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路降血糖的6大真相,糖友你知道幾個?

眾所周知,步行常常被應用於糖尿病的干預治療中,可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可以說,走路是一種國民運動,幾乎人人都能隨時隨地通過步行來開展鍛煉,而且基本上是有益無害。

關於走路降血糖的幾個事實,糖友們知道哪些呢?

1、步行前一定要做拉伸運動

正式步行鍛煉前,先慢走5~10分鐘,使體溫升高,以減小肌肉的黏滯性,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然後再進行拉伸運動。穩糖APP不推薦從靜止狀態直接開始拉伸,因為骨骼肌具有黏滯性,

當骨骼肌收縮或被拉長時,肌纖維之間發生摩擦產生阻力並阻礙肌肉的伸縮。

靜止狀態下,人體溫度低,肌肉的黏滯性大,伸展性和彈性下降,此時拉伸容易造成肌肉損傷。

2、運動強度要合適

運動後明顯疲勞感在20~30 分鐘內消失,次日沒有或僅有輕度疲勞感,說明運動強度合適。

如果運動後疲勞感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次日早晨仍覺四肢酸軟沉重、周身乏力,說明運動強度過大,

需要適當降低。

如果運動後一點兒疲勞感也沒有,則說明運動強度不夠,需要提高運動強度。

3、餐後90分鐘運動,降糖效果好

降糖最好的時間是在餐後90分鐘進行步行,餐後60分鐘次之,而餐後30分鐘步行降糖作用最差。

需要說明的是:持續步行30-40分鐘降糖效果明顯,糖友步行30分鐘後,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會明顯。如果步行超過40分鐘,運動量較大,身體就開始消耗脂肪,

儘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狀態。

4、走路可實現長期降糖

持續步行,讓肌肉和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這樣就可用較少的胰島素來調節血糖,胰島的工作負擔便可減輕,胰島素的分泌量和功能便能趨向正常狀態,從而達到長期降糖的目的。


5、每天都走,效果更理想

糖友每週至少進行步行鍛煉150分鐘,如每週運動5天,則每次30分鐘。如每週步行鍛煉3~4次,則步行時間需延長至40分鐘,或加快步行速度。

不推薦運動間隔超過3天。研究發現,如果運動間隔3天以上,胰島素敏感性會降低,運動效果及積累作用就減少。如身體條件允許,堅持每天步行最為理想。

6、步行後一定要做整理運動

步行後不可立即進入安靜狀態,

應通過放慢步行速度,逐漸至停下來,促使血液迴圈逐漸恢復正常。

堅持步行的糖友應注重對疲勞的腿部肌肉進行按摩放鬆。按摩從輕按開始,逐漸過渡到推拿、揉捏、按壓和扣打,再配以局部抖動;從遠離心臟的部位開始進行,即從腳、小腿至大腿。

步行對降血糖很有益,糖友用對方法能事半功倍。

更多糖尿病的運動及治療知識,下載穩糖APP(原快康達APP升級版),為糖友提供胰島素泵分期和調糖服務,您或可點擊下方“瞭解更多”關注我們!

您或可點擊下方“瞭解更多”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