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徐志摩與林徽因:到底愛沒愛過?

提起徐志摩,人們自然會聯想起他美麗的詩句: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還會聯想起他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三位女性之間的浪漫故事。

而不少人也知道,“在徐志摩的婚戀中,傳得最廣的,最神秘的,說道最多的,是與林徽因的戀情。”並且,“有許多情況,至今不甚了然”。

林徽因:徐志摩心中永遠的愛

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寧人。1915年由父母作主與張幼儀結婚。1916年秋赴津、京讀大學,曾拜梁啟超為師。

1918年赴美國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0年為追隨思想家羅素而赴英國,後進康橋大學(即劍橋大學)皇家學院以特別生資格隨意選課聽講。“兩年的康橋留學生活,形成了徐志摩獨特的人生觀。這一人生理想即是對愛、自由和美的追求與信仰,凝結成一個理想的人生形式,便是與一個心靈、體態俱美的女子的自由結合。”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徽音”出自《詩經·大雅·思齊》:“思齊大任,

父王之母。思媚周薑,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來,為避免與當時一男性作家林微音相混,從1934年改名為林徽因。林徽因出身名門,父親林長民,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參議、司法總長等要職。林徽因幼年隨父遷居北京,入培華女中讀書,16歲又隨父到倫敦。“良好的家庭修養,東西方文化的共同滋養,使林徽因的身上有著一種超乎平常人的非凡氣質和聰明才智”,
“她既具有大家閨秀那種幽嫻貞靜的傳統風韻,又有現代女性那種活潑、大方的氣質,言談舉止之間,透著一股濃濃的書卷氣”——可以說,這樣的林徽因正是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完美女子!

因此,徐志摩自1920年在倫敦結識林徽因,便一下子為她所傾倒。他覺得:是林徽因,喚起了他沉睡的激情,讓他感到了靈魂的震顫,感到了生命的美好(而這種感覺,此前他在張幼儀身上從來沒有體會過)。

於是,他把對她的禮贊寫成了詩,其中幾句是:“你是高高在上的雲雀天鷚,縱橫四海不問今古春秋,散佈著稀世的音樂錦繡”。

當然,還不光寫詩讚美這麼簡單。浪漫的、詩意的徐志摩是一個至純至真的理想主義者,為了林徽因,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他願像唐詰訶德一樣,沖出世俗的樊籬,不畏艱險地向現實的可能性挑戰,縱然碰得頭破血流,也要在不可捉摸的人生道途上捨身一搏,

追求理想之美。”於是,他不顧父親徐申如的強烈反對,也不顧老師梁啟超的竭力勸阻,堅決地與張幼儀離了婚。

其實,張幼儀也是大家閨秀,且其二兄張君勱、四兄張公權分別為浙江省的一個署長和中央銀行總裁,張家在江蘇寶山可謂炙手可熱的望族。但徐志摩就是徐志摩,他全然不在乎這些,他在給張幼儀的信中坦率地談了自己對婚姻和愛情的理解:

“⋯⋯故轉夜為日,轉地獄為天堂,直指顧間事矣⋯⋯無愛之婚姻無可忍,自由之償還自由,真生命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幸福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戀愛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彼此前途無限⋯⋯彼此有改良社會之心,彼此有造福人類之心,其先自作榜樣,勇決智斷,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止絕痛苦,始兆幸福,皆在此矣。”不僅如此,為了追尋林徽因,實現和林徽因的結合,1922年徐志摩還“毫不珍惜地扔掉了”誘人的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的博士頭銜,毅然回國。然而,令他未曾料到的是:1921年隨父回國的林徽因此時已成了他恩師梁啟超的大公子梁思成的未婚妻。

這殘酷的現實一下子擊碎了徐志摩所有的夢想,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然而,徐志摩卻無奈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因為這是林徽因本人的選擇——徐志摩可以不顧一切,犧牲一切,但他尊重他所愛之人的選擇。徐志摩是一個真正的紳士。他感情豐富,浪漫、多情,同時卻是一個有理性的人。

不過,命運似乎特別會捉弄人。1924年,名震寰宇的印度詩哲泰戈爾來華訪問,又將徐志摩與林徽因聯在了一起。接待泰戈爾,演出《齊德拉》(林扮演女主角公主齊德拉,徐扮演愛神瑪達那。林出神的表演和徐入情的表現,為全劇的成功演出增輝溢彩,他倆的舞臺形象被人們戲稱為“金童玉女”),在頻繁的接觸中,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情之火又開始複燃,他私下告訴泰戈爾他熱愛著林徽因,泰戈爾曾代為求情,但沒有使林徽因回心。

