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退休老廳長著書解讀《論語》稱“就是寫給當官的看的”

劉家望

被劉家望寫滿了讀書筆記的《論語》。

《修己安人——我讀》封面。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秦芳 實習生 姜辰 長沙報導

採訪劉家望,是因為他寫了一本解讀《論語》的書——《修己安人——我讀》。

本打算以“劉老先生”來稱呼他,

但見到他本人的那一瞬間決定改口——他給人的感覺太不像“老”先生了!聽見來訪者從電梯出來,劉家望先生走到門口,將我們迎進他的辦公室。眼前的他,瘦削卻不失硬朗,熱情而不失莊重,步履穩健,語速不緊不慢,吐字清晰,看起來頂多六十歲。

但1947年出生的他,的確已經七十歲了。

讀過《修己安人——我讀》中劉家望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子喻于義,

小人喻於利”等孔子經典語錄的解讀,記者說:“領導幹部們真該看看您這本書!”

劉家望笑著說:“我就是寫給當官的看的!”

“外科醫師”被選去當縣委組織部長

實際上,劉家望自己曾經就是“當官的”。書的封皮上,他個人簡介的第一項是“外科醫師”,但他還當過縣委書記,退休時的職務,是湖南省衛生廳黨組書記、廳長。不過,他又是一位非典型官員。

劉家望是“文革”前最後一屆高考考進的大學生。

畢業時,趕上“四個面向”,他被分配到時屬湘西自治州的桑植縣下面的一個鄉鎮,當衛生員。那四年衛生院工作期間,無論白天黑夜,颳風下雨,他幾乎每天都得翻山越嶺往百姓家裡跑。

後來,劉家望又在桑植縣人民醫院工作了12年,當“外科醫師”。那時候沒有加班費,憑著一腔熱情,他常常晚上做了兩三台手術,白天照常上班。

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後,國家提出對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1983年,組織上決定讓當時擔任醫院院長職務的劉家望去當副縣長,不料到了醫院考察,院裡上上下下都說,“不用考察,他根本不會去。他對做官毫無興趣,一天到晚就只知道開刀。二是他們對你下達的任務有不同的看法,那你應該去調查研究,聽聽他們的意見,自己搞明白,然後好好地溝通,讓他們明白“做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首先要看孔子對老百姓的態度究竟是怎樣的。

”他一口氣舉了多個例子來說明孔子一貫是仁義愛民,絕不會有“不可使知之”的愚民而役的言語的:

“孔子對學生講‘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在千乘大國裡,舉事要慎重敬重,使用百姓是要講時間的,比如在農村裡農忙的時候,就不能差使他們去修公路。

“還有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孔子說,首先你要敬老百姓,在老百姓面前很莊重,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老百姓很慈愛,他們就會忠於你;對他們好的地方要進行表揚宣揚,他們不會做的地方要教他們去做。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孔子說如果你把老百姓拿去當兵打仗,而不進行軍事訓練,那就是把老百姓當炮灰,是‘棄之’,這裡說明孔夫子是很重視百姓的。

“還有一句,他和冉有路過衛國,孔子說這裡老百姓很多,冉有就問多了怎麼辦,孔子說“富之”,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起來之後怎麼辦,孔子說“教之”,說明他重視對百姓的教育。

“還有‘養民以惠,使民以義’‘使民以敬’‘使民如承大祭’等等一系列言語,都說明孔子對使用老百姓是懷著敬重、感恩,很慎重很愛護的態度的,不可能是‘不可使知之’。”

在《修己安人——我讀》一書中,劉家望在解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克己復禮”等孔子經典語錄時,都為孔子作了“辯護”。

“真理向前邁一步就成了謬誤”

儘管一心要為孔子“洗白冤情”,但在劉家望的書中,孔子也有“不對”的時候。還有的時候,他更願意按照自己理想的境界去解讀孔子。

比如,對孔子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之後補充的那句“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劉家望就評價,“這句話是不對的,‘真理向前邁一步就成了謬誤’。”

