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土洋結合”啟動傳統文化IP 蘇寧讓舞獅大玩嘻哈秀

南方有句諺語:“有祠堂處,必有舞獅”,意思是只要是節假日,在祠堂、集會的地方都會有獅子表演。

1月9日,南京蘇寧總部醒獅舞動、鑼鼓喧天、京劇說唱、相聲逗樂……春節傳統節目一應俱全,

很難想像這竟是一場發佈會的現場。

現場照

熱鬧的音樂聲裡,由國家級非遺專案彩紮傳承人黎婉珍為蘇寧定制的六頭南派“醒獅”隆重登場。

被稱為“黃飛鴻同款”的獅頭額高、角直、眼大、眉精、杏鼻、口大有笑容,具有鮮明的佛山黎家師特徵,顏色鮮豔、喜氣洋洋,頗具年味。

發佈會現場,兩大四小六隻獅頭,在動感的嘻哈背景音樂下,輕快舞動。不同於以往單純的喜慶形式,蘇寧讓舞獅融進了更多現代元素。潮流語境下,傳統文化IP以一種新的方式得以創新與啟動。

舞獅照

沒有什麼比舞獅更能代表過年的喜慶,即便在狗年。蘇甯易購總裁侯恩龍表示,有獅子的年才是中國年,有狗與否並不重要。蘇甯將在全國開啟舞獅計畫,在重點43個大區所在城市,將傳統舞獅文化和新潮“獅舞”相結合,真正“土洋結合”。

獅頭是廣東醒獅的重要道具,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具有驅邪鎮妖、預報吉祥的含義。據瞭解,每頭醒獅都包括紮、樸、寫、裝四個環節,逾1300道工序,過程複雜,每一步都需要細緻的手法。

獅頭照

獅子勇猛剛烈,竹子清朗俊逸,兩種神奇物象相遇,催生了諸多民間鄉俗娛情的姿彩,也寄託了工匠藝人的巧手慧心、。獅紮,是獅與竹的英雄互重。二者結合,呈現出寧折可彎卻不折、進退有據仍奮勇的風範氣度。這與蘇寧“執著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不謀而合。

獅,是蘇寧的品牌吉祥物,發佈會現場,侯恩龍與六位品牌商代表為獅子頭進行了點睛。在廣東習俗裡,

獅子點睛之日,當猶如淩虛蹈空如入無人之境,上下騰挪如履平地。這是廣東人的英雄氣勢,體現的是傲視群雄的膽識。這也是此次年貨節蘇寧在經過幾年的線上線下積累後,所具有的實力與自信。

侯恩龍與六位品牌商代表為獅子頭點睛

舞獅作為融武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節慶形式,在此次年貨節將被蘇甯重新演繹,傳統年俗結合新潮范兒,將開創怎樣的新玩法,值得期待。

舞獅作為融武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節慶形式,在此次年貨節將被蘇甯重新演繹,傳統年俗結合新潮范兒,將開創怎樣的新玩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