一個多月後,泰戈爾的訪問結束了,徐志摩送詩哲回國。這一天,前往車站送行的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林徽因也在裡面。徐志摩坐在車內,望著車窗外含笑揮手的林徽因,想到離別,想到她即將同梁思成相伴赴美留學,自己則與她勞燕各飛,海天無涯,不禁淚如泉湧。他拿出紙和筆,奮筆疾書:我真不知道我要說的是什麼話,我已經好幾次提起筆來想寫,但是每次總是寫不成篇。這兩日我的頭腦只是昏沉沉的,開著眼閉著眼都只見大前晚模糊的淒清的月色,照著我們不願意的車輛,遲遲地向荒野裡退縮。離別!怎麼的能叫人相信?我想著了就要發瘋,這麼多的絲,誰能割得斷?我的眼前又黑了!

這封給林徽因的信尚未寫完,車已開動,他要衝過去遞給車下的林徽因,恩厚之(泰戈爾秘書)見他太傷感,一把搶了過去替他藏起。後帶回英國,直到70年代梁錫華去拜訪,才讓梁看了原件。從這封信,不難看出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感情有多深、多切!然而,命運之神又仿佛在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了一切,註定徐志摩要與林徽因擦肩而過,註定徐志摩得把自己熱烈的情愫永久地珍藏在心靈深處。因為1927年,林徽因最終與梁思成踏上了婚姻的紅地毯,開始了一生的相守;同時,也讓徐志摩徹底擯棄了太多的希冀。不過徐志摩並未因此而終止或改變對林徽因的愛——只是表現方式較前有所不同。

1928年,林徽因夫婦學成回國,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築系。由於過分勞累,加之對寒冷氣候的不適應,林徽因於1930年秋病倒了。徐志摩得知這一情況後專程趕到瀋陽看望,並勸其回北平治病。林徽因聽從了他的勸告。第二年初,林徽因的病情加重,醫生診斷為肺結核,要求她停止一切工作,靜心療養。1931年的大年初三,心裡始終牽掛著林徽因病情的徐志摩從南方又回到北平。他特意上門給他們夫婦拜年。當看到病重的林徽因瘦得連臉上的骨頭都凸出來了,他心裡很不是滋味。所以當林徽因後來與母親上香山養病時,徐志摩便和朋友們一次又一次地前去探望。

6月的一天,徐志摩與羅隆基等再次去香山看望林徽因,並特意為她帶去英國唯美派作家王爾德、佩特等人的著作和新出版的第三期《詩刊》———在這期上,剛剛發表了他專為林徽因而寫的一首充滿感情的新詩《你去》(當事人讀了必心領神會、心知肚明):

你去,我也走,我們在此分手;

你上哪一條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街燈一直亮到天邊,

你只消跟這光明的直線!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著你,

放輕些腳步,別叫灰土揚起,

我要認清你遠去的身影,

直到距離使我認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響你的名字,

不斷的提醒你有我在這裡

為消解荒街與深晚的荒涼,

目送你歸去⋯⋯

⋯⋯

等你走遠,我就大步的向前,

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鮮;

也不愁愁雲深裹,但須風動,

雲海裡便波湧星斗的流汞;

更何況永遠照徹我的心底,

有那顆不夜的明珠,我愛—你!

半年後,林徽因身體基本復原。下山那天,徐志摩又與沈從文等陪了梁思成去接她,並在北京圖書館辦了一桌宴席,為之接風。“看到林徽因紅光滿面,神采奕奕,徐志摩很高興;當林徽因問到他近日生活的時候,他卻只有一聲長歎。”因為近來他自己其實“連遭打擊,他最親近的母親不久前剛剛去世,父親容不下他的妻子陸小曼,父子關係很緊張。在北平,他隻身住在胡適家中。他身兼兩所大學的課程,月薪差不多600元,卻不夠花錢如流水的陸小曼鋪張揮霍。他為了掙錢,疲於奔命,身體也越來越糟⋯⋯”但這些,“他怎能給林徽因講呢?”宴席結束時,徐志摩向林徽因道別:“過幾天我回上海一趟,如果走前沒有時間再來看你,今天就算給你辭行了。”林徽因則說:“11月19日晚上,我在協和小禮堂,給外國使節講中國建築藝術。”“那太好了”,“我一定如期趕回來,作你的忠實聽眾。”徐志摩當即興奮地表示。

