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論壇」創新潛藏無限可能

春光不老,創新常新。“在全球化競爭中,唯有創新才是制勝的利器”“如果沒有技術創新,我國航空工業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好成績”“只有大家都有創新創業的熱情,這個國家才會成為一個創新的國家”……今年全國兩會,

創新再次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高頻詞彙。

在創新的語境裡,這個國家這個世界真的是一日千里。僅僅是幾年前,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等還只是挺“潮”的概念,而今已開始大規模走向應用。隨著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向前推進,中國天眼、量子衛星、中國超算等成為代表委員們議論的高頻話題。兩會上有關創新議題的變化,見證了國家的快速發展,

也揭示著更深刻的時代內涵。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今天,創新成為時代的呼喚、發展的急需。而在創新的廣泛滲透和全面帶動下,幾乎所有領域也都正在發生著以綠色、智慧等為特徵的技術革命。

創新如同一片探不到底、望不到邊的藍海,潛藏著無限可能。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中國人只有以時不我待的精氣神加快行動、奮力超越,才能將分散的創新孤島連接成發展的新大陸,最終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角色轉換。

通過創新打開新局面、形成新氣象,需要博採眾長、融會貫通的智慧,更要有自信、自主的氣質。被譽為中國航太“總總師”的任新民,

一輩子專注于為國家修一條“通天路”。他深知,順著別人的路徑,永遠留不下自己的印跡;只有相信自己、豁得出去,才能摸索出原創的技術路線,闖出一條屬於自己、最適合自己的創新之路。

“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類的一種本性,它使人嚮往、激動和年輕。

”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趙忠賢院士,雖已年逾古稀,但只要不外出、不生病,總要到位於中科院物理所院內的辦公室上班。對於他而言,科研不只是“飯碗”,更是自己的興趣所在;科技創新不只關乎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在創新的疆域,只顧低著頭趕路不行,還要抬頭看看星空。如果完全以實用、功利的心態搞創新,也許體味到的只有汗水的苦澀,卻難以行之久遠。而那些態度超然的人,
不僅會在創新中找到純粹的快樂,也往往能收穫更高的成就。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搭建橋樑、打通梗阻,整合各方力量、握指成拳,通過深化改革破除影響創新的一切桎梏,激發所有人對創新的嚮往,創新驅動的引擎必將更加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