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插一抹‘氣質’在空間

插一抹氣質在空間。

居室裡

是否靈動靜雅

空間裡

是否出塵絕豔

與是否有一隻花瓶

有一枝插花

有著莫大的關係

桌案上的花草

不是花草

而是一個空間的精神

是一個環境的靈魂

一隻瓶

一藤枝

一插花

可讓面目可憎的案頭

有了詩意

讓靈魂可憎的花幾

有了氣質

居室空間

不在花團錦簇

而是流落出氣質的清雅

案上觀雲 『文房花草』

軒室之雅。

書房,必是安靜清雅的所在,是一處遠離喧囂與爭吵的軒室或齋房,是內觀的清雅所在,

是一個靜空間。書房有書有畫,有窗有院,有花有鳥……可以紅袖添香,可以手談夜遊,也可修身養性。

書房是形而上的玄妙之地,又是實實在在的學習室。書房裡總要有張桌案,不拘大小能放得下筆墨紙硯、案頭清供就行。

如若覺得單調枯寂,放一隻梅瓶,

插一束帶花帶果的枝椏,馬上就“活了起來”,就像軀體有了靈魂,不再面目可憎……。

■“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鬥一,水中丞一,銅石鎮紙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滾凳一,床頭小幾一,上置古銅花尊,或哥窯定瓶一,

花時則插花盈瓶,以集香氣,閒時置蒲石於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爐一,用燒印篆清香。冬置暖硯爐上。壁間掛古琴一,中置幾,如吳中雲林幾式最佳。壁間懸畫一,書室中畫惟二品,山水為上,花木次,鳥獸人物不與也。”

這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裡描述的書齋陳設,雖有些繁瑣,卻讓我們看到了一間舒適古雅的古代書齋的大概。

從《長物志》中看文人書齋陳設。

《長物志》一書完成於崇禎七年,

全書十二卷,分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十二類。凡園之營造、物之選用擺放,纖悉畢具;所言收藏賞鑒諸法,亦具有條理。

■『位置之法,煩簡不同,寒暑各異,高堂廣榭,曲房奧室,各有所宜,即如圖書鼎彝之屬,

亦須安設得所,方如圖畫,雲林清秘,高梧古石中,僅一幾一榻,令人想見其風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韻士所居,入門便有一種髙雅絶俗之趣,若使前堂養雞牧豕,而後庭侈言澆花洗石,政不如凝塵滿案,環堵四壁,猶有一種蕭寂氣味耳。』

■『懸畫宜高,齋中僅可置一軸於上,若懸兩壁及左右對列,最俗。長畫可掛高壁,不可用挨畫竹曲掛。堂中宜掛大幅橫披,齋中宜小景花鳥;若單條、扇面、斗方、掛屏之類,俱不雅觀。畫不對景,其言亦謬。』

■『金生於山,珠產於淵,取之不窮,猶為天下所珍惜。況書畫在宇宙,歲月既久,名人藝士,不能複生,可不珍秘寶愛?一入俗子之手,動見勞辱,卷舒失所,操揉燥裂,真書畫之厄也。故有收藏而未能識鑒,識鑒而不善閱玩,閱玩而不能裝褫,裝褫而不能銓次,皆非能真蓄書畫者。』

文人寄情于花草。

花有情,草有性,文人有雅興。托草木之情操以詠志,借風霜之酷寓人情,是最為合適不過的了。既可得四季之美,又可做詩詞書畫之由,何樂而不養之?文房裡的花草不是花草,是精神,是氣質,是文人骨子裡的那股“勁”。

對於文人來說,案頭花草的裝飾可不僅僅是那些“品性高潔”的蒲、蘭之類,不同地域的文人還各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江南人酷愛碗蓮,沈複在《浮生六記》裡寫培育碗蓮,“以老蓬子磨薄兩頭,入蛋殼使雞翼之,俟雛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門冬十分之二,搞爛拌勻,植於小器中,灌以河水,曬以朝陽,花發大如酒杯,縮縮如碗口,亭亭可愛。”雞蛋殼是文人的一個奇思妙想,許是為了取母雞孵蛋的溫度,也許是為了將俗物染上風雅的情趣。

碗蓮

養花、插花之用器。

欲學花藝,不可不知瓶制。中國插花藝術歷史久遠,但直到晚明張謙德的《瓶花譜》和袁弘道的《瓶史》才算有插花理論問世。後者之書影響深遠,清初便已譯為日文。日本如今插花“宏道流”,就是受《瓶史》影響的流派。

《瓶史》中的一節“論花器”,即鮮明指出“養花,瓶亦須精良”。即指出插花除了選擇好花材,對於花器的搭配也不可不察,否則就像把楊貴妃、趙飛燕這樣的美人安置在簡陋茅屋中,是非常不當的做法。