1931年11月19日晚,協和小禮堂燈火輝煌,座無虛席。十幾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和專業人員濟濟一堂,聽林徽因開設的中國古典建築美學講座。然而,徐志摩卻未能如期趕到!——因為就在這一天,徐志摩為聽林徽因學術報告,從南京飛往北平,途中飛機遇上大霧觸濟南党家莊開山身亡。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浪漫多情、飄逸灑脫的徐志摩走了,就這樣“悄悄的”、“不帶走一片雲彩”地走了⋯⋯在許多人的眼裡,他是不幸的,因為他終年只有35歲,事業尚沒有達到他自己所願望的成功,而他又是那樣的有才華;但他又是幸福的,因為他是懷抱著他內心永遠的愛,懷抱著他內心真摯的情,融入了藍天———這對理想主義、唯美主義的他來說,未嘗不是最好的、詩意的結局(儘管有些殘忍)。

徐志摩:林徽因心中不舍的情

得知徐志摩遇難的消息,林徽因兩眼一黑,昏倒在椅子上。整整一天,她眼前閃動著一團火光,徐志摩散文《想飛》中的那幾句話,不時地撞進她的腦海:

“同時天上那一點子黑的已經迫近在我的頭頂,形成了一架鳥形的機器,忽的機沿一側,一球光直往下注,砰的一聲炸響——炸碎了我在飛行中的幻想。”

她想:志摩,難道你是先知,難道你早就預感到你的幻滅,你就這樣悄悄地走了嗎?林徽因在錐心注血的悲痛中,含著眼淚把梁思成從飛機失事現場帶回的一塊飛機殘片,懸掛在自己臥室的牆上——直至去世。顯然,在林徽因的內心深處,充滿著對徐志摩的無限哀思和永遠懷念。

徐志摩愛林徽因,這似乎是眾人皆知、無可爭議的事;而林徽因對徐志摩,學術界則說法不一。誠若林杉先生所言:“林徽因的情感雖不像徐志摩那樣奔放,但她心靈的泉水也未靜止過。”

1920年,林徽因在倫敦結識徐志摩的時候,林徽因當時只有16歲,她天生麗質,風姿綽約。徐志摩固然一下子為這個清麗溫婉的少女所傾倒;但同時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淵博的學識、超逸的舉止、風雅的談吐所吸引。

面對徐志摩的苦苦追求,林徽因最終還是作了別樣選擇。最主要的原因是與她自身的經歷及其骨子裡的傳統有關。其父林長民由於元配夫人葉氏不能生育,就納了第一個妾何雪媛(即林徽因的母親)。她生了3個孩子,林徽因是惟一存活下來的。而傳統的香火觀,使林長民後來了又娶了第二房妾程桂林,她很快就為他生了1女4子。

“從此,林徽因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在北京,第二房妾與她的孩子們住在寬大明亮的前院,那裡充滿了孩子們歡樂的喧鬧。徽因和她母親則住在屋後一個小院裡。徽因的母親對第二個妾嫉妒不已。一方面,她對母親的憤怒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她又深愛著自己的父親。這種矛盾的心態曾經長時間地佔據著她的心,讓她無所適從。而現在,讓她取張幼儀而代之,無論如何都讓她於心不安。她的善良,使她始終趑趄不前。”也正是出於同樣的原因,1924年即使是泰戈爾出面為徐志摩求情,林徽因也還是沒有接受。

然而,人的情感是微妙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林徽因儘管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不接受徐志摩的追求,但她卻無法不為徐志摩對她一如既往、始終不渝的情感所動。

1931年春,林徽因因肺病加重在香山療養,徐志摩和朋友們一次次前去看望,給病中寂寞、脆弱的林徽因心靈上以莫大的慰藉,林徽因心情好了許多,病也很快好了起來。而我們注意到,正是在香山的這段日子裡,林徽因開始了她文學創作生涯的情感歷程。其處☆禁☆女作《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不僅發表在徐志摩創辦的《詩刊》上,而且所寫的詩大部分與愛情及徐志摩有關。比如,她的《那一晚》、《仍然》、《情願》、《記憶》、《落葉》等等,這些來自性靈深處、真摯細膩的詩無不表達出詩人對現實框架的無奈和悵惘,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愛情的感傷和動心。