劉家望解讀道:本來“性相近、習相遠”的確有普遍的真理性,上知與下愚不移,卻不儘然。孔子的意思,只有上等的天資特別高的人和下等的愚人不會因後天的教習而改變。實際上不然,上知也必須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才,至於智障的愚人,也應有特殊的技能教育,不能歧視。

再比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這一句。

劉家望的解讀是:孔子經常用君子小人對照說事,大多符合實際,也有道理。但是,實際上小人關心的事情,君子也應關心。要知小人心思,才明君子道義,否則就五穀不分,不食人間煙火。……人們的實際利益,永遠應該關心,政治說到底是如何協調分配社會人群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的利益。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孔子又一次拿君子小人對比著說事。對於這一句,劉家望的解讀是:

孔子主張的是義為大,義在先。這是高尚的價值觀、義利觀,什麼時代都應該崇尚和踐行。但是利,人之所欲,正當的個人利益的獲得是個人的權利,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不要輕率地指責是“小人喻於利”,處於上位的君子應時刻記住孔學的精髓是“仁”,仁就是關心人,關心人當然首先要關心人的切身利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有利益要想到別人,這是君子喻于義的真諦,不然就是拿大旗招搖,一方面指責小百姓只知道利益,另一方面自己苟苟營私、謀權謀利、謀富謀貴、貪得無厭,這樣的“君子”還真不少……

對話

劉家望:沒有傳統文化的基礎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

時刻新聞記者: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倫理綱常,強調的是一種等級制,要怎樣去調和它們與現代主流價值觀之間的矛盾?

劉家望:這句話要去看它的背景,看原文是怎麼講的。孔子說這句話時剛剛出道,他到了齊國,齊景公問他如何執政,孔子就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就說,講的好,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吃得到嗎?

這是孔子設計和提倡的社會政治倫理和人倫綱常,是禮的規範,也是仁的要求。要結束禮崩樂壞的局面,必須從整頓規範綱常開始,應該是正確的,切中當時各諸侯國包括齊國的時弊。而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權利也有義務規定,是雙向的,並不是強調單方面的絕對服從,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等等。

後來被誤讀,是因為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出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是具有片面性的,講究單向的絕對服從,為封建統治者服務,不是孔子的原意。

一個有序的社會,自君王至平民都應各安其位、各守其德、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因此我以為孔子的提倡是正確的,即使到現在也不失其積極意義,只要正確理解。

時刻新聞記者: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傳統文化將發揮的作用及其前景,你持怎樣一種態度?

劉家望: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1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對我們做好這件事是有綱領性指導的。

不管是党的建設、全民道德建設、經濟建設也好,都和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是有關係的。文化自信是基礎性的自信,因為不管是道路建設,還是制度建設、理論建設,都是植根於中國的這片土地之上,植根於中國土地就植根于我們的文明。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中國傳統文化的脈絡,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沒有文化自信就丟掉了魂,總覺得國外的好。

另一方面,我們搞民主建設、法制建設、道德建設,最基礎的東西還是全民的素質建設,這就靠道德教育。道德說到底就是怎樣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樣律己,講到道德教育,我們的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優勢,是其他任何文化不能比的。

則勸。’孔子說,首先你要敬老百姓,在老百姓面前很莊重,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老百姓很慈愛,他們就會忠於你;對他們好的地方要進行表揚宣揚,他們不會做的地方要教他們去做。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孔子說如果你把老百姓拿去當兵打仗,而不進行軍事訓練,那就是把老百姓當炮灰,是‘棄之’,這裡說明孔夫子是很重視百姓的。

“還有一句,他和冉有路過衛國,孔子說這裡老百姓很多,冉有就問多了怎麼辦,孔子說“富之”,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起來之後怎麼辦,孔子說“教之”,說明他重視對百姓的教育。

