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航太健康大講堂——如何積極應對兒童流感

流感概況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宿主範圍廣,

能感染人及多種動物。比如豬、馬、狗、禽類、海豹,並多次引起世界性的人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致病性低,偶爾導致局部爆發。但不會引起世界性的大流行。丙型流感一般不引起流行。而且感染後症狀輕。

流感是怎樣傳播的

人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但兒童的感染率和發病率通常最高。在流感流行季節,可有超過40%的學齡前兒童,以及30%的學齡兒童罹患流感。流感病毒一旦感染以後,它自潛伏期末即可有傳染性,病初的2~3日傳染性是最強的,排毒的時間可長達病後7天,所以說在小孩子得病後,它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可以通過體內排毒而引起周圍人群的感染。感染途徑主要是靠飛沫傳播,比如打噴嚏時病毒都會通過我們的呼吸道飛沫傳播到周圍的環境,
而導致他人的感染。另外,通過碗筷、玩具等接觸污染也可造成傳播。

流感的臨床表現

突然起病,主要症狀為發熱,體溫達39到40攝氏度。可有畏寒寒戰,多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少部分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大多數無併發症的流感患兒,症狀在3到7天緩解。但體力的恢復常需要一到兩周。

流感患兒出現心肌酶升高的比例占62%。所以在孩子患流感期間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要堅持帶病上學和課外班,一方面防止流感傳染給別的孩子,另一方面有利於孩子病情恢復。症狀消失後,可以上學,但是暫時不能參加體育運動。這樣才有利於體力的恢復。

流感還可合併肝臟損害,另外比較少見的還有肌炎和橫紋肌溶解。危重和死亡病例多發生於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

兒童流感的治療與預防

患兒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以後,應該及時到兒科就診。醫生會根據症狀體征,給予相應的必要的化驗和檢查,以及相應的藥物。積極的休息、清淡並富於營養的飲食,與藥物治療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定不能讓孩子帶病堅持學習,

帶病堅持運動。

最有效的預防是接種流感疫苗。6月齡以上兒童按推薦的免疫程式接種流感疫苗後,可產生對流感病毒感染的保護作用。6個月到8歲,兒童首次接種流感疫苗需接種兩針,間隔大於或等於4周。上個流行季節接種過的,可以只接種一針,8歲以上兒童只需接種一針。接種2到4周後,可產生具有保護水準的抗體,6到8個月後,抗體滴度開始衰減。因此,在北方冬季流感流行季節來臨之前應該儘早接種疫苗。

流感疫苗接種的禁忌症:對雞蛋或對疫苗中的任一成分過敏的人群,輕中度急性疾病者,症狀消退後再接種。

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注射部位一過性局部反應,接種部位,紅腫硬結,疼痛,燒灼感,首次接種者可發熱,頭暈頭痛,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均比較輕微,極少出現重度反應。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流感

1)一定要注重個人的衛生,勤洗手勤洗臉。尤其是小寶寶的父母從外面回家後不僅要洗手洗臉,還要漱口,換掉外衣再接觸寶寶;

2)天氣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開窗通風,條件允許的可用空氣淨化器保證室內空氣清新;

3)流感高發季少帶寶寶去人口密集場所,儘量不去流感流行地旅遊;

4)儘量不接觸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家中兩個孩子的應做好“徹底的”隔離工作;

5)到醫院就診時戴有防護功能的口罩;

6)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保證均衡的飲食;

7)在天氣好的情況下經常運動,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作者:航太中心醫院社區中心 夏青

作者介紹

夏青,航太中心醫院社區中心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兒科臨床工作,以扎實的臨床知識和技能,耐心細緻地服務于小患者,得到了家長的認可。注重健康教育,隨時把防病、兒童營養護理及心理健康、合理用藥等知識傳遞給家長。在由社區居民做評委的講課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流感疫苗接種的禁忌症:對雞蛋或對疫苗中的任一成分過敏的人群,輕中度急性疾病者,症狀消退後再接種。

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注射部位一過性局部反應,接種部位,紅腫硬結,疼痛,燒灼感,首次接種者可發熱,頭暈頭痛,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均比較輕微,極少出現重度反應。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流感

1)一定要注重個人的衛生,勤洗手勤洗臉。尤其是小寶寶的父母從外面回家後不僅要洗手洗臉,還要漱口,換掉外衣再接觸寶寶;

2)天氣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開窗通風,條件允許的可用空氣淨化器保證室內空氣清新;

3)流感高發季少帶寶寶去人口密集場所,儘量不去流感流行地旅遊;

4)儘量不接觸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家中兩個孩子的應做好“徹底的”隔離工作;

5)到醫院就診時戴有防護功能的口罩;

6)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保證均衡的飲食;

7)在天氣好的情況下經常運動,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作者:航太中心醫院社區中心 夏青

作者介紹

夏青,航太中心醫院社區中心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兒科臨床工作,以扎實的臨床知識和技能,耐心細緻地服務于小患者,得到了家長的認可。注重健康教育,隨時把防病、兒童營養護理及心理健康、合理用藥等知識傳遞給家長。在由社區居民做評委的講課比賽中獲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