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茶梗:別嫌棄,有我茶才更有味

俗話說,好茶和笑話一樣,都是有梗的。

茶葉中含有梗是很正常,也有益的事。茶湯之所以內含物質豐富,離不開茶梗的作用。

對綠茶來說,一般都是採摘嫩葉,嫩葉中也包含嫩葉梗。

如果片面追求芽頭勻整帶來的美觀,泡出來的茶湯容易滋味寡淡。殊不知,茶梗對茶葉製作和泡出的口感品質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適當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濃的茶葉

明朝屠隆《茶箋》載:“採茶不必太細,細則芽初萌而味欠足;不必太青,青則茶已老而味欠嫩;須穀雨前後,

覓成葉帶微綠而園且厚老為尚。”成熟之葉儘管有些苦澀成分,但整枝內含成分並不比幼嫩的一芽一二葉低,且根據茶學專家的研究,採摘的嫩莖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主要是茶氨酸)、香氣物質、茶多糖,其含量遠大於茶葉中的含量。

茶葉中的氨基酸是一種重要的滋味物質,在茶湯中起著鮮、甜滋味的主體和調合作用,同時對茶葉香氣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

嫩梗中的氨基酸含量比芽葉多的多,特別是其中的茶氨酸,嫩梗的含量比芽葉高1-3倍。這主要是由於茶氨酸在根部合成,

經木質部輸送到地上部分之後,一部分產生谷氨酸參與茶樹氮代謝,另一部分在新梢中積累,所以嫩梗中氨基酸(特別是茶氨酸)含量高。

莖梗中的維管束是養分和香氣的主要輸導組織,所含物質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葉在加工過程中,

香氣從梗中隨水分蒸發轉移到葉中。

茶梗中含有相當數量的香氣物質,茶葉香氣由第一葉至第三葉逐漸下降,而茶梗的香氣最高。茶葉香氣物質主要在茶梗和嫩葉的主脈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於嫩葉。

所以,要有適當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濃的茶葉。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梗的雨前茶會比較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