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智慧型機器人”讓人恐懼的不是有了自己的意識,而是……

在小說、電影的世界,智慧型機器人“逆襲”、甚至是“圈養”人類的場景數不勝數,與之相對應的是誕生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原則”。

當下,讓人恐懼擔憂不是“智慧型機器人”自我意識的覺醒,而是商用機器人的大範圍落地,擠佔著無數服務業人員的生存空間。這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據外媒爆料,科技巨頭LG將在CES展會上展出3款概念機器人,

接待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購物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目標劍指全球服務業的工作崗位。

顧名思義,接待機器人可以為酒店和機場候機室的顧客提供食物和飲料,以及毛巾等基本的服務。它既抹去了“銷售的功利性”,同時也給人一種科幻炫酷感,

小編想肯定有很多人樂於嘗試。

搬運機器人可以幫你搬運行李,讓你輕鬆入住、輕鬆離開,貼心的智能小助手讓你在暫時的停駐中感到溫暖,讓你賓至如歸。

購物機器人,不僅提供了商品的目錄、價位、二維碼,還能為你提供導航,它讓你直接與商品對接,省時又省力。懂你的機器人讓你的購物更加隨心所欲~

在外形上,這三款機器人和韓國仁川機場試行的安全機器人和清潔機器人基本沒什麼兩樣,

圓柱形的機身,圓形的臉盤以及兩個藍色的智慧掃描燈。它的形象親和而又不顯臃腫,的的卻卻是人類出行的好幫手。

這三款機器人的設計理念都是針對酒店、機場和超市的商業用途開發,在實際的使用上可以代替部分服務人員的工作。

除了時間久了需要定期維護外,它還可以全天候的工作,且不用付給它工資。想必許多人聽到這個消息要哭了。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截至去年5月,全球近50%的員工在服務行業工作,包括貿易、交通運輸、住宿、餐飲,以及其它行政和商業服務。

有需求就有市場,業內人士一直在不斷嘗試將智慧型機器人應用到不同的行業,尤其是服務業,而智慧型機器人的全球大範圍推廣必將衝擊到數以百萬計的工作人群。

也許,與LG類似的機器人大軍還在路上,但作為服務業的你應該思考你的出路了。無論是轉型亦或是升值,關鍵是讓你“無可替代”,這樣才能在風雲際會的大變革中從容不迫、胸有成竹。

以及其它行政和商業服務。

有需求就有市場,業內人士一直在不斷嘗試將智慧型機器人應用到不同的行業,尤其是服務業,而智慧型機器人的全球大範圍推廣必將衝擊到數以百萬計的工作人群。

也許,與LG類似的機器人大軍還在路上,但作為服務業的你應該思考你的出路了。無論是轉型亦或是升值,關鍵是讓你“無可替代”,這樣才能在風雲際會的大變革中從容不迫、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