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徐志摩與林徽因

倫敦的霧從康河的漣漪與氤氳蕩漾開來,風中帶著康乃馨的芬芳,河邊的柳枝在風中搖曳……

1920年秋天一個霧氣濛濛的下午,在這浪漫的康河邊上,一個清瘦飄逸戴著眼鏡的年輕男子,

走進了中國國際聯盟同志會駐歐代表林長民的家,他就是到英國不久的年方24歲的徐志摩。曾經相貌俊朗、風神瀟灑、才情四溢的徐志摩成了林長民相見恨晚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這時,一個嬌美玲瓏梳著長長小辮的女孩,她春山般的雙眉,秋水般的眼睛,

幽蘭般的靜謐,桃花般的梨渦……悄悄地走進了徐志摩心間。她就是林徽因。

林徽因聰明伶俐,從小便熟讀各類詩書。聲音就象山澗流淌的泉水般動聽。

林徽因就象一盞清茶、一縷花香,一汪清泉、一輪明月......讓徐志摩墜入了愛河。

在落日的霞光下、輕柔的晚風中、花香四溢的康河邊上,

兩顆驛動的心慢慢靠近著。

有一次,徐志摩與林徽因在河畔散步興奮地對徽因說:徽因,和你在一起時,我的腦子全都是詩句,我以後要做一個詩人,一生一世都要為你寫詩!

在這話裡,徽因仿佛聽到了志摩今生的約定!

當兩人的愛情如火如荼時候,這時又有一個女人來到了倫敦,

他就是徐志摩的結髮妻子張幼儀,

這時林徽因處在兩難的境地,在理性和愛情的抉擇之間,

林徽因選擇了前者,

而徐志摩選擇了後者。

1921年10月林徽因隨父親回國,二八芳齡,集美,慧,才氣為一身窈窕淑女的離別,百感交集的

徐志摩寫下了著名的,<再別康橋>的詩篇。離婚之後的徐志摩匆忙完成學業回國去追求他期待已久的愛

,但物是人非,曾經的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暗許終身,徐志摩惆悵的在詩中寫道,《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驚訝,更無須歡喜,在轉眼間消失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後來萬念俱灰的徐志摩移情於有夫之婦陸小曼,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為了參加林徽因的演講在濟南不幸遇難。

當林徽因得到徐志摩為情而永別的消息時,心中不甚傷感,吩咐丈夫梁思成到徐志摩所乘飛機失事的地方

,搜尋他的遺物,最後樑思成找到了一個飛機的碎片,林徽因把這個碎片掛在窗前,每日遙望著它,想起了好多好多,

曾經的劍橋之遇

,曾經的康河之戀,

還有那已經發黃的詩篇,

雖然她沒覺得做錯了什麼?但自己幽幽的感覺這輩子對不起曾經深愛的一個人,不過林徽因知道,他們都是再錯的時間愛上了對的人,註定沒有美滿的結局。

(提示:本文的圖片和一些內容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將聯繫作者刪除)

,曾經的康河之戀,

還有那已經發黃的詩篇,

雖然她沒覺得做錯了什麼?但自己幽幽的感覺這輩子對不起曾經深愛的一個人,不過林徽因知道,他們都是再錯的時間愛上了對的人,註定沒有美滿的結局。

(提示:本文的圖片和一些內容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將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