“還有‘養民以惠,使民以義’‘使民以敬’‘使民如承大祭’等等一系列言語,都說明孔子對使用老百姓是懷著敬重、感恩,很慎重很愛護的態度的,不可能是‘不可使知之’。”

在《修己安人——我讀》一書中,劉家望在解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克己復禮”等孔子經典語錄時,都為孔子作了“辯護”。

“真理向前邁一步就成了謬誤”

儘管一心要為孔子“洗白冤情”,但在劉家望的書中,孔子也有“不對”的時候。還有的時候,他更願意按照自己理想的境界去解讀孔子。

比如,對孔子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之後補充的那句“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劉家望就評價,“這句話是不對的,‘真理向前邁一步就成了謬誤’。”

劉家望解讀道:本來“性相近、習相遠”的確有普遍的真理性,上知與下愚不移,卻不儘然。孔子的意思,只有上等的天資特別高的人和下等的愚人不會因後天的教習而改變。實際上不然,上知也必須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才,至於智障的愚人,也應有特殊的技能教育,不能歧視。

再比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這一句。

劉家望的解讀是:孔子經常用君子小人對照說事,大多符合實際,也有道理。但是,實際上小人關心的事情,君子也應關心。要知小人心思,才明君子道義,否則就五穀不分,不食人間煙火。……人們的實際利益,永遠應該關心,政治說到底是如何協調分配社會人群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的利益。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孔子又一次拿君子小人對比著說事。對於這一句,劉家望的解讀是:

孔子主張的是義為大,義在先。這是高尚的價值觀、義利觀,什麼時代都應該崇尚和踐行。但是利,人之所欲,正當的個人利益的獲得是個人的權利,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不要輕率地指責是“小人喻於利”,處於上位的君子應時刻記住孔學的精髓是“仁”,仁就是關心人,關心人當然首先要關心人的切身利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有利益要想到別人,這是君子喻于義的真諦,不然就是拿大旗招搖,一方面指責小百姓只知道利益,另一方面自己苟苟營私、謀權謀利、謀富謀貴、貪得無厭,這樣的“君子”還真不少……

對話

劉家望:沒有傳統文化的基礎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

時刻新聞記者: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倫理綱常,強調的是一種等級制,要怎樣去調和它們與現代主流價值觀之間的矛盾?

劉家望:這句話要去看它的背景,看原文是怎麼講的。孔子說這句話時剛剛出道,他到了齊國,齊景公問他如何執政,孔子就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就說,講的好,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吃得到嗎?

這是孔子設計和提倡的社會政治倫理和人倫綱常,是禮的規範,也是仁的要求。要結束禮崩樂壞的局面,必須從整頓規範綱常開始,應該是正確的,切中當時各諸侯國包括齊國的時弊。而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權利也有義務規定,是雙向的,並不是強調單方面的絕對服從,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等等。

後來被誤讀,是因為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出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是具有片面性的,講究單向的絕對服從,為封建統治者服務,不是孔子的原意。

一個有序的社會,自君王至平民都應各安其位、各守其德、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因此我以為孔子的提倡是正確的,即使到現在也不失其積極意義,只要正確理解。

時刻新聞記者: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傳統文化將發揮的作用及其前景,你持怎樣一種態度?

劉家望: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1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對我們做好這件事是有綱領性指導的。

不管是党的建設、全民道德建設、經濟建設也好,都和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是有關係的。文化自信是基礎性的自信,因為不管是道路建設,還是制度建設、理論建設,都是植根於中國的這片土地之上,植根於中國土地就植根于我們的文明。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中國傳統文化的脈絡,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沒有文化自信就丟掉了魂,總覺得國外的好。

另一方面,我們搞民主建設、法制建設、道德建設,最基礎的東西還是全民的素質建設,這就靠道德教育。道德說到底就是怎樣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樣律己,講到道德教育,我們的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優勢,是其他任何文化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