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人大代表劉佳音:土地數位化,實現智慧農業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繼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海水稻測產後,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重點提到了海水稻測產這一重大科研成果。這種重視程度讓市人大代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劉佳音感到十分振奮。

今年上會,劉佳音帶來了關於高端農業裝備與土地數位化助推農業產業升級的建議。

“海水稻再次被重點提及,這讓我們心情十分激動、澎湃!”10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市人大代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劉佳音稱,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既務實又創新,對科技創新和人才的引進有明確的指示,對於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這樣的科研平臺來說,無疑為今後的長足發展再增信心和動力。

劉佳音介紹,在已取得的相關科研成果和成績的基礎上,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和目標,將是對海水稻產業的推廣和落地展開實質性的舉措。

比如,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5個不同鹽鹼地類型的示範基地,每個示範基地均在1000畝以上。同時,將海水稻技術與土地改良技術結合,將更多的鹽鹼地變成良田。

如今,我國土壤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鹽鹼地,還有土壤中重金屬超標、農殘、重複利用、貧瘠利用等問題,這些都阻礙了我國農業的轉型升級以及農業水準的提升。為此,今年上會,劉佳音帶來了關於高端農業裝備與土地數位化助推農業產業升級的建議。

劉佳音表示,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是通過土地數位化實現智慧農業,是我國農業生產水準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她建議,青島市政府應支持和鼓勵發展建立農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自主研發有關土地整治與資訊化技術與裝備,推進土地物聯網建設,為土壤改良提升、污染治理及鹽鹼地改造等提供即時大資料支援,實現農業精准植保,

保障農產品全生命週期安全,提效增收,助推農業供給側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