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統媒體不行了,新媒體就行麼?靠廣告還是“換湯不換藥”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開始,大量紙媒就開始了倒閉風潮,《東方早報》、《天天新報》、《河南青年報》、《京華時報》這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媒體名稱等都已經停刊成為歷史。

對於傳統媒體的出路,

騰訊網總編輯王永治甚至認為:報紙除了倒閉沒有別的出路,多數媒體人將在2017到2018年下崗。到2018年很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紙媒將會“關停並轉”。

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電視臺和電臺)由於內容承載形式的高成本、內容生產流程的低效率、閱讀用戶的急劇下降,

被“倒閉”是大勢所趨,與其說是被互聯網和新媒體倒逼,還不如說是被自己所逼。

畢竟,之前傳統媒體的日子太好過了,發個稿子,搞搞關係,廣告費就輕鬆到手,資訊獲取方式的稀缺,話語權的相對壟斷,讓傳統媒體人曾經風光一時,那個時候的網路媒體,被戲稱為“網路搬運工”,畢竟,當時主要的資訊來源還是來源於傳統媒體。

傳統媒體死在了運營體制和機制上,融合只是個偽命題。

但是,好景並不長久,互聯網媒體的崛起和手機新媒體時代很快來臨,好日子到頭了,裁員、離職潮在曾經的“無冕之王”身上上演,非常有戲劇性。

無論怎麼轉型,傳統媒體的運營模式,註定了落後必然會被淘汰,其實,從資源角度來說,傳統媒體接觸資源是要比其他媒體形式要更深入,關係也是更緊密的。只可惜,傳統媒體們並沒有有效地轉化好這樣的資源。

我在接受西安廣播電臺採訪的時候,也曾經說過,擁有強大採編隊伍的電視臺、報紙等傳統媒體結合新媒體搞的“融媒體”實際上是非常有搞頭的,但是如果不採取新的運營機制,包括用人、考核上的創新和突破,就還只能是停留在口頭上,所謂的“融合”也只是個偽命題。

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們看到傳統媒體們還在為一篇稿子的內部考核而斤斤計較,新媒體們早已經奔在前方搶錢搶糧搶娘們了。

傳統媒體不行了,新媒體就一定行麼?

答案是,不一定。

大量資本的進入,內容聚合平臺的競爭也開始進入跑馬圈地的階段,助推新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崛起,使得2017年成為內容創業的關鍵一年。

用戶的碎片化需求,也決定了新媒體的碎片化,

你越是小眾化的定位,越容易成功,也更容易給合作夥伴和客戶帶來實際的效果,如果還是像原來傳統媒體一樣大而全的定位,反而死的很快。

內容生產流程的簡化和生產成本的降低,並不一定能夠帶來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客戶對於效果的要求更是比起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加上企業自媒體的運營更加受到重視,要想單純從協力廠商的宣傳推廣要到錢,已經比起以前越來越難了,新媒體們的“新”比起傳統媒體來,如果還是單純靠廣告收入的話,仍然是“換湯不換藥”。

所以,更多的新媒體和自媒體開始幹起了電商,或者和線下、實體結合去做一些事情,畢竟,只靠廣告費掙錢,實在是長久不了,不能給客戶帶來價值的新媒體們其實還是耍流氓。

所以,如果單純以“媒體”二字而論的話,只能說是越來越難,將來真正的“新媒體”,不光是新的內容承載形式,而是在內容運營,商業模式上的全面革新。

而這個命題,無論對於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們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

客戶對於效果的要求更是比起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加上企業自媒體的運營更加受到重視,要想單純從協力廠商的宣傳推廣要到錢,已經比起以前越來越難了,新媒體們的“新”比起傳統媒體來,如果還是單純靠廣告收入的話,仍然是“換湯不換藥”。

所以,更多的新媒體和自媒體開始幹起了電商,或者和線下、實體結合去做一些事情,畢竟,只靠廣告費掙錢,實在是長久不了,不能給客戶帶來價值的新媒體們其實還是耍流氓。

所以,如果單純以“媒體”二字而論的話,只能說是越來越難,將來真正的“新媒體”,不光是新的內容承載形式,而是在內容運營,商業模式上的全面革新。

而這個命題,無論對於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們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