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愛可以這樣守望

今天是農曆初四,沒有月光。

在這樣一個漆黑的夜裡,心卻時常被這樣一張圖片震撼著,感動著。一個妙齡的女子,身著樸素的衣衫,坐在空曠的阡陌中窄窄的田埂上,久久的凝視著。

東方正在冉冉升起一輪明月,身邊的小狗也屏聲靜氣,一動不動。

微風,穿過空間,拂動的只是女孩前額的劉海,透過東方升騰的紫氣,還有明亮的月光,分明能感覺到,女孩臉上那一對靈秀而又明朗的眼眸,融入了天邊的皓月長空。長長的眼睫,覆蓋著眸子底下那一絲不易察覺的憂鬱。她分明是在用心,等候著,守望著。生命中永恆的一刻,在記憶中,或者在期望中,真的會突然出現在眼前?

然而,這是一個不可能出現的夢想。無論如何也不能出現的夢想。是夢想,就不能成真。理智,這樣告訴我們。可是,偏偏心就一直這樣嚮往著,不回頭的嚮往著!

女孩,久久地凝視著,凝視著……

也許,女孩走了很久的路,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可以看到如心鏡般明亮的月兒,一步一步攀上天空,照亮自己的內心世界,給自己一份答案,解一份謎底。可是,在這樣的月色下,

究竟會是誰先看透誰的心事?此刻,這樣的問題,顯然有點愚蠢。

不是麼?每當女孩眨一下眼睛的時候,唇角就會流露出嫺靜的微笑,眼眸裡就會增添一絲光亮。這樣的微笑,也是不易被人所察覺的。然而月兒會領略到,否則它的眼神怎麼也會那麼清澈,那麼包容,似乎一眼洞穿了女孩的內心深處。只是它不想張揚罷了,它溫和的緩緩的向上,向上挪動著輕盈的腳步,不輕易的打擾女孩此刻的思念。

其實錯了,大家都錯了。此刻的女孩心靜如水,她什麼都不去遐想,什麼也不去琢磨。她只想讓心沐浴在著如水的月色中,讓自己內心的憂傷像魚兒一樣,四處遊蕩,四處尋覓。它是在找一個出路,在這清澈的月色中為自己的心,尋找一個出路。

魚兒,就這樣遊蕩著,不時的在淺水處浮出水面,吐一口氣,留下一串水泡,又向遠處遊去。魚兒迭起的水漂,浮動著女孩思緒,

輕輕的,柔柔的,追著層層漣漪,向遠,向遠……

狗兒,此刻卻很懵懂,它不知道女孩為什麼會這樣沉默,那朗朗的笑聲,和脆生生的呼喚聽不見了。狗兒,守著女孩,它只知道與她相依為伴,它並不去多言。

短髮的女孩啊,你為什麼選擇了孤獨,你不知道你的女伴們去了喧鬧的舞廳,跳著只有自己開心的舞步,沒有人會優雅的做一個邀請的姿勢,只要答錄機裡那節奏明快的舞曲響起,

大家興奮地會一擁而出,在水泥地面的舞池裡,消耗著青春的時光,躁動的情緒,還有剩餘的精力。

不,這個女孩不想去那樣嘈雜的地方,只想找一個這樣安靜的地方,享受著一個人的世界。知道了享受寂寞,知道了分享孤獨,這是一樣美麗的情結,從此在心底滋生,蔓延,纏繞,而後一個美麗而又鮮紅的心結,留在了永恆的生命裡。

此刻,已經不去想那個叫“一隻船”的小巷,在那個繁華的都市里,是否還保留著那棵開滿了花蕾的槐樹。也不必去再想,一個下雨天,會有一個人,徘徊著彳亍的背影,一直在細雨霏霏或淒風怯怯的天氣裡,裹一身風衣,或者是打一把雨傘,在等著什麼人的到來。

更不會默讀著那首《雨巷》,讓自己的心痛了又痛,顫了又顫。北方的天氣,本沒有那樣纏綿的情節,只是很多時候對照著這首《雨巷》,把自己想像成了丁香花一樣的姑娘,在心的雨季裡,開了又落,落了又開。

所有的風景裡,都不會再有自己了。也許,女孩會這樣想。只是躲在遠遠的地方,不要蹦了別人的鏡頭。看到那些溫馨而又幸福的場面,女孩會知趣的走開,走進自己的內心,默讀著屬於自己信念和諾言。沒有人會懂她。

即便是那個叫錢景的男孩,笨拙的抱來一隻小狗對她說:就讓它給你做個伴,它可靈著呢,晚上出去解手的時候就帶著它,它還會逮老鼠呢。

他把她叫“知識份子”。只因為,她的工資裡每個月有五元錢的知識份子補貼費,還有他三年的工齡了,她的工資要比他足足高出十多元錢。在傍晚的時候,那個叫錢景的男孩,會開出他的四輪摩托,帶著她在戈壁灘上狂奔,嚇得她大聲尖叫,而又那麼興奮地大笑不止。

