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咱也牛一把(幽默故事)

嶺前村支書李老哏老漢,去縣裡買種子。上百公里的路,

顛簸到地方,結果人家種子公司關門,啥也辦不了。李老哏有些惱火,這不星期不禮拜的,為啥不營業呀?收發室老頭告訴他,今天縣裡有重大活動,你沒見滿街鑼鼓秧歌,到處張燈結綵麼,那是在慶祝撤縣建市。今後我們無常縣就不叫無常縣,而叫無常市了。你看我們公司的牌子,不是換成市種子公司了麼。公司領導帶全體職工去參加慶祝活動了,所以關門停業。

李老哏聽了,

覺得這倒真是大事,他問收發:“這麼說咱這地方升格了唄?”

“那倒沒有。”收發是位退休老幹部,見多識廣:“級別沒變,還是處級,就改個稱謂,換個牌子,其他機構人員一切照樣。這種市後面都帶括弧——注明(縣級)。”

李老哏有些不解:“這換湯不換藥,那還變個啥勁兒?”

“胡鬧唄!”聽得出來,老收發顯然對這件事兒有意見:“要叫領導們一說,那意義大了,用途多了,據說挖門子鑽窟窿費了好大勁才辦成。

其實叫我看就是圖體面,叫著好聽。叫縣,總讓人覺得帶著泥土味,名片上標個市,多牛氣呀,用時下的說法,就能讓對方眼晴一亮,不敢小覷。”

李老哏一聽,心裡說,我操!為了唬人的呀!這些當領導的,真叫人琢磨不透,有這功夫幹點啥正事兒不好,玩這花活兒,沒意思不說,多耽誤事呀!你這‘眼前一亮’不要緊,把多少該幹的事全給‘一晾’了。就說自己吧,這一天的功夫加上來回的路費就算白搭了。

沒辦法,只好明天再跑一趟了。

誰知第二天也沒成。為啥?鄉里通知他去開會。啥會?撤鄉建鎮慶祝大會。原先叫砬子鄉,這回改為砬子鎮。鎮書記、鎮長,也就是原先的鄉書記、原先的鄉長滿面春風滿懷激情地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講了許多條在李老哏看來沒有一丁點意義的重要意義,接著揭牌,剪綵,致賀辭,演節目,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地照程式折騰了一通。

各村參加會議的人員還被安排出席了慶祝宴會。因鎮裡欠飯費太多,各家飯店均不接納,但鎮領導自有辦法,會前己通知每村貢獻一隻羊,開會時隨人員一起務必準時到位。當天天氣不錯,就在政府大院露天擺開桌椅,大塊羊肉,大盆羊湯,大碗燒酒,倒也鬧了個熱火朝天,半條街都飄蕩著腥膻。大夥都明白,這是大姆指卷煎餅——自吃自,所以也不客氣,放開肚子猛造,李老哏到灶房找水,
順手抓了半條羊腿,用外衣一遮回家了,覺得總算多撈回點本兒。

不知是那羊肉做的不乾淨,還是吃得過多,李老哏回家便鬧開了肚子,一拉就是三天。等肚子平靜下來,剛要去買種子,上面又來了通知,說明天新建的市的市里領導要下來檢查備春耕生產,叫做好接待準備。李老哏心裡說,這幫傢伙這是一個檯子不夠折騰,又到下面來開場子啦。但心煩歸心煩,準備總是要做的,他只好找人佈置去了。

第二天,鎮領導陪著市領導,十幾輛小車很氣派的來到嶺前村,村裡顯然早有準備,村委會門前人頭攢動,鑼鼓喧天,秧歌隊扭得正歡。車隊一停,支書李老哏滿面笑容地帶著村幹部們迎上前來,與領導們熱烈握手,表示歡迎。

“李老哏,你這傢伙!”鎮長說:“領導們來檢查備春耕,你搞這形式多餘嘛!”

市領導也說,這樣不好的。

李老哏說,我理解各位領導的意思,但今天這節目不是為領導你們張羅的,今天是我們這裡一個特殊的日子,所以大家正在慶祝。

“慶祝?你們今天有什麼喜事麼?”領導很感興趣地問。

“是的是的,有大喜事。今天是我們村撤村建省的日子,時間選在10點18分8秒,難得各位領導光臨,蓬篳生輝。”李老哏看了看表:“時間馬上到了,有勞領導為我們揭牌。大家歡迎!”

