企業登記無紙化智慧化水準,做到申請、受理、審核、發照、公示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區域、業務、企業類型的全覆蓋,更大程度利企利民。積極推進電子營業執照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應用,建立市場主體身份認證服務體系,力爭實現“互聯網+”環境下的“一照走天下”。對標國際營商環境先進水準,建立完善開辦企業時間統計通報制度,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

3.加快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改革。改革企業名稱核准制度,進一步擴大名稱自主申報試點範圍。優化企業名稱查詢系統,簡化申請流程,健全工作機制,提高企業名稱登記效率。加快修訂《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更多賦予企業名稱自主選擇權。完善企業名稱禁限用規則,糾正不適宜企業名稱,引導企業名稱遵守公序良俗和誠信原則。

4.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完善市場主體簡易註銷登記制度,強化部門間溝通銜接、資訊共用和業務協同。完善企業撤銷登記程式,對於提供虛假住所等失聯企業、冒用他人身份證虛假註冊等違法失信企業,探索建立強制出清制度。推動個體工商戶簡易註銷工作在全國縱深開展。

5.著力構建全國統一的企業登記管理體系。加強企業登記註冊的統一管理,規範營業執照版式和記載事項,確保法定登記單位簽發營業執照。編制全國統一的經營範圍規範表述目錄,明確新興行業經營範圍規範。全面落實實名登記制度,實施企業登記註冊身份管理。修訂全國統一的工商登記提交材料規範和文書規範,推進全國統一的企業登記註冊資訊系統建設。

▲分組討論。《中國消費者報》攝

(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創造良好市場環境。

把市場監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企業信用監管的作用,優化監管,強化執法,加強社會共治,推動市場秩序既規範有序又充滿活力。

1.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完善各項制度機制,著力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範化、標準化水準,工商系統“雙隨機”抽查比例不低於5%,抽查結果公示率達到100%。加強部門聯動,推進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抽查全覆蓋。著力做好雙隨機抽查檢查結果公示和資訊共用工作,推動抽查檢查結果跨部門互認和應用。積極探索網上監測監管,加強涉企資訊監測分析,合理確定雙隨機抽查事項和頻次,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完善“雙隨機、一公開”操作應用平臺,提高監管效能。

2.做好年報和相關資訊公示工作。完善年報通報督查工作機制,在鞏固年報率基礎上更加注重年報品質,做好年報分析和監測。加大對未年報企業的抽查檢查力度,支持各地探索對未年報企業的懲戒措施。加強對企業即時資訊公示的監督,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繼續做好工商系統行政處罰資訊的公示工作,確保案件資訊依法全面公示。

3.優化公示系統的應用和管理。發揮公示系統“一網歸集、三方使用”的作用,為推動企業自律、聯合懲戒、社會共治提供平臺。依託公示系統,對企業信用資訊和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線上線下動態監測和核查。加大宣傳力度,推動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等對公示系統的廣泛應用。

4.加強涉企資訊歸集共用和失信聯合懲戒。完善涉企資訊歸集共用工作機制,全方位、多管道歸集涉企資訊,提高涉企資訊歸集的政府部門總體覆蓋率,推動涉企資訊部門間共用共用。強化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管理和應用,研究“黑名單”信用修復機制。完善協同監管平臺功能,推動聯合懲戒備忘錄各項措施落地。加強與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媒體、互聯網平臺等協作,依法有序開放涉企資訊,進一步推進多元共治,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還有這些工作

我們將持續強化推進

屬於資訊採集、記載公示和管理備查類的各類證照,要按照“多證合一”的原則和標準整合到營業執照上。

2.大力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明年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提高企業登記無紙化智慧化水準,做到申請、受理、審核、發照、公示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區域、業務、企業類型的全覆蓋,更大程度利企利民。積極推進電子營業執照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應用,建立市場主體身份認證服務體系,力爭實現“互聯網+”環境下的“一照走天下”。對標國際營商環境先進水準,建立完善開辦企業時間統計通報制度,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

3.加快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改革。改革企業名稱核准制度,進一步擴大名稱自主申報試點範圍。優化企業名稱查詢系統,簡化申請流程,健全工作機制,提高企業名稱登記效率。加快修訂《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更多賦予企業名稱自主選擇權。完善企業名稱禁限用規則,糾正不適宜企業名稱,引導企業名稱遵守公序良俗和誠信原則。

4.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完善市場主體簡易註銷登記制度,強化部門間溝通銜接、資訊共用和業務協同。完善企業撤銷登記程式,對於提供虛假住所等失聯企業、冒用他人身份證虛假註冊等違法失信企業,探索建立強制出清制度。推動個體工商戶簡易註銷工作在全國縱深開展。

5.著力構建全國統一的企業登記管理體系。加強企業登記註冊的統一管理,規範營業執照版式和記載事項,確保法定登記單位簽發營業執照。編制全國統一的經營範圍規範表述目錄,明確新興行業經營範圍規範。全面落實實名登記制度,實施企業登記註冊身份管理。修訂全國統一的工商登記提交材料規範和文書規範,推進全國統一的企業登記註冊資訊系統建設。

▲分組討論。《中國消費者報》攝

(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創造良好市場環境。

把市場監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企業信用監管的作用,優化監管,強化執法,加強社會共治,推動市場秩序既規範有序又充滿活力。

1.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完善各項制度機制,著力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規範化、標準化水準,工商系統“雙隨機”抽查比例不低於5%,抽查結果公示率達到100%。加強部門聯動,推進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抽查全覆蓋。著力做好雙隨機抽查檢查結果公示和資訊共用工作,推動抽查檢查結果跨部門互認和應用。積極探索網上監測監管,加強涉企資訊監測分析,合理確定雙隨機抽查事項和頻次,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完善“雙隨機、一公開”操作應用平臺,提高監管效能。

2.做好年報和相關資訊公示工作。完善年報通報督查工作機制,在鞏固年報率基礎上更加注重年報品質,做好年報分析和監測。加大對未年報企業的抽查檢查力度,支持各地探索對未年報企業的懲戒措施。加強對企業即時資訊公示的監督,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繼續做好工商系統行政處罰資訊的公示工作,確保案件資訊依法全面公示。

3.優化公示系統的應用和管理。發揮公示系統“一網歸集、三方使用”的作用,為推動企業自律、聯合懲戒、社會共治提供平臺。依託公示系統,對企業信用資訊和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線上線下動態監測和核查。加大宣傳力度,推動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等對公示系統的廣泛應用。

4.加強涉企資訊歸集共用和失信聯合懲戒。完善涉企資訊歸集共用工作機制,全方位、多管道歸集涉企資訊,提高涉企資訊歸集的政府部門總體覆蓋率,推動涉企資訊部門間共用共用。強化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管理和應用,研究“黑名單”信用修復機制。完善協同監管平臺功能,推動聯合懲戒備忘錄各項措施落地。加強與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媒體、互聯網平臺等協作,依法有序開放涉企資訊,進一步推進多元共治,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還有這些工作

我們將持續強化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