而她的那首發表於1931年4月《詩刊》第二期上的《深夜裡聽到樂聲》

“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著,/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頰邊也泛上了紅,/靜聽著,/這深夜裡弦子的生動。//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忒淒涼,/我懂得,但我怎麼應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太薄弱,/是人們美麗的想像。//除非在夢裡有這麼一天,/你和我,/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

則更是對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又被它從夢中驚醒,深夜裡的琵琶!/是誰的悲思;/是誰的手指;/像一陣淒風,像一陣慘雨,像一陣落花。/在這深夜時,/在這睡昏昏時⋯⋯”的一個遙答。由此可見,儘管林徽因的婚姻是美滿幸福的,但她對徐志摩的多情、深情還是相當珍視的,並且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她的內心對徐志摩也是愈來愈“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感情的。”而“這樣的感情,就是用最嚴格的定義來衡量,也得叫做☆禁☆愛情了。”

如前所述,林徽因在香山休養半年之後,身體基本復原,回到了北平城內。並於1931年11月19日晚,在協和小禮堂開設中國古典建築美學講座。而就在這一天,徐志摩為如約趕至聽她的報告,乘飛機遇禍身亡。林徽因的悲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12月6日,北平文化界人士在北大為徐志摩召開隆重的追悼會。整個會場由林徽因夫婦安排佈置,追悼會亦由林徽因夫婦連袂主持。而次日,林徽因的散文《悼志摩》即在北平《晨報副刊》上發表。文中寫道:

“志摩是個很古怪的人,浪漫固然,但他人格裡最精華的卻是他對人的同情,和藹,和優容;沒有一個他對他不和藹,沒有一種人,他不能優容,沒有一種的情感,他絕對地不能表同情。⋯⋯”還寫道:“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會的大不韙爭他的戀愛自由;他坐曲折的火車到鄉間去拜哈代,他拋棄博士一類的引誘卷了書包到英國,只為要拜羅素做老師,他為了一種特異的境遇,一時特異的感動,從此在生命途中冒險,從此拋棄所有的舊業,只是嘗試寫幾行新詩——這幾年新詩嘗試的運命並不太令人踴躍,冷嘲熱罵只是家常便飯——他常能走幾裡路去采幾莖花,費許多周折去看一個朋友說兩句話;這些,還有許多,都不是我們尋常能夠輕易瞭解的神秘。⋯⋯”

這是一篇頌揚徐志摩美好人格的悼文。全文對徐志摩善良的同情心、脫俗的膽量、廣泛的興趣,一一作了有力的證明和闡述,表達了作者對徐志摩的心靈認同和深切哀悼,而最後那句“志摩,你這最後的解脫未始不是幸福,不是聰明,我該羡慕你才是”,則更是林徽因痛不欲生的斷腸絕唱。

1934年,林徽因夫婦去南方考察古建築。11月19日,火車在取道金華返回上海時,卻意外地路過徐志摩的家鄉——硤石;而這一天又正是徐志摩空難3周年忌日。在停車的幾分鐘裡,林徽因下了車,在昏沉的夜色裡,獨自站在車門外,凝望著幽暗的月臺,默默地回憶許多不相連續的過往殘片,直到生和死之間的問題變幻成一片模糊⋯⋯徐志摩的詩句是那麼強烈地撞擊著她:

“火車擒住軌,在黑夜裡奔:/過山,過水,過陳死人的墳⋯⋯”

“林徽因不知道火車是怎麼開走的,當車輪震盪著腳下的土地,她再也忍不住眼中的熱淚。生者和死者,就如同平行的鐵軌,永不相交。”其實,林徽因何止是眼中在流淚,她的心更是在哭泣。

正如韓石山先生所言:“生前是非多,死後是非多,五四那一茬文化人裡,是非最多的,怕要數徐志摩了,若不是最多的一個,也是最多者之一。”的確,徐志摩去世後的4年中,雖有一些讚美之詞,但種種曲解和誤解始終沒有離開過他。這使他的朋友們——特別是林徽因,非常傷心。為此,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又一吐心中的塊壘,寫下了《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發表於12月8日《大公報·文藝副刊》上。林徽因在這篇散文中,不僅再次公然情真意切地頌揚了徐志摩的美好人格,而且充分肯定了徐志摩的詩歌成就。

