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謝亞軒:全球基本面強勁、美元走弱助推海外大宗商品上漲

核心觀點

1、歐洲經濟再成亮點,美元指數走弱助推海外大宗商品上漲。在12月美聯儲加息和美國稅改法案塵埃落定後,“靴子落地”效應使得這些因素對美元的支撐消退。美國經濟資料良莠不齊,

而同期歐元區景氣度再創新高,12月歐元區製造業PMI升至60.6,創20年來最佳表現,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主要成員國表現俱佳。歐強於美的局面壓低了美元指數,新興市場經濟增長也頻超預期,整體而言歐美和新興市場的經濟基本面都較為強勁,主要國家長端利率水準整體有所抬升,其中歐債收益率上行幅度最大。在需求前景樂觀和美元指數走弱的背景下,
海外金屬、工業品、原油、黃金價格齊漲,並對國內商品價格產生帶動,中美週期股同步上漲。

2、政治動盪仍然頻發,歐美股市受抑制,新興市場表現突出。媒體報導部分內閣成員有意促使特朗普下臺,伊朗發生遊行動亂,利比亞遭受恐怖襲擊,義大利、加泰羅尼亞的選舉結果都可能引致歐元區局勢更為動盪,朝鮮元首針對美國做出強硬表態使朝鮮問題始終揮之不去。以上因素有助於支撐黃金避險需求,

不過從日元仍然小幅貶值的形勢看,目前這一力量相對溫和;發達國家風險偏好受到抑制,歐美股市略有調整,新興市場表現突出,陸股通顯示海外資金流入A股市場;中東動盪導致輸油管道破裂、原油供給受限,推動油價上漲。

3、回顧2017年,全球經濟復蘇是最重要的主題,新興市場國家通脹落入溫和區間,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相對溫和,全球流動性環境較為寬鬆,

構成了對風險資產有利的宏觀背景。以政策利率來看,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中,處於加息週期的國家是美國、英國、加拿大、韓國,處於降息週期的是巴西、俄羅斯、印度,越南、印尼、南非,中國、日本、歐元區等在2017年暫未對利率進行調整。

圖文簡評:

一、全球股市強勁,但政治風險上升

2017年的最後兩周,全球股市表現強勁,並且由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強勁切換,歐美股市小幅調整;

政治風險是壓制歐股的主要原因。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三個分離主義政黨在12月21日舉行的地區性議會選舉中贏得了多數席位,

這很可能將會重新引發有關加泰羅尼亞地區獨立的爭論;12月28日,義大利總統Sergio Mattarella解散本國議會,意味著明年3月4日需進行全國大選,並可能產生沒有一個政黨獲得絕對多數議席的“懸浮議會”。

二、A股市場:年末外資持續流入

三、A股、港股、美股風格比較

四、歐洲經濟強勁+政治風險推升歐債收益率

五、美債收益率曲線仍然平坦

六、國際大宗:金屬、工業品、黃金價格大漲

七、國內商品價格反彈,金屬領漲

八、國內螺紋鋼價格大跌,煤炭現貨價格堅挺

九、美元指數走弱是近期金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近期金價與TIPS所代表的實際利率水準出現了一定的背離,同期黃金價格的變化與美元指數的變化更為一致,而本輪金價上漲的同時,其他品種的金屬價格同樣出現了顯著的上漲,進一步印證了美元指數走弱可能是近期金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下臺風險、伊朗動亂、歐洲政治風險、朝鮮問題等政治問題均是支撐黃金避險需求的因素。

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造成國內黃金現貨的人民幣價格漲幅小於海外金價。

十、臨時性因素支撐油價向上突破至66美元/桶

Brent原油價格在持續徘徊于63美元/桶近一個月後,終於向上突破至66美元/桶,主因在於中東動盪和美元指數走弱:

利比亞管道受恐怖襲擊發生爆炸,原油供應中斷,此前發生漏油的北海Forties 管道仍然處於關閉狀態;

12月28日起,伊朗因高通脹和高失業問題,多地爆發示威騷亂,產油國的局勢不穩將直接對抑制原油供給,對油價構成刺激;

從金屬、油價、金價的同步上漲看,供需相對穩定之下,美元指數走弱對商品價格產生了積極影響。

十一、原油庫存持續下降

十二、中國、印度需求是重要的邊際變數

十三、美元指數走弱,新興市場貨幣升值

在12月美聯儲加息和美國稅改法案塵埃落定後,“靴子落地”效應使得這些因素對美元的支撐消退。

據媒體報導,特朗普的前競選顧問斯通在採訪中宣稱,一些執政黨官員考慮是否應援引第25修正案,讓特朗普下臺,美國政治風險上升。

美國經濟資料良莠不齊,與歐元區的強勁形成反差:美國11月成屋銷售大超預期,核心PCE同比1.5%,較上月回升,但耐用品訂單增速和三季度GDP終值不及預期;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為60.6,為1997年中以來的最高值,國別資料也較為強勁。

