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腫瘤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如何界定及治療

定義

腫瘤化療所致血小板減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IIia,CIT)是臨床常見的化療藥物劑量限制性毒性反應,是指抗腫瘤化療藥物對骨髓產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對巨核細胞產生抑制作用,導致的外周血中血小板<100×10^9/L。

當血小板<50×10^9/L時,可引起皮膚或黏膜出血,同時患 者不能承受手術治療和侵襲性操作檢查;血小板<20×10^9/L,有自發性出血的高危險性;血小板<10×10^9/L,則有自發性 出血的極高危險性。

CIT的診斷標準

外周血血小板<100×10^9/L;

發病前應有確切的應用某種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化療藥物,且停藥後血小板減少症狀逐漸減輕或血小板恢復正 常;

排除了其他可導致血小板減少症的原因,如血液系統疾病等;

患者伴或不伴出血傾向, 如皮膚上有瘀點、紫癜或原因不明的鼻出血等表現,甚至出現更加嚴重的內臟出血跡象

重新使用該化療藥後血小 板減少症再次出現。

CIT的分級

I度:血小板在75-100×10^9/L以上

II度:血小板在50-75×10^9/L之間

III度:血小板在25-50×10^9/L之間

IV度:血小板在25×10^9/L以下

治療

西醫治療

可以輸血小板,應用白介素-11或者血小板生成素(TPO)。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可以採用益氣養陰或者益氣溫陽之品,配合活血止血,

包括黃芪,當歸,黨參,白術,卷柏,仙鶴草,雞血藤,鎖陽,巴戟天,生地,丹皮,赤芍,生牡蠣,茯苓等,可以做成顆粒,便於服用,特別需要注意,化療後,患者脾胃不和,應該注意顧護脾胃,加生薑和大棗,幫助營養的恢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