黃昏裡,戈壁灘是那麼空曠,天空是那麼高遠,風已經不再犀利,柔柔而又清爽。天際,遠遠地開來一輛火車,吞吞地吐著白霧一樣的氣體,緩緩的馳進不遠處的車站、貨場。紅紅的晚霞,向風甩著長尾,塗抹著向陽的一側。陰陽間隔的山坳,芨芨草,駱駝刺,沙棘,在風中梳理著對生命思考的所有答案。這樣答案,是那麼直率,是那麼明瞭。

那時候,女孩覺得一切都是這樣的簡單,簡單到兩個字:男和女,陰和陽。

那時候,這個女孩什麼都不去想,什麼都不去奢望。她的心裡是空白的,她的心裡是模糊的。直到有一天,男孩開著他的四輪摩托,帶著她去給生病住院的書記送飯,在那個拐彎處,不小心摩托打了個趔趄,開進了溝裡。虛驚之下,女孩手中的飯盒撒了,蛋花湯灑了。男孩用手揀去了她頭髮上臉頰上的蛋花。當男孩的手指觸摸到女孩的臉龐時,女孩內心是那麼感動,那麼不安。那個叫錢景的男孩對她說:跟我好吧,我會對你好一輩子!

女孩雖很感動,卻沒有撲進他的懷抱。而是,轉身跑向了空曠的貨場,爬上了高高的鹽垛,撲向了幽深的藍天,嚎啕大哭。那哭聲,傳得很遠很遠。驚動了那些胡楊樹上的麻雀和烏鴉,發出了悉悉索索的聲息。

當女孩哭泣的時候,那個叫錢景的男孩,就一直站在離她不遠的地方,看著,看著而不言語。不久前,女孩送走了她的戀人,她叫做“同學”的那個男孩。送走了那個男孩,她就知道,她送走了屬於今生的幸福!

那個叫錢景的男孩,從此再也沒有提起過和他好的要求。直到有一天,單位上來了個復員的小夥子,一個長的非常精神的小夥子,有幾分文采,還有幾分靈氣。女孩的眼裡總是,有一種猶疑不決的眼神落在這個小夥子的身上。

終於有一天,這個叫錢景的小夥子,喝的醉醺醺的,來到女孩的宿舍裡。掏出了這把沒有尖的匕首,淚滴一顆一顆的滾落,胸膛一下一下的起伏。女孩驚駭的說不出話來,撲上去搶奪錢景手中的匕首。錢景卻一把推開女孩,將殘缺的匕首,朝自己的手腕割去。女孩大叫一聲:“不!”可是一切都晚了,男孩的手腕被割出了一道口子,血滲了出來。

女孩哭著,搶著男孩手中的匕首。此刻,男孩不再做任何抵抗,任憑女孩搶走了手中的匕首。

女孩和男孩,坐在地上大口的喘著氣,淚水和汗水一起流淌。男孩,此刻起身扔下匕首,踉踉蹌蹌的走了。有一天,女孩將那個叫錢景的男孩,叫到了宿舍,平靜的將那把匕首交到了錢景的手中,並將一紙調令遞到男孩手中。

女孩調走了,錢景什麼也沒有說。臨行時,錢景來送,只是將行李幫女孩送上車,淡淡的點點頭,看著車開出了視線,轉身離去。那個復員的小夥子,沒有來送女孩。

很多年以後,女孩聽說他們在單位一直有過節,直到那個復員的小夥子下海去經商了。

女孩,就這麼平淡的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終於,有一天她結婚了,生了一個男孩。那個“同學”來看了她,了卻了一個心願。她是幸福的,她有一個溫和的丈夫,殷實的家。

女孩成了一個完整的女人,雖已人到中年,可是她還是喜歡一個人的世界。每當月兒升起的時候,她還是這樣守望著,如圖片中的這女孩那樣,守望著,一直守望著!

