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答爾文:階層躍遷,你得靠知識付費來實現?

第二屆喜馬拉雅FM“123知識狂歡節”在3天內消費總額達到了1.7億元人民幣,也許在今後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這些錢都轉化成為手機上花花綠綠的視頻音訊圖文,無論你是什麼身份,

什麼職業,遇到了怎樣的困境,這些內容都可能成為改變你命運的一次契機,雖然只是在你心裡這麼想。

當我們對文字對段視頻都開始失去了耐心的時候,我們仍舊願意在每天通勤的那一個半個小時中打開各種APP,學些《XX教你月薪5萬》,聽聽《重塑幸福: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模樣》,我們願意去投入時間和成本去學習這些我們認為很重要的東西,就如同中國互聯網網路資訊中心發佈的《第38詞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

從多維度上抽樣進行統計,發現:55.3%的線民有過為知識付費的行為,滿意度為38%,而其中74.2%是以獲得針對性的專業意見作為該項付費的首要動力,其次則是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成本、積累經驗自我提升,都占到月50%的份額。

正所謂並不是全部的人都是希望從知識中獲取直接的功利性的回報的,對於提高生活品質的方法技能以及業餘興趣愛好的用戶也達到了30%,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能提高工作效率或只是收入的知識和經驗”這一項期望是被63.3%的用戶所認可並願意為之付費,從這樣的資料裡我們其實可以分析出對於知識付費需求其實是來自於對自我提升的需求,這樣一種“學習-提升-學習”的思路讓我們毫不猶豫地進行知識付費的行為。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我們對需求知識付費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最大的刺激點還是來源於對於實現階層躍遷可能性的需求,而目前只有500億規模的市場並未能夠與傳統的課外培訓市場達4700億規模相比較的原因也很明顯。

作為需要效果來刺激的一個需求,承載著用戶對於提升可見性的效果的展現,但是很明顯不同于初高中學習能以分數來衡量的標準,

知識付費的主流人群職場人的學習模式中,更多的是以自我消化作為主要的學習模式,對於不統基礎學習能力的人對同一門課程所獲得的效果可想而知亦然參差不齊,同時我們無法在短期內依靠其升職加薪,因而這樣一個學習提升學習的鏈條很難能夠形成一個成能量的回環。

對於階層躍遷的根源性初衷,我們可能都沒辦法去承認實現現實階層躍遷的最關鍵時刻依舊是高考,進入社會後大多數人的發展前景與職場經驗呈線性關係,我們很難確定能夠依靠更多的知識就可以實現這一需求,同時更為昂貴的時間機會成本,很容易讓人們失去信心。

而深圳市華問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答爾文APP則以知識社交為切入點,從線上一對一的知識交互中提升使用者對於知識付費內容的汲取,以針對性的問題解決形式交流讓知識的學習脫離單純的理論,而真正帶來可以看得見的效果與提升,這才是知識付費所期望解決的用戶的痛點。

也許我們不知道需要多長的學習才能獲得階層的躍遷,但不學習被時代淘汰的概率有目共睹,我們在觀察知識付費的時候該明白,知識從來都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

而深圳市華問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答爾文APP則以知識社交為切入點,從線上一對一的知識交互中提升使用者對於知識付費內容的汲取,以針對性的問題解決形式交流讓知識的學習脫離單純的理論,而真正帶來可以看得見的效果與提升,這才是知識付費所期望解決的用戶的痛點。

也許我們不知道需要多長的學習才能獲得階層的躍遷,但不學習被時代淘汰的概率有目共睹,我們在觀察知識付費的時候該明白,知識從來都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