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首批10名老人中華遺囑庫領到遺囑證 多為房產遺囑防親人扯皮

雖說談錢傷感情,但生活中依然有部分家庭在老人去世後,

發生“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兒女對簿公堂”的寒心事。去年11月16日,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在渝落戶,今年1月9日,重慶分庫迎來了10名來自我市各地的老人,領到首批遺囑證。

去年11月16日、17日,慢新聞-重慶晚報報導了中華遺囑庫落戶重慶的消息。中華遺囑庫是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聯合發起公益項目,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辦理遺囑諮詢、登記和保管。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瞭解到,兩個月來,到重慶分庫預計登記的老人已有數百名,預約排期已到今年4月。

拿到遺囑證

1月9日上午10時,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見到了我市第一個拿到遺囑證的市民黃強。他說,自己今年78歲,有幾個兄弟姐妹,家中有一個兒子。

他說,因為兒子經濟條件不是很理想,擔心自己去世後,兒子不能完全繼承遺產(黃強老人的擔憂其實並不存在,按我國繼承法,他如去世,兒子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有權繼承他的房產;黃強老人的兄弟姐妹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在有第一順位元繼承人的情況下並無繼承權)。因此,自己一直想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把名下一套房產留給兒子。最初他考慮過遺囑公證,
但公證費用較高,程式也較為繁瑣。

黃強大爺從媒體瞭解到中華遺囑庫落戶重慶的消息後,他和妻子、兒子經過商量,在重慶分庫立下遺囑:自己百年後,其房產由兒子繼承。當他拿到遺囑證的那一刻,一直緊繃的那根弦也松下了。

據重慶分庫負責人詹慶律師介紹,

目前我市前來預約登記的老年人,在遺囑所涉及的財產方面,都是以房產為主。

截至2017年底,中華遺囑庫在全國生效的500多份遺囑中,其中不乏因當事人協商未果起訴到法院的,但從最高法院的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可以查到,這些案件無一例外,法院最終都直接採信了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的遺囑。

生前提早立下遺囑,在國外已成習慣,在國內剛剛起步。

中華遺囑庫提供的服務,是五種法律認可的遺囑形式中的一種——自書遺囑,再加上見證模式。此前,不少老人自己寫的遺囑,因為筆跡難辨認或是缺少佐證,遺囑公開後可能引發家庭矛盾。為避免這種風險,在中華遺囑庫登記遺囑需要全程錄音錄影,老年人要具備聽說讀寫能力,寫下的遺囑必須是自己的意願。正式立遺囑時,需要進入不受干擾的“密室”,在攝像頭和答錄機前完成書寫,並存檔入庫。目前遺囑庫有22種範文,基本涵蓋已知的各種情況。在資訊採集過程中,立遺囑者的文書將被規範成“法言法語”。

我市老年人到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預約免費的遺囑登記,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具體登記程式是怎樣的?

據介紹,立遺囑人除了年滿60周歲以外,其資產必須在中國大陸,資產處於自己或其他共有權人名下;立遺囑人須具有書寫能力,口齒清楚、視覺正常,聽力較為正常;有文化,能使用漢語。

在辦理流程方面,立遺囑人前往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的登記中心(渝中區兩路口重慶村一號905室,電話:63008380)現場預約,並憑藉排隊卡在約定時間到登記中心進行遺囑諮詢、起草,通過精神評估(自願參加)後,方可進行遺囑登記。

目前,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訂立遺囑的免費服務範圍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的房產(大產權房本,2套以內);銀行卡、銀行存摺(2張以內);證券帳戶卡(2張以內)。

(應當事人要求,黃強、劉麗為化名)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文翰 文圖

並存檔入庫。目前遺囑庫有22種範文,基本涵蓋已知的各種情況。在資訊採集過程中,立遺囑者的文書將被規範成“法言法語”。

我市老年人到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預約免費的遺囑登記,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具體登記程式是怎樣的?

據介紹,立遺囑人除了年滿60周歲以外,其資產必須在中國大陸,資產處於自己或其他共有權人名下;立遺囑人須具有書寫能力,口齒清楚、視覺正常,聽力較為正常;有文化,能使用漢語。

在辦理流程方面,立遺囑人前往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的登記中心(渝中區兩路口重慶村一號905室,電話:63008380)現場預約,並憑藉排隊卡在約定時間到登記中心進行遺囑諮詢、起草,通過精神評估(自願參加)後,方可進行遺囑登記。

目前,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訂立遺囑的免費服務範圍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的房產(大產權房本,2套以內);銀行卡、銀行存摺(2張以內);證券帳戶卡(2張以內)。

(應當事人要求,黃強、劉麗為化名)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文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