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火了31年突然消失,這家記憶中的麵館,終於被找到了!

原創 2018-01-10 冒芽 成都全接觸

海椒市蓮桂路這一片

一直都是東門上的美食聚集地

從曾經很火的鋼管廠串串

到現在都會有人開豪車來吃的

蹺腳牛肉和豆湯飯

這裡從來都不缺美食

就連一碗普通的面

都能做的很好吃

今天觸長推薦3家超好吃的面都在這片

每一家都只相隔600米

01

31年前的老成都,就鍾情的煎蛋面

1985年就在窄窄的牛市口街道營業的番茄煎蛋面,真的是成都東門這邊和鋼管廠牛市口這邊老成都人的記憶。相比起成都很有名的華興煎蛋面,不僅在做法上有差異,在地理位置上也是有差異的,華興煎蛋面幾乎所有成都人都曉得,而牛市口番茄煎蛋面承載的是東門這一片區的一代人的記憶。

經歷過幾次拆遷搬家後,很多人都已經不曉得這家店搬到了哪裡。31年的老店,找尋了很久,終於在二環高架橋下,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以前住在鋼管廠附近的阿姨說起這家店,滿是回憶,說95年他們一個星期要來4次,和老闆熟了還可以賒帳。

現在的店面還是有點設計感,有點日式的感覺。只有紅湯和白湯番茄煎蛋面兩種,但是多了不少小吃。很多人都會點一份粉蒸牛肉,配一碗煎蛋面。

老店還是比較任性,不是隨時去都能吃到,可能下雨不開,

可能出太陽要關門,可能天太熱了要關門,有可能心情太好也要關門吧,所以吃不吃到兒時記憶中的味道,也是要看運氣的。

隨時都準備要用的番茄和提前就煎好的雞蛋,金黃泡sao,番茄和雞蛋的組合就是這麼簡單又會讓人感到幸福。麵條一直用的是掛麵,更能吸收湯汁的味道。

面裡的番茄全都是切碎了的,煎蛋泡在番茄湯汁裡,吸飽了番茄的鮮味,又帶著自身油脂的香味,滿口鑽香。把煎蛋裹幾圈,再夾一筷子面,一起入口,口感厚實又有層次感,簡單的食材卻能喚醒小時候的滿足感。

這麼多年沒變的一點就是,在面裡你能吃到切成小條的大白菜和芽菜。白菜和番茄裡都含有大量的谷氨酸鈉,也就是讓人感到“鮮味”的一種物質,增加了這碗番茄煎蛋面的鮮味。

喝湯的時候,每一口都能吃到切成小顆粒的番茄,番茄熬的很rong,又香又鮮,面可以吃不完,但是湯一定要喝完。在店裡看到很多50、60歲的叔叔阿姨,都是來這家店找回憶的。每吃一口都會感慨,還是以前的味道。

有時候,記憶可能會模糊,但是熟悉的味道,卻能迅速把你拉回到那個場景。所以想找回憶的各位,來這裡喚醒你31年前的記憶吧。

【店名】1985牛市口番茄煎蛋面

【地址】海椒市東街105號(二環路橋下)

2

滿牆的注意事項,只賣一種面

位置算是藏的比較深,但是真的很牛氣,不加紹子、不送外賣、不打包、不加盟、不收徒;不會拌面請到別處吃面;下午兩點之後就別來吃了,肯定吃不到;滿牆的紅色貼紙,就是他們家的特色。

北京有炸醬麵、蘭州有牛肉麵、重慶有小面,成都人最愛吃的,當然就是素椒雜醬面,因為吃面調料放的多、雜, 所以叫雜醬面。他們家就只賣雜醬面。圓滾滾的手工粗面,滿足很多人吃雜醬面的心裡標準。

光看上面的標識,你一定會覺得老闆肯定很刁鑽,然而恰恰相反,每次到店裡,老闆兒都是笑嘻嘻的,很熱情。小小的店裡沒放幾長桌子,但是很乾淨,老闆負責煮面,老闆娘負責調料放紹子,有條不紊,每次看到這種夫妻檔搭檔開店的,心裡都能感覺到一絲暖意,一起努力的把一家店經營的有聲有色,這種小日子也尤為幸福。

能看到的食材很簡單,但看起來怎麼就那麼有食欲。豇豆是清水煮過的耙豇豆,相比起泡豇豆在醬裡會更清香,顏色看起也太舒服了吧。自家酥的花生米,又香又脆,吃到嘴裡超化渣。

肉紹屬於比較大顆粒的,每一口都吃到。最讓我驚訝的是這個調料,占了整個碗的三分之一,醬料很濃稠,但看起並不油膩。看到這個料,其實就已經能想像,這碗面的好吃程度了。

顏色搭配的讓人看一眼心情也會美好,簡單但又有內涵,這大概是成都人為什麼這麼鍾情雜醬面的一種緣由吧。熱氣騰騰的面上桌,阿姨會提醒你,趕快拌勻,不然錯過了適宜的溫度,就很難吃到最佳的口感了。