十四、美元指數跌幅超過利差回落幅度

十五、人民幣匯率強勢回升,匯率指數走強

十六、2017多國房價漲勢放緩

十七、12月亞洲新興市場製造業景氣度回落

十八、12月歐洲景氣度繼續增強

十九、主要國家通脹均進入溫和區間

二十、全球通脹水準溫和、趨穩

二十一、發達國家進入加息週期,新興市場有所滯後

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8%,較二季度小幅回落0.1%;英國為1.5%,與前期持平;美國為2.3%,較二季度小幅上升0.1%,德法經濟增速大幅上升。

四季度越南GDP同比為6.8%,2017年越南經濟增速逐季上升。

12月18日,俄羅斯央行最新公佈的利率決議顯示: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7.75%,為俄羅斯央行今年內第六次降息。

以政策利率來看,目前全球處於加息週期的是美國、英國、加拿大、韓國,處於降息週期的是巴西、俄羅斯、印度,越南、印尼、南非,中國、日本、歐元區等在2017年暫未對利率進行調整。

二十二、主要國家經濟增長平穩

三、A股、港股、美股風格比較

四、歐洲經濟強勁+政治風險推升歐債收益率

五、美債收益率曲線仍然平坦

六、國際大宗:金屬、工業品、黃金價格大漲

七、國內商品價格反彈,金屬領漲

八、國內螺紋鋼價格大跌,煤炭現貨價格堅挺

九、美元指數走弱是近期金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近期金價與TIPS所代表的實際利率水準出現了一定的背離,同期黃金價格的變化與美元指數的變化更為一致,而本輪金價上漲的同時,其他品種的金屬價格同樣出現了顯著的上漲,進一步印證了美元指數走弱可能是近期金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下臺風險、伊朗動亂、歐洲政治風險、朝鮮問題等政治問題均是支撐黃金避險需求的因素。

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造成國內黃金現貨的人民幣價格漲幅小於海外金價。

十、臨時性因素支撐油價向上突破至66美元/桶

Brent原油價格在持續徘徊于63美元/桶近一個月後,終於向上突破至66美元/桶,主因在於中東動盪和美元指數走弱:

利比亞管道受恐怖襲擊發生爆炸,原油供應中斷,此前發生漏油的北海Forties 管道仍然處於關閉狀態;

12月28日起,伊朗因高通脹和高失業問題,多地爆發示威騷亂,產油國的局勢不穩將直接對抑制原油供給,對油價構成刺激;

從金屬、油價、金價的同步上漲看,供需相對穩定之下,美元指數走弱對商品價格產生了積極影響。

十一、原油庫存持續下降

十二、中國、印度需求是重要的邊際變數

十三、美元指數走弱,新興市場貨幣升值

在12月美聯儲加息和美國稅改法案塵埃落定後,“靴子落地”效應使得這些因素對美元的支撐消退。

據媒體報導,特朗普的前競選顧問斯通在採訪中宣稱,一些執政黨官員考慮是否應援引第25修正案,讓特朗普下臺,美國政治風險上升。

美國經濟資料良莠不齊,與歐元區的強勁形成反差:美國11月成屋銷售大超預期,核心PCE同比1.5%,較上月回升,但耐用品訂單增速和三季度GDP終值不及預期;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為60.6,為1997年中以來的最高值,國別資料也較為強勁。

十四、美元指數跌幅超過利差回落幅度

十五、人民幣匯率強勢回升,匯率指數走強

十六、2017多國房價漲勢放緩

十七、12月亞洲新興市場製造業景氣度回落

十八、12月歐洲景氣度繼續增強

十九、主要國家通脹均進入溫和區間

二十、全球通脹水準溫和、趨穩

二十一、發達國家進入加息週期,新興市場有所滯後

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8%,較二季度小幅回落0.1%;英國為1.5%,與前期持平;美國為2.3%,較二季度小幅上升0.1%,德法經濟增速大幅上升。

四季度越南GDP同比為6.8%,2017年越南經濟增速逐季上升。

12月18日,俄羅斯央行最新公佈的利率決議顯示: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7.75%,為俄羅斯央行今年內第六次降息。

以政策利率來看,目前全球處於加息週期的是美國、英國、加拿大、韓國,處於降息週期的是巴西、俄羅斯、印度,越南、印尼、南非,中國、日本、歐元區等在2017年暫未對利率進行調整。

二十二、主要國家經濟增長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