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一定只有白粥、麵條養胃!真正養胃的方法是這些

胃部疾病的發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疾病,那麼養胃就是成為比較關鍵的一件事項,那麼你們知道養胃的食物有哪些大家知道嗎?

除了你只知道的白粥、麵條、生薑紅茶……

這些食物真的能「養胃」嗎?

1. 白粥、小米粥、麵條:不要長期吃

粥裡面主要是糊化的澱粉,蛋白質含量低,也幾乎沒有脂肪,越是軟爛的麵條和粥,越是好消化。

因此,在覺得「吃不動飯」時或者連續大魚大肉後,來點清淡的米粥調節飲食,不會增加胃的負擔。

但是,消了近愁,難解遠憂,想靠長期喝粥來「養胃」是行不通的。

這是因為,胃功能有「用進廢退」的特點:如果長期總是吃特別好消化的粥、軟飯、軟麵條,胃的消化能力就會退化變差。

養胃的七大高手

1、山藥

山藥的功效相信不用說大家也是比較的瞭解的,其實山藥是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養胃的,有些脾胃虛寒的人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症狀。經常熬山藥粥喝,

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2、紅薯

紅薯在冬季的時候是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紅薯性平,味甘,補脾益氣。《綱目拾遺》中記載其“補中,暖胃,肥五臟。”天寒食用,正氣養胃,化食去積,兼可清腸減肥。

3、捲心菜

經常的食用捲心菜也是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養胃的,

捲心菜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捲心菜與薏仁、陳皮、蜂蜜同煨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上腹脹滿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大便溏泄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4、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秘。《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欲,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

除去草酸。

5、桂圓

李時珍曾說過:“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6、胡蘿蔔

性味甘平,中醫學認為它“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7、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那怎麼才能有個好胃?真正的「養胃」方法總結起來就兩個字,那就是:

不作

怎麼才算不作?

平時「作」慣了,怎麼才是不作?具體執行起來,就是以下 6 點:

1. 規律吃飯

三餐保持規律,不要因為任何原因硬扛著,不要等到餓的肚子痛、難受,才想起來去吃飯。

2. 不要狼吞虎嚥

食物嚼的越細,胃的負擔就越小。

習慣狼吞虎嚥的人,可以先從求每一口飯嚼 20 下開始,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

嫌數數太無聊?

那不如找個吃得慢的飯搭子,如果你吃太快,那就只有眼饞和舔盤子的份了。

3. 少煙酒

百害無一利的煙酒,對於腸胃的刺激是最大的。

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導致廣泛胃粘膜充血糜爛,甚至潰瘍。

煙不但直接損傷胃粘膜,而且會對胃的微血管造成損害,使胃黏膜長期處於一種「缺氧」狀態,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4. 少吃腸胃不喜歡的東西

每個人的腸胃各有脾氣,「挑食」習慣都不相同。

比如有些人整天吃香喝辣都沒事,而有的人吃點辣椒,喝點涼水就會不舒服……

因此,要想護胃,就乖乖聽胃的話,少吃些腸胃不喜歡的東西。

5. 少吃醃制食物

剩飯菜、烤制或醃制的食品(如火腿、烤腸、各種鹹菜),亞硝酸鹽含量往往比較高。

亞硝酸鹽可以在胃裡轉化為亞硝胺,是誘發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6. 飯前便後嚴格洗手

幽門螺桿菌是很多急性、慢性胃炎,甚至是胃癌的發病原因。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人群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過 50%。

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吃了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用了未嚴格消毒的餐具導致的。

想要預防,除了注意不要在外面亂吃東西以外,還要嚴格執行「飯前便後洗手」。

別笑,想想這個從小就知道的常識,到底有多少人是嚴格做到的?

看完這 6 條,是不是覺得還挺簡單的?

實胃腸就是這樣,少折騰它們,讓它們好好發揮自己的功能,就是真正的養。

最後,我們再來重複一遍這句話:

胃不用養

不作就好

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7、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那怎麼才能有個好胃?真正的「養胃」方法總結起來就兩個字,那就是:

不作

怎麼才算不作?

平時「作」慣了,怎麼才是不作?具體執行起來,就是以下 6 點:

1. 規律吃飯

三餐保持規律,不要因為任何原因硬扛著,不要等到餓的肚子痛、難受,才想起來去吃飯。

2. 不要狼吞虎嚥

食物嚼的越細,胃的負擔就越小。

習慣狼吞虎嚥的人,可以先從求每一口飯嚼 20 下開始,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

嫌數數太無聊?

那不如找個吃得慢的飯搭子,如果你吃太快,那就只有眼饞和舔盤子的份了。

3. 少煙酒

百害無一利的煙酒,對於腸胃的刺激是最大的。

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導致廣泛胃粘膜充血糜爛,甚至潰瘍。

煙不但直接損傷胃粘膜,而且會對胃的微血管造成損害,使胃黏膜長期處於一種「缺氧」狀態,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4. 少吃腸胃不喜歡的東西

每個人的腸胃各有脾氣,「挑食」習慣都不相同。

比如有些人整天吃香喝辣都沒事,而有的人吃點辣椒,喝點涼水就會不舒服……

因此,要想護胃,就乖乖聽胃的話,少吃些腸胃不喜歡的東西。

5. 少吃醃制食物

剩飯菜、烤制或醃制的食品(如火腿、烤腸、各種鹹菜),亞硝酸鹽含量往往比較高。

亞硝酸鹽可以在胃裡轉化為亞硝胺,是誘發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6. 飯前便後嚴格洗手

幽門螺桿菌是很多急性、慢性胃炎,甚至是胃癌的發病原因。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人群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過 50%。

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吃了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用了未嚴格消毒的餐具導致的。

想要預防,除了注意不要在外面亂吃東西以外,還要嚴格執行「飯前便後洗手」。

別笑,想想這個從小就知道的常識,到底有多少人是嚴格做到的?

看完這 6 條,是不是覺得還挺簡單的?

實胃腸就是這樣,少折騰它們,讓它們好好發揮自己的功能,就是真正的養。

最後,我們再來重複一遍這句話:

胃不用養

不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