在那個繁華的都市里,是否還保留著那棵開滿了花蕾的槐樹。也不必去再想,一個下雨天,會有一個人,徘徊著彳亍的背影,一直在細雨霏霏或淒風怯怯的天氣裡,裹一身風衣,或者是打一把雨傘,在等著什麼人的到來。

更不會默讀著那首《雨巷》,讓自己的心痛了又痛,顫了又顫。北方的天氣,本沒有那樣纏綿的情節,只是很多時候對照著這首《雨巷》,把自己想像成了丁香花一樣的姑娘,在心的雨季裡,開了又落,落了又開。

所有的風景裡,都不會再有自己了。也許,女孩會這樣想。只是躲在遠遠的地方,不要蹦了別人的鏡頭。看到那些溫馨而又幸福的場面,女孩會知趣的走開,走進自己的內心,默讀著屬於自己信念和諾言。沒有人會懂她。

即便是那個叫錢景的男孩,笨拙的抱來一隻小狗對她說:就讓它給你做個伴,它可靈著呢,晚上出去解手的時候就帶著它,它還會逮老鼠呢。

他把她叫“知識份子”。只因為,她的工資裡每個月有五元錢的知識份子補貼費,還有他三年的工齡了,她的工資要比他足足高出十多元錢。在傍晚的時候,那個叫錢景的男孩,會開出他的四輪摩托,帶著她在戈壁灘上狂奔,嚇得她大聲尖叫,而又那麼興奮地大笑不止。

黃昏裡,戈壁灘是那麼空曠,天空是那麼高遠,風已經不再犀利,柔柔而又清爽。天際,遠遠地開來一輛火車,吞吞地吐著白霧一樣的氣體,緩緩的馳進不遠處的車站、貨場。紅紅的晚霞,向風甩著長尾,塗抹著向陽的一側。陰陽間隔的山坳,芨芨草,駱駝刺,沙棘,在風中梳理著對生命思考的所有答案。這樣答案,是那麼直率,是那麼明瞭。

那時候,女孩覺得一切都是這樣的簡單,簡單到兩個字:男和女,陰和陽。

那時候,這個女孩什麼都不去想,什麼都不去奢望。她的心裡是空白的,她的心裡是模糊的。直到有一天,男孩開著他的四輪摩托,帶著她去給生病住院的書記送飯,在那個拐彎處,不小心摩托打了個趔趄,開進了溝裡。虛驚之下,女孩手中的飯盒撒了,蛋花湯灑了。男孩用手揀去了她頭髮上臉頰上的蛋花。當男孩的手指觸摸到女孩的臉龐時,女孩內心是那麼感動,那麼不安。那個叫錢景的男孩對她說:跟我好吧,我會對你好一輩子!

女孩雖很感動,卻沒有撲進他的懷抱。而是,轉身跑向了空曠的貨場,爬上了高高的鹽垛,撲向了幽深的藍天,嚎啕大哭。那哭聲,傳得很遠很遠。驚動了那些胡楊樹上的麻雀和烏鴉,發出了悉悉索索的聲息。

當女孩哭泣的時候,那個叫錢景的男孩,就一直站在離她不遠的地方,看著,看著而不言語。不久前,女孩送走了她的戀人,她叫做“同學”的那個男孩。送走了那個男孩,她就知道,她送走了屬於今生的幸福!

那個叫錢景的男孩,從此再也沒有提起過和他好的要求。直到有一天,單位上來了個復員的小夥子,一個長的非常精神的小夥子,有幾分文采,還有幾分靈氣。女孩的眼裡總是,有一種猶疑不決的眼神落在這個小夥子的身上。

終於有一天,這個叫錢景的小夥子,喝的醉醺醺的,來到女孩的宿舍裡。掏出了這把沒有尖的匕首,淚滴一顆一顆的滾落,胸膛一下一下的起伏。女孩驚駭的說不出話來,撲上去搶奪錢景手中的匕首。錢景卻一把推開女孩,將殘缺的匕首,朝自己的手腕割去。女孩大叫一聲:“不!”可是一切都晚了,男孩的手腕被割出了一道口子,血滲了出來。

女孩哭著,搶著男孩手中的匕首。此刻,男孩不再做任何抵抗,任憑女孩搶走了手中的匕首。

女孩和男孩,坐在地上大口的喘著氣,淚水和汗水一起流淌。男孩,此刻起身扔下匕首,踉踉蹌蹌的走了。有一天,女孩將那個叫錢景的男孩,叫到了宿舍,平靜的將那把匕首交到了錢景的手中,並將一紙調令遞到男孩手中。

女孩調走了,錢景什麼也沒有說。臨行時,錢景來送,只是將行李幫女孩送上車,淡淡的點點頭,看著車開出了視線,轉身離去。那個復員的小夥子,沒有來送女孩。

很多年以後,女孩聽說他們在單位一直有過節,直到那個復員的小夥子下海去經商了。

女孩,就這麼平淡的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終於,有一天她結婚了,生了一個男孩。那個“同學”來看了她,了卻了一個心願。她是幸福的,她有一個溫和的丈夫,殷實的家。

女孩成了一個完整的女人,雖已人到中年,可是她還是喜歡一個人的世界。每當月兒升起的時候,她還是這樣守望著,如圖片中的這女孩那樣,守望著,一直守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