“林徽因認為,徐志摩作為詩人的一生,處處充滿著詩意,他詩意的活在這個世界上,愛、自由和美是他全部的靈魂,對詩歌的真誠和世界的真誠,是徐志摩作為詩人的基本品格”。顯然,“林徽因獻給徐志摩的不僅僅是一篇悼文,她獻給他的是一粒種子在石縫裡砰然綻苞的聲音,是靈魂被鋸著的詩人的歌哭。”種種事實表明,徐志摩雖然英年早逝,生前也未能如願地與林徽因結成伴侶,但他卻永遠地活在了林徽因的心裡,林徽因至死也未曾忘卻過他。

綜上所述,徐志摩與林徽因自從1920年在倫敦相識以後,兩人便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林徽因,徐志摩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甚至獻出最寶貴而年輕的生命,林徽因無疑是他內心永遠的愛;而林徽因,儘管在婚姻上最終選擇了梁思成,但她卻始終很珍惜徐志摩對她的深情厚意,在她內心深處,徐志摩永遠佔有一塊任何人也無法替代的特殊位置。不僅如此,林徽因還為徐志摩的詩歌創作提供了激情和靈感。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林徽因,可能就沒有我們所熟悉的詩人徐志摩;同樣,我們則似乎更可以說,沒有徐志摩,或許壓根兒就不會有詩人、文學家的林徽因。一句話,在感情上,在文學上,他們是互為因果的,他們在互相輝映中熠熠閃光。

“⋯⋯故轉夜為日,轉地獄為天堂,直指顧間事矣⋯⋯無愛之婚姻無可忍,自由之償還自由,真生命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幸福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真戀愛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彼此前途無限⋯⋯彼此有改良社會之心,彼此有造福人類之心,其先自作榜樣,勇決智斷,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止絕痛苦,始兆幸福,皆在此矣。”不僅如此,為了追尋林徽因,實現和林徽因的結合,1922年徐志摩還“毫不珍惜地扔掉了”誘人的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的博士頭銜,毅然回國。然而,令他未曾料到的是:1921年隨父回國的林徽因此時已成了他恩師梁啟超的大公子梁思成的未婚妻。

這殘酷的現實一下子擊碎了徐志摩所有的夢想,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然而,徐志摩卻無奈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因為這是林徽因本人的選擇——徐志摩可以不顧一切,犧牲一切,但他尊重他所愛之人的選擇。徐志摩是一個真正的紳士。他感情豐富,浪漫、多情,同時卻是一個有理性的人。

不過,命運似乎特別會捉弄人。1924年,名震寰宇的印度詩哲泰戈爾來華訪問,又將徐志摩與林徽因聯在了一起。接待泰戈爾,演出《齊德拉》(林扮演女主角公主齊德拉,徐扮演愛神瑪達那。林出神的表演和徐入情的表現,為全劇的成功演出增輝溢彩,他倆的舞臺形象被人們戲稱為“金童玉女”),在頻繁的接觸中,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愛情之火又開始複燃,他私下告訴泰戈爾他熱愛著林徽因,泰戈爾曾代為求情,但沒有使林徽因回心。

一個多月後,泰戈爾的訪問結束了,徐志摩送詩哲回國。這一天,前往車站送行的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林徽因也在裡面。徐志摩坐在車內,望著車窗外含笑揮手的林徽因,想到離別,想到她即將同梁思成相伴赴美留學,自己則與她勞燕各飛,海天無涯,不禁淚如泉湧。他拿出紙和筆,奮筆疾書:我真不知道我要說的是什麼話,我已經好幾次提起筆來想寫,但是每次總是寫不成篇。這兩日我的頭腦只是昏沉沉的,開著眼閉著眼都只見大前晚模糊的淒清的月色,照著我們不願意的車輛,遲遲地向荒野裡退縮。離別!怎麼的能叫人相信?我想著了就要發瘋,這麼多的絲,誰能割得斷?我的眼前又黑了!