一片掌聲,高音喇叭放起了樂曲。領導們才注意到,村委會大門兩側各掛著一個大長條牌子,都用紅布蒙著。

市領導和鎮領導疑惑地上前扯下了紅布,只見右側牌子上是紅字:中共嶺前省委員會;左側牌子是黑字:嶺前省人民政府

鞭炮聲中,李老哏帶頭猛烈鼓掌,接著介紹身邊的幹部:“他姓劉,原來是村委會主任,現在是我們省長。這個姓王,是副省長。這傢伙是民兵連長,如今叫省軍區司令,姓皮……咱初次建省,大姑娘坐轎頭一回,沒經驗,歡迎各位多多指導,多提寶貴意見。”

由於事出意外,領導們一時都很尷尬。市領導不悅地盯著鎮領導,鎮長惱怒地呵斥:“李老哏,正事不幹,你這是搞什麼名堂?!”

李老哏一臉困惑:“鎮長,我這咋不是正事?咱們建鎮、建市不都要慶祝麼?!”

“你一個小村,建的哪門子省呢?”

“那你說建啥?”李老哏一本正經地跟人家探討:“我看如今的事兒都往大了說往高了攀,鄉可以改鎮,縣可以變市,咱這村也不能甘於落後啊。大夥一商量,既然改了,就一次到位弄個高檔次,省得費二遍事。真別說,這一改,換個名,不光好玩,自我感覺牛多了,暈暈忽忽的,就覺得腰杆都硬了不少。當初發明這個點子的人真是個人才呀!”

“行了行了,別瞎掰了!” 鎮長氣急敗壞:“趕快摘掉!成何體統?!”

“這並不影響體統呀。”李老哏說:“這牌子光對外,對內該怎麼辦還怎麼辦,照樣歸你領導。各位領導請看,這牌子下面不是加了注解麼。”

順著李老哏的手指看去,果然,牌子最後一個字的下方,有一個不明顯的小小括弧,括弧裡有兩個不注意不容易看清的小字:(村級)

準備總是要做的,他只好找人佈置去了。

第二天,鎮領導陪著市領導,十幾輛小車很氣派的來到嶺前村,村裡顯然早有準備,村委會門前人頭攢動,鑼鼓喧天,秧歌隊扭得正歡。車隊一停,支書李老哏滿面笑容地帶著村幹部們迎上前來,與領導們熱烈握手,表示歡迎。

“李老哏,你這傢伙!”鎮長說:“領導們來檢查備春耕,你搞這形式多餘嘛!”

市領導也說,這樣不好的。

李老哏說,我理解各位領導的意思,但今天這節目不是為領導你們張羅的,今天是我們這裡一個特殊的日子,所以大家正在慶祝。

“慶祝?你們今天有什麼喜事麼?”領導很感興趣地問。

“是的是的,有大喜事。今天是我們村撤村建省的日子,時間選在10點18分8秒,難得各位領導光臨,蓬篳生輝。”李老哏看了看表:“時間馬上到了,有勞領導為我們揭牌。大家歡迎!”

一片掌聲,高音喇叭放起了樂曲。領導們才注意到,村委會大門兩側各掛著一個大長條牌子,都用紅布蒙著。

市領導和鎮領導疑惑地上前扯下了紅布,只見右側牌子上是紅字:中共嶺前省委員會;左側牌子是黑字:嶺前省人民政府

鞭炮聲中,李老哏帶頭猛烈鼓掌,接著介紹身邊的幹部:“他姓劉,原來是村委會主任,現在是我們省長。這個姓王,是副省長。這傢伙是民兵連長,如今叫省軍區司令,姓皮……咱初次建省,大姑娘坐轎頭一回,沒經驗,歡迎各位多多指導,多提寶貴意見。”

由於事出意外,領導們一時都很尷尬。市領導不悅地盯著鎮領導,鎮長惱怒地呵斥:“李老哏,正事不幹,你這是搞什麼名堂?!”

李老哏一臉困惑:“鎮長,我這咋不是正事?咱們建鎮、建市不都要慶祝麼?!”

“你一個小村,建的哪門子省呢?”

“那你說建啥?”李老哏一本正經地跟人家探討:“我看如今的事兒都往大了說往高了攀,鄉可以改鎮,縣可以變市,咱這村也不能甘於落後啊。大夥一商量,既然改了,就一次到位弄個高檔次,省得費二遍事。真別說,這一改,換個名,不光好玩,自我感覺牛多了,暈暈忽忽的,就覺得腰杆都硬了不少。當初發明這個點子的人真是個人才呀!”

“行了行了,別瞎掰了!” 鎮長氣急敗壞:“趕快摘掉!成何體統?!”

“這並不影響體統呀。”李老哏說:“這牌子光對外,對內該怎麼辦還怎麼辦,照樣歸你領導。各位領導請看,這牌子下面不是加了注解麼。”

順著李老哏的手指看去,果然,牌子最後一個字的下方,有一個不明顯的小小括弧,括弧裡有兩個不注意不容易看清的小字:(村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