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客家小吃——味窖粄

作為一種風味小吃,味窖粄以其物美價廉、嫩滑爽口而備受客家人的喜愛。從字面上解釋,味指的是調味料,所以醬油客家話叫作白味,魚露叫作魚味。不過,傳統味窖粄的味既不是白味也不是魚味,

而是“紅味”,一種用黃糖、醬油、薑蓉等熬制而成的甜料。

至於第二個字,在寫法上存在爭議。有人主張寫作“味酵粄”,有人認為是“味窖粄”。主張“味酵粄”的,是因為看到“醋”、“酒”、“醬”等幾個表示調味料的漢字都帶“酉”,而粄食又多半通過發酵而成,

所以就用“酵”字來描述這種粄。主張“味窖粄”的人則認為,“酵”不符合事實,容易誤導他人,因為製作這種粄並不需要發酵。

味窖粄是客家大眾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漿後與少量土堿水拌勻,用開水沖漿,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脹,中間凹成窩形,以甜醬油(紅味)佐食,故稱味窖粄。街頭常有油煎味窖粄,是客家特有的傳統風味食品。

客家特色味酵粄的吃法:醮吃,用黃糖以及少許醬油熬汁,

成“紅味”。或用蒜仁、辣椒、鹽煎調,成“白味”。放進粄碗中,用竹簽劃成小塊醮吃,前者香甜,後者香辣。炸吃,把麵粉調成糊,碗粄切成兩塊放糊中均勻拌於表層,放進滾沸的花生油鍋內炸熟後撈起,配以“紅味”“白味”“蒜蓉辣椒”均可,各具風味。炒吃,把碗粄切成小塊,配以肉絲、魷魚絲、香菇、蔥花等配料烹炒後盛盤中,撒上胡椒粉即可,味道甚佳,為客家酒樓餐館所喜歡採用。

味窖粄的做法:

主料:粘米粉500g, 冷水,500毫升, 開水 500毫升, 食用堿5g。

1,粘米粉和堿、冷水攪拌,攪拌越多越有嚼勁。

2,500毫升水煮開,從高處倒入攪拌好的米漿裡。

3, 把米漿倒入吃飯的碗,注意不要把米漿直接倒入燒水的鍋裡,會起泡。

4,隔水蒸大火10分,中火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