這封給林徽因的信尚未寫完,車已開動,他要衝過去遞給車下的林徽因,恩厚之(泰戈爾秘書)見他太傷感,一把搶了過去替他藏起。後帶回英國,直到70年代梁錫華去拜訪,才讓梁看了原件。從這封信,不難看出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感情有多深、多切!然而,命運之神又仿佛在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了一切,註定徐志摩要與林徽因擦肩而過,註定徐志摩得把自己熱烈的情愫永久地珍藏在心靈深處。因為1927年,林徽因最終與梁思成踏上了婚姻的紅地毯,開始了一生的相守;同時,也讓徐志摩徹底擯棄了太多的希冀。不過徐志摩並未因此而終止或改變對林徽因的愛——只是表現方式較前有所不同。

1928年,林徽因夫婦學成回國,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築系。由於過分勞累,加之對寒冷氣候的不適應,林徽因於1930年秋病倒了。徐志摩得知這一情況後專程趕到瀋陽看望,並勸其回北平治病。林徽因聽從了他的勸告。第二年初,林徽因的病情加重,醫生診斷為肺結核,要求她停止一切工作,靜心療養。1931年的大年初三,心裡始終牽掛著林徽因病情的徐志摩從南方又回到北平。他特意上門給他們夫婦拜年。當看到病重的林徽因瘦得連臉上的骨頭都凸出來了,他心裡很不是滋味。所以當林徽因後來與母親上香山養病時,徐志摩便和朋友們一次又一次地前去探望。

6月的一天,徐志摩與羅隆基等再次去香山看望林徽因,並特意為她帶去英國唯美派作家王爾德、佩特等人的著作和新出版的第三期《詩刊》———在這期上,剛剛發表了他專為林徽因而寫的一首充滿感情的新詩《你去》(當事人讀了必心領神會、心知肚明):

你去,我也走,我們在此分手;

你上哪一條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街燈一直亮到天邊,

你只消跟這光明的直線!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著你,

放輕些腳步,別叫灰土揚起,

我要認清你遠去的身影,

直到距離使我認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響你的名字,

不斷的提醒你有我在這裡

為消解荒街與深晚的荒涼,

目送你歸去⋯⋯

⋯⋯

等你走遠,我就大步的向前,

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鮮;

也不愁愁雲深裹,但須風動,

雲海裡便波湧星斗的流汞;

更何況永遠照徹我的心底,

有那顆不夜的明珠,我愛—你!

半年後,林徽因身體基本復原。下山那天,徐志摩又與沈從文等陪了梁思成去接她,並在北京圖書館辦了一桌宴席,為之接風。“看到林徽因紅光滿面,神采奕奕,徐志摩很高興;當林徽因問到他近日生活的時候,他卻只有一聲長歎。”因為近來他自己其實“連遭打擊,他最親近的母親不久前剛剛去世,父親容不下他的妻子陸小曼,父子關係很緊張。在北平,他隻身住在胡適家中。他身兼兩所大學的課程,月薪差不多600元,卻不夠花錢如流水的陸小曼鋪張揮霍。他為了掙錢,疲於奔命,身體也越來越糟⋯⋯”但這些,“他怎能給林徽因講呢?”宴席結束時,徐志摩向林徽因道別:“過幾天我回上海一趟,如果走前沒有時間再來看你,今天就算給你辭行了。”林徽因則說:“11月19日晚上,我在協和小禮堂,給外國使節講中國建築藝術。”“那太好了”,“我一定如期趕回來,作你的忠實聽眾。”徐志摩當即興奮地表示。

1931年11月19日晚,協和小禮堂燈火輝煌,座無虛席。十幾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和專業人員濟濟一堂,聽林徽因開設的中國古典建築美學講座。然而,徐志摩卻未能如期趕到!——因為就在這一天,徐志摩為聽林徽因學術報告,從南京飛往北平,途中飛機遇上大霧觸濟南党家莊開山身亡。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浪漫多情、飄逸灑脫的徐志摩走了,就這樣“悄悄的”、“不帶走一片雲彩”地走了⋯⋯在許多人的眼裡,他是不幸的,因為他終年只有35歲,事業尚沒有達到他自己所願望的成功,而他又是那樣的有才華;但他又是幸福的,因為他是懷抱著他內心永遠的愛,懷抱著他內心真摯的情,融入了藍天———這對理想主義、唯美主義的他來說,未嘗不是最好的、詩意的結局(儘管有些殘忍)。

徐志摩:林徽因心中不舍的情

得知徐志摩遇難的消息,林徽因兩眼一黑,昏倒在椅子上。整整一天,她眼前閃動著一團火光,徐志摩散文《想飛》中的那幾句話,不時地撞進她的腦海:

