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的前任,是鏡子——看《前任3》學點戀愛心理學

[前任3]剛上映時,我有點邪惡地想:

這個名字,這種題材,是指望觀眾帶著現任看“前任”呢,還是覺得他們會帶個前任來“好夢一日遊”?還是單身狗願意跑這兒來受虐?

肯定沒人看——我掐指一算。

結果,今天13億了。

看完才知道,電影關於戀人情態、戀愛心理的小九九,還挺真切。

我愛你,因為我們相似

對於[前任3],評論最多是:戀愛狀態的真實代入感。

很多人看完大呼:這不就是兩年前的我嗎?

其實,除了“紫霞離開至尊寶後,至尊寶才能真正成長為孫悟空”,“我的使命就是陪伴,她的使命就是讓我成長。”這些明晃晃的金句之外,電影關於戀人狀態、戀愛心理的小九九,到處都是:

比如,余飛和丁點情史豐富,對前任欲拒還迎,嘖嘖,真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難怪餘飛感歎:她(丁點)不就是女版餘飛?

▲後來倆人“借著了斷的名,撒著思念的嬌”,以皆大歡喜的性☆禁☆福結局收場

▲再比如,孟雲跟林佳分手,因為“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不會說挽留”;

一個看微信發呆,不回復,一個默默寄藥,不露面——那個互虐啊,你別說,還挺默契!

現實中就這樣啊!你總會找一個跟你相似的人。

心理學中的鏡像迷戀

遍地飛的雞湯“找一個三觀契合的人”,其實很科學。

心理學上說,6—18個月的嬰兒處於鏡像階段:

開始,

孩子被抱到鏡前,還不知道鏡子裡的人是自己(“這是什麼東東……不管他”);後來,他發現自己做什麼,鏡子裡的人都跟著做,才慢慢知道:“啊,那是我!”

之後,孩子會對自己的鏡像終身迷戀——是的,終身。

別問我,心理學家怎麼知道嬰兒的想法。

很多偉大理論都是常人不能理解,也無法精確具體測試:黑洞長啥樣?霍金也不知道;萬有引力在牛頓那個時代只是個憑空猜想,但它們都有一定現實支撐。

精神分析也一樣。

歷史中的鏡像迷戀

人類迷戀鏡像中的自己——在心理學家發現這個秘密之前,古人早就知道了。

據希臘神話記載:

河神的兒子——那喀索斯,生得俊美倜儻,還愛好在樹林裡打獵,(妥妥高富帥)惹得樹林裡的仙女兒們心旌搖盪,而那喀索斯誰都看不上。

▲長到16歲這天,那喀索斯在湖邊喝水時驚了:這誰呀,太美了

他剛要擁抱,那人就起漣漪,消失了。他又捨不得離開,就守在水邊,不摸、不抱、不吻,終年如此,最後憔悴而死。

那喀索斯死後化身水仙花,佇立水中。(英文中,Narcissus(那喀索斯)兼有水仙花,自戀者的意思。)

385年前,柏拉圖寫《會飲篇》討論愛情的本質是什麼,講到:

▲從前人跟現在不一樣,從前人身體是圓形,有四隻手、四隻腳、兩張臉

後來人類被劈成兩截,每個人就是兩手、兩腳、一臉,但這半個人總覺得彆扭,於是總在尋找,跟他一樣的另一半,獲得完整感。

那種對於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愛情,你在戀人的眼光中,看到完整、完美的自己。

鏡像迷戀,眾生相

《紅樓夢》中,絕色佳人尤三姐雖說見慣了風月場,卻為一面之緣的柳湘蓮吃齋念佛,閉門不出,苦等五年。

後來,聽說了三姐壞名聲,柳湘蓮要悔婚。三姐橫劍一刎,柳郎這才認清:“原來是這樣標緻人兒,又這等剛烈!”

末了,冷二郎剃髮,遁了空門。

▲同樣的剛烈、決絕讓兩人香消玉殞、遁入空門——相似讓他們看到彼此,相似也讓他們註定分離

[情書],兩個藤井樹的戀情其實一開始就註定了。

▲老師點名——藤井樹,兩人同時應答,確認了彼此存在:那個和我同名的人

那個跟你一樣的人——這種對於鏡中我的迷戀,不僅限於異性之間。

▲[七月與安生]海報中七月、安生關係曖昧:既相互分離,又互為一體,正驗證了電影主題:兩人互為鏡像,彼此映照,相互成全

▲[霸王別姬]裡,程蝶衣為師兄化妝,他想跟霸王唱一輩子,因為只有在霸王眼裡,他程蝶衣才能是虞姬

甚至於,伯牙斷琴的惺惺相惜也算是一種顧影自憐。

打破鏡像與自我成長

顧影自憐,聽起來就是煢煢孑立,有點悲觀。

而打破迷戀鏡中的我,只能是破除鏡中幻像——這是成長的開始。

孩子只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才能不再迷戀鏡中的自己,成長為成人。

[情書]中的博子,見到女藤井樹,才死了心:他(丈夫/男藤井樹)愛的不是我。

▲影片結尾,博子在雪山呼喚:你好嗎?算是完成了告別/哀悼儀式

▲[前任3]中,孟雲從跟酷似自己的前任那兒畢業,接受了家世、年齡、性格截然相反的王梓

雖然失去了林佳,但他明白了:她(林佳)的存在,就是讓我成長。

▲從前人跟現在不一樣,從前人身體是圓形,有四隻手、四隻腳、兩張臉

後來人類被劈成兩截,每個人就是兩手、兩腳、一臉,但這半個人總覺得彆扭,於是總在尋找,跟他一樣的另一半,獲得完整感。

那種對於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愛情,你在戀人的眼光中,看到完整、完美的自己。

鏡像迷戀,眾生相

《紅樓夢》中,絕色佳人尤三姐雖說見慣了風月場,卻為一面之緣的柳湘蓮吃齋念佛,閉門不出,苦等五年。

後來,聽說了三姐壞名聲,柳湘蓮要悔婚。三姐橫劍一刎,柳郎這才認清:“原來是這樣標緻人兒,又這等剛烈!”

末了,冷二郎剃髮,遁了空門。

▲同樣的剛烈、決絕讓兩人香消玉殞、遁入空門——相似讓他們看到彼此,相似也讓他們註定分離

[情書],兩個藤井樹的戀情其實一開始就註定了。

▲老師點名——藤井樹,兩人同時應答,確認了彼此存在:那個和我同名的人

那個跟你一樣的人——這種對於鏡中我的迷戀,不僅限於異性之間。

▲[七月與安生]海報中七月、安生關係曖昧:既相互分離,又互為一體,正驗證了電影主題:兩人互為鏡像,彼此映照,相互成全

▲[霸王別姬]裡,程蝶衣為師兄化妝,他想跟霸王唱一輩子,因為只有在霸王眼裡,他程蝶衣才能是虞姬

甚至於,伯牙斷琴的惺惺相惜也算是一種顧影自憐。

打破鏡像與自我成長

顧影自憐,聽起來就是煢煢孑立,有點悲觀。

而打破迷戀鏡中的我,只能是破除鏡中幻像——這是成長的開始。

孩子只能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才能不再迷戀鏡中的自己,成長為成人。

[情書]中的博子,見到女藤井樹,才死了心:他(丈夫/男藤井樹)愛的不是我。

▲影片結尾,博子在雪山呼喚:你好嗎?算是完成了告別/哀悼儀式

▲[前任3]中,孟雲從跟酷似自己的前任那兒畢業,接受了家世、年齡、性格截然相反的王梓

雖然失去了林佳,但他明白了:她(林佳)的存在,就是讓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