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法媒:法經濟學家分析2018年經合組織國家面臨的四大經濟挑戰

法媒稱,為什麼失業率下降沒有刺激工資上漲?資金和財產的自由流通真的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有利於經濟嗎?數位化為什麼沒有提高生產率?這些都是研究人員要思考的問題。

法國《回聲報》網站2017年12月27日發表了法國外貿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派翠克·阿蒂斯的分析文章《2018年的經濟挑戰》。文章稱,如今,試圖深入理解經合組織國家經濟運轉狀況的研究聚焦哪些問題?有四個問題居於中心:“增長長期放緩”問題;薪酬組成問題;勞動力市場兩極分化問題;財產、服務和資本自由流動的真實效果問題。

增長長期放緩

第一個重要的宏觀經濟問題涉及的是經濟增長長期放緩的原因。

觀察經合組織各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會發現,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持續放慢。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期,勞動生產率每年增長2%,全要素生產率每年增長1.5%。當前,勞動生產率每年增長0.6%,全要素生產率每年增長0.5%。

不過,新技術和數位化正在發展:機器人崗位數量20年來翻了一番;對新技術的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也翻番了。那麼這種增長依然疲軟的現象怎麼來的?這可能涉及一個估算問題,

即低估了新服務行業的增長。而且,企業要適應數位化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通脹與薪資

第二個重要宏觀經濟問題是薪酬組成和通脹的消失。同人們以往觀察到的不同,完全就業的回歸沒有帶來薪酬更快的提高或者通脹率的增長。除去原材料價格因素,當前的通脹率是1.2%,而經合組織成員失業率正處於歷史最低水準。

這種“通脹消失”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貨幣政策、經濟週期的特徵。因而需要瞭解勞動力市場出現新運轉模式的原因。這是否是小型服務企業創造就業崗位帶來的結構性問題?是因為勞動力市場靈活化和短期合同增多導致雇員的談判能力倒退?還是因為新興國家的競爭?

新勞動力市場

第三個問題是經合組織內部的勞動力市場兩極分化問題。整體上,中間就業(主要同工業和重複性工作相關)在消失,

它部分被高收入的高資質工作(新技術、金融、跨國企業管理等)替代,更多的則被低收入的國內服務行業的低資質工作(零售、酒店、娛樂、運輸、視窗服務等)替代。20年來,經合組織整體上的工業就業規模減少23%,國內服務行業就業規模增長24%。勞動力市場不斷加劇的兩極分化現象在不平等、教育體系、社會局勢和本國政治方面產生巨大影響。
它也帶來了更多的問題:這是否是不可避免的?人工智慧是否會加劇兩極分化?通過再分配政策能否予以修正?國內服務低資質就業能否實現行業升級和收入提高?

保護主義企圖

第四個重要問題涉及財產、服務和資本自由流動的真實收益。自由貿易曾經被視為進步的因素,人們認為它促進了商貿往來的迅猛發展。而如今,人們在質疑自由貿易協定。

鑒於債務和對外資產規模不斷擴大,人們同樣也質疑資本的自由流動。

人們應當研究同貿易開放相關的好處(低成本國家生產活動帶來的價格降低等)的相對價值以及經合組織國家貿易開放的弊病。同樣,資本自由流動的好處(即促使儲蓄更高效地流向投資項目)是否大於其弊病(比如不穩定的資本流動)?如此多的問題需要人們在未來好好研究。

資料圖片。

人們同樣也質疑資本的自由流動。

人們應當研究同貿易開放相關的好處(低成本國家生產活動帶來的價格降低等)的相對價值以及經合組織國家貿易開放的弊病。同樣,資本自由流動的好處(即促使儲蓄更高效地流向投資項目)是否大於其弊病(比如不穩定的資本流動)?如此多的問題需要人們在未來好好研究。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