可愛的是阿姨還會站在你背後看你拌面,提醒你“妹兒,還沒拌勻,你看你底下還有那麼多臊子沒翻上來”好吧,來這裡吃面是講究方法和儀式感的,感覺在任何一家麵館吃面都沒有這種感覺,生害怕沒拌好被老闆兒轟出去,哈哈 ,好在老闆阿姨些人都很好。

成都的雜醬面很多,但是能把醬汁顏色調出這個色澤的確實不多。曾經看過一位成都麵食愛好者寫的,如何拌好一碗雜醬面,面端上來的前30秒鐘,用盡你所有的臂力,使勁huo勻,不到最後一面,不要停下來,讓每一滴醬料和每一粒紹子,都全部巴到面上,這樣才是一碗優質的雜醬面。

還有一個評判調味的師傅做的雜醬面是不是合格的標準,就是吃完這碗面,看碗底,如果碗底還剩很多油,那不好意思,師傅,你沒掌握好調料的油分,如果乾來什麼都沒有,那也不是一碗合格的雜醬面,小小的一碗雜醬面,要做好確實也沒那麼容易,能專注只做一碗雜醬面,也是這家老闆的初心。

中午來這裡吃面人的標配就是一碗雜醬面+一份青菜+一碗麵湯,不急不慢的享受一碗用心做出來的雜醬面,也是在成都生活簡單的小確幸呀。

【店名】左撇子私房面

【地址】蓮桂東路四川師大附中對面

3

從一堆抄手裡,找出的一碗甜水面

這家店主打抄手,但是我覺得裡面的甜水面比抄手好吃。藏在海椒市公交站背後的一個小巷子的尾巴上,稍不注意就錯過。

店裡主打各種抄手,但是觸長更偏愛他們家的甜水面。寫的是老成都甜水面,價格也比較合理。成都獨有的甜水面,是無數人在外地都會的心心念念的麵食。

溫溫熱的甜水面,芝麻醬的味道隔老遠都能聞到,很多不愛吃花生碎的人都能接受甜水面裡甜滋滋的花生碎,這就是食物搭配的樂趣。

這家店的甜水面感覺是看不到辣椒,但入口的時先是甜味比較霸道,後味辣味才會在口中蔓延開來,讓你忍不住張開嘴巴發出“si”的一聲。

這家的甜水面不會像其他家的邦敲硬,口感比較軟糯,但是也不失筋道。咬一口再蘸一下醬汁,就是他不同於其他面的獨特魅力呀。醬汁掛在每一根面上,一不小心弄到手上,還會毫不顧忌形象的吮吸著手指。

雖然更喜歡他們家的甜水面,但人家畢竟主打抄手,抄手的味道也是不錯的,魷魚鮮菌抄手特別鮮,裡面的蟲草花給的很多,抄手的個頭也很大,肉質飽滿,一口抄手一口湯,冬天很暖身。

藏在巷子裡五顏六色的這家就是啦,喜歡吃抄手的也可以試試他們家的抄手,但甜水面才是必點。

【店名】嗨抄手

【地址】海椒市街12號海椒市公車站背後

新的一年

觸長會帶大家去發現這座城更多的美食

你們想看什麼也都可以留言告訴觸長喲

統統滿足你

成都全接觸

文:冒芽 | 主編:JYCrow

(未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舉報)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特此鳴謝

面裡的番茄全都是切碎了的,煎蛋泡在番茄湯汁裡,吸飽了番茄的鮮味,又帶著自身油脂的香味,滿口鑽香。把煎蛋裹幾圈,再夾一筷子面,一起入口,口感厚實又有層次感,簡單的食材卻能喚醒小時候的滿足感。

這麼多年沒變的一點就是,在面裡你能吃到切成小條的大白菜和芽菜。白菜和番茄裡都含有大量的谷氨酸鈉,也就是讓人感到“鮮味”的一種物質,增加了這碗番茄煎蛋面的鮮味。

喝湯的時候,每一口都能吃到切成小顆粒的番茄,番茄熬的很rong,又香又鮮,面可以吃不完,但是湯一定要喝完。在店裡看到很多50、60歲的叔叔阿姨,都是來這家店找回憶的。每吃一口都會感慨,還是以前的味道。

有時候,記憶可能會模糊,但是熟悉的味道,卻能迅速把你拉回到那個場景。所以想找回憶的各位,來這裡喚醒你31年前的記憶吧。

【店名】1985牛市口番茄煎蛋面

【地址】海椒市東街105號(二環路橋下)

2

滿牆的注意事項,只賣一種面

位置算是藏的比較深,但是真的很牛氣,不加紹子、不送外賣、不打包、不加盟、不收徒;不會拌面請到別處吃面;下午兩點之後就別來吃了,肯定吃不到;滿牆的紅色貼紙,就是他們家的特色。