“同時天上那一點子黑的已經迫近在我的頭頂,形成了一架鳥形的機器,忽的機沿一側,一球光直往下注,砰的一聲炸響——炸碎了我在飛行中的幻想。”

她想:志摩,難道你是先知,難道你早就預感到你的幻滅,你就這樣悄悄地走了嗎?林徽因在錐心注血的悲痛中,含著眼淚把梁思成從飛機失事現場帶回的一塊飛機殘片,懸掛在自己臥室的牆上——直至去世。顯然,在林徽因的內心深處,充滿著對徐志摩的無限哀思和永遠懷念。

徐志摩愛林徽因,這似乎是眾人皆知、無可爭議的事;而林徽因對徐志摩,學術界則說法不一。誠若林杉先生所言:“林徽因的情感雖不像徐志摩那樣奔放,但她心靈的泉水也未靜止過。”

1920年,林徽因在倫敦結識徐志摩的時候,林徽因當時只有16歲,她天生麗質,風姿綽約。徐志摩固然一下子為這個清麗溫婉的少女所傾倒;但同時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淵博的學識、超逸的舉止、風雅的談吐所吸引。

面對徐志摩的苦苦追求,林徽因最終還是作了別樣選擇。最主要的原因是與她自身的經歷及其骨子裡的傳統有關。其父林長民由於元配夫人葉氏不能生育,就納了第一個妾何雪媛(即林徽因的母親)。她生了3個孩子,林徽因是惟一存活下來的。而傳統的香火觀,使林長民後來了又娶了第二房妾程桂林,她很快就為他生了1女4子。

“從此,林徽因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在北京,第二房妾與她的孩子們住在寬大明亮的前院,那裡充滿了孩子們歡樂的喧鬧。徽因和她母親則住在屋後一個小院裡。徽因的母親對第二個妾嫉妒不已。一方面,她對母親的憤怒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她又深愛著自己的父親。這種矛盾的心態曾經長時間地佔據著她的心,讓她無所適從。而現在,讓她取張幼儀而代之,無論如何都讓她於心不安。她的善良,使她始終趑趄不前。”也正是出於同樣的原因,1924年即使是泰戈爾出面為徐志摩求情,林徽因也還是沒有接受。

然而,人的情感是微妙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林徽因儘管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不接受徐志摩的追求,但她卻無法不為徐志摩對她一如既往、始終不渝的情感所動。

1931年春,林徽因因肺病加重在香山療養,徐志摩和朋友們一次次前去看望,給病中寂寞、脆弱的林徽因心靈上以莫大的慰藉,林徽因心情好了許多,病也很快好了起來。而我們注意到,正是在香山的這段日子裡,林徽因開始了她文學創作生涯的情感歷程。其處☆禁☆女作《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不僅發表在徐志摩創辦的《詩刊》上,而且所寫的詩大部分與愛情及徐志摩有關。比如,她的《那一晚》、《仍然》、《情願》、《記憶》、《落葉》等等,這些來自性靈深處、真摯細膩的詩無不表達出詩人對現實框架的無奈和悵惘,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愛情的感傷和動心。

而她的那首發表於1931年4月《詩刊》第二期上的《深夜裡聽到樂聲》

“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著,/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頰邊也泛上了紅,/靜聽著,/這深夜裡弦子的生動。//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忒淒涼,/我懂得,但我怎麼應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太薄弱,/是人們美麗的想像。//除非在夢裡有這麼一天,/你和我,/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

則更是對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又被它從夢中驚醒,深夜裡的琵琶!/是誰的悲思;/是誰的手指;/像一陣淒風,像一陣慘雨,像一陣落花。/在這深夜時,/在這睡昏昏時⋯⋯”的一個遙答。由此可見,儘管林徽因的婚姻是美滿幸福的,但她對徐志摩的多情、深情還是相當珍視的,並且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她的內心對徐志摩也是愈來愈“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感情的。”而“這樣的感情,就是用最嚴格的定義來衡量,也得叫做☆禁☆愛情了。”

如前所述,林徽因在香山休養半年之後,身體基本復原,回到了北平城內。並於1931年11月19日晚,在協和小禮堂開設中國古典建築美學講座。而就在這一天,徐志摩為如約趕至聽她的報告,乘飛機遇禍身亡。林徽因的悲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12月6日,北平文化界人士在北大為徐志摩召開隆重的追悼會。整個會場由林徽因夫婦安排佈置,追悼會亦由林徽因夫婦連袂主持。而次日,林徽因的散文《悼志摩》即在北平《晨報副刊》上發表。文中寫道:

