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夜變天!人民幣跌逾200點,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資料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日報價6.5207,貶值至2017年12月29日以來最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降239點,降幅創2017年9月12日以來最大。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4968。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報6.5207,

夜盤收盤報6.5285。

人民幣匯率為何急轉“掉頭”直下?

市場一直在找原因,為什麼人民幣的連續升值會戛然而止呢,彭博社報導,說央行近期通知部分中間價報價行,對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的逆週期因數進行調整。調整後,相當於不進行逆週期調節。

什麼叫逆週期因數,這個東西相當神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去年5月份,央行加入的逆週期因數,主要為了對沖市場情緒。加入這個因數後,人民幣就單邊升值。從5月份的6.88升值到了9月份的最低點6.48,升值幅度達到6%。甚至大家在盤點匯率變化的時候,

都提到了人民幣升值的2大因素,第一個就是逆週期因數,第二才是美元疲軟,所以可以想見,逆週期因數這個政策一定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具體而言,在計算“逆週期因數”時,可先從上一日收盤價較中間價的波幅中剔除一籃子貨幣變動的影響,由此得到主要反映市場供求的匯率變化,再通過逆週期係數調整得到“逆週期因數”。

至於“逆週期因數”的透明度,央行在《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介紹,

“逆週期因數”計算過程中涉及的全部資料,或取自市場公開信息,或由各報價行自行決定,不受協力廠商干預。

逆週期因數被暫時停用後,意味著人民幣中間價將回到參考即期收盤價和一籃子貨幣調節的軌道。

人民幣“路在何方”?

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的常務理事、中國外匯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分析表示,一方面,近期人民幣升值過快,

這次的“急跌”表明人民幣匯率在技術上需要修復;另一方面,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走勢在本週一已經開始往上走,因此,美元反彈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華創證券則認為,近期人民幣走勢和2017年3季度頗為相似,但當時人民幣兌美元和一籃子貨幣的雙升值指向的是貶值預期和資本外流的反轉,

與市場走勢形成正回饋,而近期人民幣走強主要由弱勢美元的外力驅動,可持續性較弱,隨著1月聯儲議息會議的臨近,預計美元將階段性走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將再次貶值。

更多消息,前往豐登街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