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度《甘肅藍皮書》發佈 藍皮書指出:預計今年全省住房價格總體趨穩

發佈會現場

每日甘肅網1月9日訊 (西部商報記者 李楊) 1月8日上午,由省委網信辦、省社會科學院、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統計局、酒泉市委市政府、社科文獻出版社、讀者集團聯合舉辦的《甘肅藍皮書》《西北藍皮書》系列成果發佈會在蘭州舉行。

甘肅省社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福生介紹了《甘肅藍皮書》和《西北藍皮書》編研等相關情況。

當天發佈的2018年度藍皮書成果共有10部。分別是屬於《甘肅藍皮書》系列成果的甘肅《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輿情藍皮書》《縣域藍皮書》《文化藍皮書》《住建藍皮書》《民族藍皮書》《酒泉藍皮書》《商務藍皮書》,

還有甘肅、青海、陝西、新疆、寧夏5省區社科院聯合編研的《西北藍皮書》。其中,《西北藍皮書》是由西北五省區社科院聯合主辦,為服務西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打造的精品項目。

 《經濟藍皮書》

今年全省經濟有望改變下滑態勢

2017年,全省上下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著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全省經濟運行基本平穩,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較好,工業企業效益有所好轉,消費品價格相對穩定,城鄉居民收入平穩增長。

2018年,隨著甘肅經濟發展中深層次問題的逐步克服和解決,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及新經濟動能的培育壯大,全省經濟有望改變下滑態勢。《藍皮書》建議:政府應加快再造和整合增長極的戰略研究和戰略部署。

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釋放要素活力,增強發展信心。充分考慮政策風險給民間投資帶來的影響,給民間投資服下政策的“定心丸”,將微觀主體的投資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樹立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信心,通過加強對改革的整體設計和完善改革的推進方式,促進我省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創造以激勵為主的幹事環境,
對我省未來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社會藍皮書》

不斷優化調整 促進甘肅社會穩定發展

2017年資料表明,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1%。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9%。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21萬人,略高於去年同期水準,完成全年任務的108.03%。全省共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529.5萬人,同比增長0.4%。勞務收入1022.7億元,增長7.6%。

在社會發展和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發展互相嵌入、協調共生的新時代,

要通過不斷優化調整社會結構、培育社會組織、改善民生保障、促進社會團結、創新社會治理等措施促進甘肅社會實現公平、和諧、穩定發展。

 《文化藍皮書》

甘肅文化發展將邁進一個全新時代

2016~2017年,甘肅的文化發展,在總體上呈現出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傳承創新強省轉變的明顯態勢。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甘肅的文化發展將邁進一個全新的時代。那就是如何向甘肅人民提供更均衡、更充分的文化服務,如何讓甘肅人民更均衡、更充分地共用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文化利益。在下一步的文化發展中,甘肅需要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充分運用好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這兩個國家級文化發展平臺,堅定文化自信,大力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貢獻甘肅智慧、展現甘肅風采。

 藍皮書成果摘錄

《輿情藍皮書》

“食品安全問題”百姓最關心

2017年最為關注的10個社會熱點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排在第1位

“醫療問題”排在第2位

“生態環境問題”排在第3位

“養老與社會保障問題”排在第4位

“住房問題”排在第5位

“反腐敗和幹部作風問題”排在第6位

“就業問題”排在第7位

“物價問題”排在第8位

“教育問題”排在第9位

“農村土地問題”排在第10位

《藍皮書》指出,當前,甘肅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民眾關注的民生問題不斷得到解決,群眾的幸福感進一步提升。預測2018年輿情態勢總體向好,形勢積極健康向上。

《縣域藍皮書》

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甘肅縣域競爭力十強縣

涼州區 西峰區 甘州區 肅州區 肅北縣

麥積區 崆峒區 敦煌市 肅南縣 臨夏市

初步形成了一些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敦煌市(文化旅遊模式)

玉門市(能源產業引領模式)

隴西縣(特色產業引領模式)

成縣(“互聯網”+模式)

康樂縣(養殖加工模式)

靜寧縣(特色農產品加工模式)

金塔縣(重點專案驅動模式)

康縣(鄉村旅遊模式)

《民族藍皮書》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2017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甘肅民族地區認真部署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積極應對新常態的經濟發展環境和小康社會建設決勝期的艱巨任務,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呈現良好態勢。在小康社會建設決勝期,需要準確把握甘肅民族地區發展特徵,在培育特色經濟、推進民族事務法制化建設等方面要加快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於2020年和全省乃至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

《商務藍皮書》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占比預計提高到45%以上

2017年,全省商務運行呈現出“一升一高兩回落”的發展態勢,即國內貿易指標平穩上升,對外貿易資料明顯回落,招商引資規模顯著下降,對外投資日益趨高等發展態勢。全省已建成75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159個鄉級電商服務站,5297個村級電商服務點,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日臻完善。

預計2018年甘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能夠實現增長10%左右的目標;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能達到320億人民幣,降幅有可能收窄至30%左右,2018年降幅會收窄到20%以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占比將會提高到45%以上。

《住建藍皮書》

加快建立住房市場長效調控機制

預計2018年,全省住房需求將逐步回落,住房開發仍會較快增長,住房價格總體趨穩。為此要警惕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過熱”後,省內城市需求不足導致住房庫存再次上升。為保持全省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未來應在建立全省房地產的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全省住房市場的長效調控機制。