北京有炸醬麵、蘭州有牛肉麵、重慶有小面,成都人最愛吃的,當然就是素椒雜醬面,因為吃面調料放的多、雜, 所以叫雜醬面。他們家就只賣雜醬面。圓滾滾的手工粗面,滿足很多人吃雜醬面的心裡標準。

光看上面的標識,你一定會覺得老闆肯定很刁鑽,然而恰恰相反,每次到店裡,老闆兒都是笑嘻嘻的,很熱情。小小的店裡沒放幾長桌子,但是很乾淨,老闆負責煮面,老闆娘負責調料放紹子,有條不紊,每次看到這種夫妻檔搭檔開店的,心裡都能感覺到一絲暖意,一起努力的把一家店經營的有聲有色,這種小日子也尤為幸福。

能看到的食材很簡單,但看起來怎麼就那麼有食欲。豇豆是清水煮過的耙豇豆,相比起泡豇豆在醬裡會更清香,顏色看起也太舒服了吧。自家酥的花生米,又香又脆,吃到嘴裡超化渣。

肉紹屬於比較大顆粒的,每一口都吃到。最讓我驚訝的是這個調料,占了整個碗的三分之一,醬料很濃稠,但看起並不油膩。看到這個料,其實就已經能想像,這碗面的好吃程度了。

顏色搭配的讓人看一眼心情也會美好,簡單但又有內涵,這大概是成都人為什麼這麼鍾情雜醬面的一種緣由吧。熱氣騰騰的面上桌,阿姨會提醒你,趕快拌勻,不然錯過了適宜的溫度,就很難吃到最佳的口感了。

可愛的是阿姨還會站在你背後看你拌面,提醒你“妹兒,還沒拌勻,你看你底下還有那麼多臊子沒翻上來”好吧,來這裡吃面是講究方法和儀式感的,感覺在任何一家麵館吃面都沒有這種感覺,生害怕沒拌好被老闆兒轟出去,哈哈 ,好在老闆阿姨些人都很好。

成都的雜醬面很多,但是能把醬汁顏色調出這個色澤的確實不多。曾經看過一位成都麵食愛好者寫的,如何拌好一碗雜醬面,面端上來的前30秒鐘,用盡你所有的臂力,使勁huo勻,不到最後一面,不要停下來,讓每一滴醬料和每一粒紹子,都全部巴到面上,這樣才是一碗優質的雜醬面。

還有一個評判調味的師傅做的雜醬面是不是合格的標準,就是吃完這碗面,看碗底,如果碗底還剩很多油,那不好意思,師傅,你沒掌握好調料的油分,如果乾來什麼都沒有,那也不是一碗合格的雜醬面,小小的一碗雜醬面,要做好確實也沒那麼容易,能專注只做一碗雜醬面,也是這家老闆的初心。

中午來這裡吃面人的標配就是一碗雜醬面+一份青菜+一碗麵湯,不急不慢的享受一碗用心做出來的雜醬面,也是在成都生活簡單的小確幸呀。

【店名】左撇子私房面

【地址】蓮桂東路四川師大附中對面

3

從一堆抄手裡,找出的一碗甜水面

這家店主打抄手,但是我覺得裡面的甜水面比抄手好吃。藏在海椒市公交站背後的一個小巷子的尾巴上,稍不注意就錯過。

店裡主打各種抄手,但是觸長更偏愛他們家的甜水面。寫的是老成都甜水面,價格也比較合理。成都獨有的甜水面,是無數人在外地都會的心心念念的麵食。

溫溫熱的甜水面,芝麻醬的味道隔老遠都能聞到,很多不愛吃花生碎的人都能接受甜水面裡甜滋滋的花生碎,這就是食物搭配的樂趣。

這家店的甜水面感覺是看不到辣椒,但入口的時先是甜味比較霸道,後味辣味才會在口中蔓延開來,讓你忍不住張開嘴巴發出“si”的一聲。

這家的甜水面不會像其他家的邦敲硬,口感比較軟糯,但是也不失筋道。咬一口再蘸一下醬汁,就是他不同於其他面的獨特魅力呀。醬汁掛在每一根面上,一不小心弄到手上,還會毫不顧忌形象的吮吸著手指。

雖然更喜歡他們家的甜水面,但人家畢竟主打抄手,抄手的味道也是不錯的,魷魚鮮菌抄手特別鮮,裡面的蟲草花給的很多,抄手的個頭也很大,肉質飽滿,一口抄手一口湯,冬天很暖身。

藏在巷子裡五顏六色的這家就是啦,喜歡吃抄手的也可以試試他們家的抄手,但甜水面才是必點。

【店名】嗨抄手

【地址】海椒市街12號海椒市公車站背後

新的一年

觸長會帶大家去發現這座城更多的美食

你們想看什麼也都可以留言告訴觸長喲

統統滿足你

成都全接觸

文:冒芽 | 主編:JYCrow

(未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舉報)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