“志摩是個很古怪的人,浪漫固然,但他人格裡最精華的卻是他對人的同情,和藹,和優容;沒有一個他對他不和藹,沒有一種人,他不能優容,沒有一種的情感,他絕對地不能表同情。⋯⋯”還寫道:“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會的大不韙爭他的戀愛自由;他坐曲折的火車到鄉間去拜哈代,他拋棄博士一類的引誘卷了書包到英國,只為要拜羅素做老師,他為了一種特異的境遇,一時特異的感動,從此在生命途中冒險,從此拋棄所有的舊業,只是嘗試寫幾行新詩——這幾年新詩嘗試的運命並不太令人踴躍,冷嘲熱罵只是家常便飯——他常能走幾裡路去采幾莖花,費許多周折去看一個朋友說兩句話;這些,還有許多,都不是我們尋常能夠輕易瞭解的神秘。⋯⋯”

這是一篇頌揚徐志摩美好人格的悼文。全文對徐志摩善良的同情心、脫俗的膽量、廣泛的興趣,一一作了有力的證明和闡述,表達了作者對徐志摩的心靈認同和深切哀悼,而最後那句“志摩,你這最後的解脫未始不是幸福,不是聰明,我該羡慕你才是”,則更是林徽因痛不欲生的斷腸絕唱。

1934年,林徽因夫婦去南方考察古建築。11月19日,火車在取道金華返回上海時,卻意外地路過徐志摩的家鄉——硤石;而這一天又正是徐志摩空難3周年忌日。在停車的幾分鐘裡,林徽因下了車,在昏沉的夜色裡,獨自站在車門外,凝望著幽暗的月臺,默默地回憶許多不相連續的過往殘片,直到生和死之間的問題變幻成一片模糊⋯⋯徐志摩的詩句是那麼強烈地撞擊著她:

“火車擒住軌,在黑夜裡奔:/過山,過水,過陳死人的墳⋯⋯”

“林徽因不知道火車是怎麼開走的,當車輪震盪著腳下的土地,她再也忍不住眼中的熱淚。生者和死者,就如同平行的鐵軌,永不相交。”其實,林徽因何止是眼中在流淚,她的心更是在哭泣。

正如韓石山先生所言:“生前是非多,死後是非多,五四那一茬文化人裡,是非最多的,怕要數徐志摩了,若不是最多的一個,也是最多者之一。”的確,徐志摩去世後的4年中,雖有一些讚美之詞,但種種曲解和誤解始終沒有離開過他。這使他的朋友們——特別是林徽因,非常傷心。為此,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又一吐心中的塊壘,寫下了《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發表於12月8日《大公報·文藝副刊》上。林徽因在這篇散文中,不僅再次公然情真意切地頌揚了徐志摩的美好人格,而且充分肯定了徐志摩的詩歌成就。

“林徽因認為,徐志摩作為詩人的一生,處處充滿著詩意,他詩意的活在這個世界上,愛、自由和美是他全部的靈魂,對詩歌的真誠和世界的真誠,是徐志摩作為詩人的基本品格”。顯然,“林徽因獻給徐志摩的不僅僅是一篇悼文,她獻給他的是一粒種子在石縫裡砰然綻苞的聲音,是靈魂被鋸著的詩人的歌哭。”種種事實表明,徐志摩雖然英年早逝,生前也未能如願地與林徽因結成伴侶,但他卻永遠地活在了林徽因的心裡,林徽因至死也未曾忘卻過他。

綜上所述,徐志摩與林徽因自從1920年在倫敦相識以後,兩人便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林徽因,徐志摩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甚至獻出最寶貴而年輕的生命,林徽因無疑是他內心永遠的愛;而林徽因,儘管在婚姻上最終選擇了梁思成,但她卻始終很珍惜徐志摩對她的深情厚意,在她內心深處,徐志摩永遠佔有一塊任何人也無法替代的特殊位置。不僅如此,林徽因還為徐志摩的詩歌創作提供了激情和靈感。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林徽因,可能就沒有我們所熟悉的詩人徐志摩;同樣,我們則似乎更可以說,沒有徐志摩,或許壓根兒就不會有詩人、文學家的林徽因。一句話,在感情上,在文學上,他們是互為因果的,他們在互相輝映中熠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