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過完年後,農村將有七大“愁事”,幾乎每個農民都要“面臨”

眾所周知,農曆新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圓和幸福,如今,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許多在家的農民已經開始置辦年貨了,而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陸陸續續開始返鄉了。

無論是在家種地的還是外出打工的農民,過年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節日,每一個農民都有迎接新的一年的希望。過年容易,但過完年之後,農民朋友還要面臨一些“愁事”,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數。

一,為孩子上學發愁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走向城市,

尋找工作,在工作的同時,為了不讓孩子的教育受到影響,很多人就把孩子也帶到了城裡上學,而村裡的學生少了,老師也隨著少了,但是那些依舊留在農村上學的孩子,就會面臨沒有老師教學的尷尬處境,而孩子上學的問題,也就成為了農民心中的一塊心病。

二,為老人養老發愁

農村老齡化的水準高於城鎮,再加上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出,

導致了農村老年人“留守”等問題,農村養老問題就變得十分棘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壓力較大,老而無休,二是日常生活照料缺失,老而無安,三是精神慰藉、情感需求缺乏,老而無歡,所以農村養老的問題,也是很多人發愁的一件事。

三,為地裡收成發愁

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說,

經濟來源一般都是靠種植農作物,農產品收成好的話,不僅能夠自給自足,還能賺一小筆錢。可是農產品收成不好,不僅賺不到錢,生活也會受到影響,再加上最近幾年,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導致了很多農民朋友都在為種地而發愁。

四,為兒子結婚發愁

結婚,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大家都知道以前結婚很簡單,只要兩個人有感情,其他事情都是小事,可是現在不同了,彩禮、辦酒席,房子,車子,日漸攀升的結婚費用,不僅年輕人倍感壓力,父母也跟著發愁,畢竟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全給用在兒子婚姻上還不一定夠。

五,為生病看病發愁

相信每個農民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以前生病了,小病不想看,大病看不起。甚至很多人得了病都不去看,實在不行了就四處借錢去看病。很多人因為看病弄得更加貧窮,但是現在有了新農合,能給農民朋友報銷不少錢,不過隨著醫藥成本的增加,藥品也越來越貴,看病依然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六,為打工收入發愁

農民進城務工,最直接的目的,往往就是掙錢養家糊口,如果城市的收入不比在家務農要高,大多數農民是不會外出的,既然選擇外出打工,這些農民發愁的事情,不是累不累,而是能不能找到工作,自己的工資能不能得到保障。

七,為人情壓力發愁

在農村,必要的人情消費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的,能促進大家的情感溝通,互相瞭解,可是個別農村地區,人情風氣漸漸變了味,成為了人們攀比、炫富、的“工具”,農村又是一個重視人情味的地方,在送禮這件事上誰也不願意落後,再沒有錢,也要咬牙把禮給送了,人情壓力越來越大,也是農民十分發愁的一件事。

最直接的目的,往往就是掙錢養家糊口,如果城市的收入不比在家務農要高,大多數農民是不會外出的,既然選擇外出打工,這些農民發愁的事情,不是累不累,而是能不能找到工作,自己的工資能不能得到保障。

七,為人情壓力發愁

在農村,必要的人情消費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的,能促進大家的情感溝通,互相瞭解,可是個別農村地區,人情風氣漸漸變了味,成為了人們攀比、炫富、的“工具”,農村又是一個重視人情味的地方,在送禮這件事上誰也不願意落後,再沒有錢,也要咬牙把禮給送了,人情壓力越來越大,也是農民十分發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