文人插花別有情趣,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除琴棋書畫外,又形成插花、掛畫、點茶和焚香的“生活四藝”,撰寫出不少插花詩作。

■袁弘道如是說:嘗見江南人家所藏舊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謂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窯,細媚滋潤,皆花神之精舍也。大抵齋瓶宜矮而小,銅器如花觚、銅觶、尊罍、方漢壺、素溫壺、匾壺,窯器如紙槌、鵝頸、茄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須形制短小者,方入清供。

花器,即用以養花、插花的器皿,其種類較多,當今更為多樣,只要可以用於養花、插花的道具,即可歸為花器類。有花瓶、盆缽、花籃、花盤、吊籃、花插等等。從材質上看,有古銅器、瓷器、陶器、竹木器、玉石器、玻璃器等等。

文人養花或插花,以雅致為優,因此並不講求豪華富麗,而是選擇古質淡雅。比如四君子類、菖蒲類、時令花卉等等,用以裝飾文房,多數花卉,香氣芬芳之外,還可以點綴文房的清雅氛圍。

瓶盆清賞。

花事作為古人燕閑清賞之雅好,離不開花器。

但對花器使用之細節,卻鮮有人關注。

■『懸畫宜高,齋中僅可置一軸於上,若懸兩壁及左右對列,最俗。長畫可掛高壁,不可用挨畫竹曲掛。堂中宜掛大幅橫披,齋中宜小景花鳥;若單條、扇面、斗方、掛屏之類,俱不雅觀。畫不對景,其言亦謬。』

■『金生於山,珠產於淵,取之不窮,猶為天下所珍惜。況書畫在宇宙,歲月既久,名人藝士,不能複生,可不珍秘寶愛?一入俗子之手,動見勞辱,卷舒失所,操揉燥裂,真書畫之厄也。故有收藏而未能識鑒,識鑒而不善閱玩,閱玩而不能裝褫,裝褫而不能銓次,皆非能真蓄書畫者。』

文人寄情于花草。

花有情,草有性,文人有雅興。托草木之情操以詠志,借風霜之酷寓人情,是最為合適不過的了。既可得四季之美,又可做詩詞書畫之由,何樂而不養之?文房裡的花草不是花草,是精神,是氣質,是文人骨子裡的那股“勁”。

對於文人來說,案頭花草的裝飾可不僅僅是那些“品性高潔”的蒲、蘭之類,不同地域的文人還各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江南人酷愛碗蓮,沈複在《浮生六記》裡寫培育碗蓮,“以老蓬子磨薄兩頭,入蛋殼使雞翼之,俟雛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門冬十分之二,搞爛拌勻,植於小器中,灌以河水,曬以朝陽,花發大如酒杯,縮縮如碗口,亭亭可愛。”雞蛋殼是文人的一個奇思妙想,許是為了取母雞孵蛋的溫度,也許是為了將俗物染上風雅的情趣。

碗蓮

養花、插花之用器。

欲學花藝,不可不知瓶制。中國插花藝術歷史久遠,但直到晚明張謙德的《瓶花譜》和袁弘道的《瓶史》才算有插花理論問世。後者之書影響深遠,清初便已譯為日文。日本如今插花“宏道流”,就是受《瓶史》影響的流派。

《瓶史》中的一節“論花器”,即鮮明指出“養花,瓶亦須精良”。即指出插花除了選擇好花材,對於花器的搭配也不可不察,否則就像把楊貴妃、趙飛燕這樣的美人安置在簡陋茅屋中,是非常不當的做法。

文人插花別有情趣,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除琴棋書畫外,又形成插花、掛畫、點茶和焚香的“生活四藝”,撰寫出不少插花詩作。

■袁弘道如是說:嘗見江南人家所藏舊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謂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窯,細媚滋潤,皆花神之精舍也。大抵齋瓶宜矮而小,銅器如花觚、銅觶、尊罍、方漢壺、素溫壺、匾壺,窯器如紙槌、鵝頸、茄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須形制短小者,方入清供。

花器,即用以養花、插花的器皿,其種類較多,當今更為多樣,只要可以用於養花、插花的道具,即可歸為花器類。有花瓶、盆缽、花籃、花盤、吊籃、花插等等。從材質上看,有古銅器、瓷器、陶器、竹木器、玉石器、玻璃器等等。

文人養花或插花,以雅致為優,因此並不講求豪華富麗,而是選擇古質淡雅。比如四君子類、菖蒲類、時令花卉等等,用以裝飾文房,多數花卉,香氣芬芳之外,還可以點綴文房的清雅氛圍。

瓶盆清賞。

花事作為古人燕閑清賞之雅好,離不開花器。

但對花器使用之細節,卻鮮有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