當然,全省城鄉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城鎮化品質有待提高,土地城鎮化擴張速度快於人口城鎮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生態、資源、環境等壓力持續加大等。未來應進一步強化全省城市的科學運營與管理,積極發展特色小鎮,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西北藍皮書》

應逐步實現西北地方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道路互聯互通

2017年,在全國經濟回穩向好的宏觀背景下,西北五省區競相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穩中有進的態勢仍在延續,但區域分化趨勢明顯。2017年上半年西北五省區經濟平均增速為7.3%,比全國經濟增速高0.4個百分點。

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前沿地帶的西北五省區基於區位和地緣優勢,應從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路化佈局、加快推進新型戰略通道聯通建設、加強交通設施規劃及實施的對接機制、構築道路互聯互通的合作協商機制、創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機制等方面入手,逐步實現西北地方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道路互聯互通。同時,應加快促進黃河中上游西北段協同發展,遵循區域相鄰、產業關聯、錯位發展、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等原則,實行差異化發展方針,打破開發區轄區限制,著力提升區域內城市群協調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要強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建立城市群內部各城市就平等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基礎設施共建、招商引資等多方面協商、對話平臺。

那就是如何向甘肅人民提供更均衡、更充分的文化服務,如何讓甘肅人民更均衡、更充分地共用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文化利益。在下一步的文化發展中,甘肅需要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充分運用好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這兩個國家級文化發展平臺,堅定文化自信,大力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貢獻甘肅智慧、展現甘肅風采。

 藍皮書成果摘錄

《輿情藍皮書》

“食品安全問題”百姓最關心

2017年最為關注的10個社會熱點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排在第1位

“醫療問題”排在第2位

“生態環境問題”排在第3位

“養老與社會保障問題”排在第4位

“住房問題”排在第5位

“反腐敗和幹部作風問題”排在第6位

“就業問題”排在第7位

“物價問題”排在第8位

“教育問題”排在第9位

“農村土地問題”排在第10位

《藍皮書》指出,當前,甘肅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民眾關注的民生問題不斷得到解決,群眾的幸福感進一步提升。預測2018年輿情態勢總體向好,形勢積極健康向上。

《縣域藍皮書》

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甘肅縣域競爭力十強縣

涼州區 西峰區 甘州區 肅州區 肅北縣

麥積區 崆峒區 敦煌市 肅南縣 臨夏市

初步形成了一些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敦煌市(文化旅遊模式)

玉門市(能源產業引領模式)

隴西縣(特色產業引領模式)

成縣(“互聯網”+模式)

康樂縣(養殖加工模式)

靜寧縣(特色農產品加工模式)

金塔縣(重點專案驅動模式)

康縣(鄉村旅遊模式)

《民族藍皮書》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2017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甘肅民族地區認真部署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積極應對新常態的經濟發展環境和小康社會建設決勝期的艱巨任務,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呈現良好態勢。在小康社會建設決勝期,需要準確把握甘肅民族地區發展特徵,在培育特色經濟、推進民族事務法制化建設等方面要加快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於2020年和全省乃至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

《商務藍皮書》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占比預計提高到45%以上

2017年,全省商務運行呈現出“一升一高兩回落”的發展態勢,即國內貿易指標平穩上升,對外貿易資料明顯回落,招商引資規模顯著下降,對外投資日益趨高等發展態勢。全省已建成75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159個鄉級電商服務站,5297個村級電商服務點,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日臻完善。

預計2018年甘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能夠實現增長10%左右的目標;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能達到320億人民幣,降幅有可能收窄至30%左右,2018年降幅會收窄到20%以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占比將會提高到45%以上。

《住建藍皮書》

加快建立住房市場長效調控機制

預計2018年,全省住房需求將逐步回落,住房開發仍會較快增長,住房價格總體趨穩。為此要警惕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過熱”後,省內城市需求不足導致住房庫存再次上升。為保持全省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未來應在建立全省房地產的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全省住房市場的長效調控機制。

當然,全省城鄉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城鎮化品質有待提高,土地城鎮化擴張速度快於人口城鎮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生態、資源、環境等壓力持續加大等。未來應進一步強化全省城市的科學運營與管理,積極發展特色小鎮,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西北藍皮書》

應逐步實現西北地方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道路互聯互通

2017年,在全國經濟回穩向好的宏觀背景下,西北五省區競相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穩中有進的態勢仍在延續,但區域分化趨勢明顯。2017年上半年西北五省區經濟平均增速為7.3%,比全國經濟增速高0.4個百分點。

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前沿地帶的西北五省區基於區位和地緣優勢,應從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路化佈局、加快推進新型戰略通道聯通建設、加強交通設施規劃及實施的對接機制、構築道路互聯互通的合作協商機制、創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機制等方面入手,逐步實現西北地方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道路互聯互通。同時,應加快促進黃河中上游西北段協同發展,遵循區域相鄰、產業關聯、錯位發展、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等原則,實行差異化發展方針,打破開發區轄區限制,著力提升區域內城市群協調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要強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建立城市群內部各城市就平等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基礎設施共建、招商引資等多方面協商、對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