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科用藥匹多莫德被濫用遭專家扒皮,藥師:不推薦上市使用

繼前段時間治療白內障“神藥”莎普愛思滴眼液被曝光調查之後,兒科用藥中是否也存在“神藥”等問題引發了網友關注。近日,知名藥學專家、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冀連梅向匹多莫德“開炮”,

直指該藥“真實臨床中療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確”。

冀連梅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撰文“一年狂賣40多億的匹多莫德,請放過中國兒童”,指出匹多莫德存在濫用現象。據她透露,這個進口藥在國外醫學臨床試驗尚處於小白鼠階段,

療效尚不明確,冀連梅建議相關部門對匹多莫德的臨床療效進行再評價。那麼,你家的孩子用過匹多莫德嗎?這個藥有什麼副作用?企鵝問答集結了許多醫藥學專家的專業回答,一起來看看吧。

副主任藥師方健: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要進一步的評估,在有可靠的研究證據出現之前,不推薦上市使用

最近神藥紛紛受到衝擊,匹多莫德則成為輿論最新關注焦點,

大多認為此藥沒有治療效果,對免疫力提高是根本沒有的。我多年前在藥學專業網站丁香園論壇已經聽到同行評議:認為匹多莫德是沒有實際臨床療效的。

而最近冀連梅藥師的文章《一年狂賣40億的匹多莫德,請放過中國兒童》更是一針見血指出此藥的本質:“本品為免疫調節劑,適用於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但經過國內外文獻檢索,該藥缺乏有效的臨床療效證據。

按照說明書,藥理作用總結而言:通過刺激非特異性自然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產生效應。我們臨床所接觸的患兒,絕大多數是在人群密集所在,即使是農村的、鄉下的,和縣、鎮之間也有非常密切的交通和人口流動。以我國目前的衛生情況,我們身邊的環境中充滿了能刺激和感染孩子機體的病菌,哪裡還需要一個藥物來多此一舉?這些孩子的反復感染,

原因不是缺乏有效的免疫刺激。

真正科學的態度應該是像我們的鄰國巴基斯坦學習,巴基斯坦藥監局認為:儘管這個藥在中國、韓國、俄羅斯等少數幾個國家上市多年,但它沒有被收錄到任何一本標準的藥理學教材,也沒有被歐盟藥品監管部門EMA和美國藥品監管部門FDA批准上市,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要進一步的評估,在有可靠的研究證據出現之前,不推薦上市使用。

三甲醫院臨床藥師流花藥師:從其表現的系統來看最多的四個就是:胃腸道反應、皮膚及皮下組織紊亂、神經系統紊亂、常見紊亂

我們先來通過WHO組織提供的不良反應統計資料來看下匹多莫德的相關安全性情況:

從其全球ADR報告例數僅為188例來看,至少可以大概說明兩個問題,該藥在全球整體用量很少,該藥有一定的安全性。從其表現的系統來看最多的四個就是:胃腸道反應、皮膚及皮下組織紊亂、神經系統紊亂、常見紊亂。

從地域分佈來看:亞洲最多,占絕大多數,達85%,從上市區域來看,毫無疑問這些ADR報告大多數應該來自中國。

從年齡分佈來看,兒童的ADR數量占比為39%不算低,但比成年人的49%還是要顯著偏低,按照常規,兒童的ADR應該比成年人更易被發現及確認,因此,實際情況就是兒童發生的ADR數量要低於成年人。

從年度上報數量來看,說明從2014年開始,匹多莫德的用量應該有及其顯著的提升,這主要是因為ADR的自主監測及上報其實有極高的漏報率,因此,從2014年開始的ADR報告例數相比2008~2013年的個位數顯著提升至30例以上,說明其臨床用量應該有了極為明顯的提升。從以上資料可以初步分析得出:匹多莫德在全球的總用量應該並不高,而且絕大多數可能是在亞洲應用(十有八九就是中國),而且主要可能是從2014年開始有顯著提升的臨床應用;其安全性對於男女沒有什麼差異性,其ADR報告中兒童的比例不低,但還是要比成年人低,但遠高於老年人。如果按照國內目前的年使用病例數與WHO收集的ADR例數進行估算(包含對漏報數量的估算),匹多莫德的ADR發生率應該不高。

答主簡單不簡單:說實話藥補不如食補

這個藥沒見過。之前孩子得了肺炎住院9天。出院後,孩子就很容易生病,溫差一大就感冒發燒咳嗽。後來,去看中醫醫生開了玉屏風散。說是提高免疫。吃了十幾盒,沒有用,反而更容易感冒。後來還在那個醫院換了個老中醫,又開了一些中藥。還讓貼類似三伏貼一樣東西。沒過幾天,症狀好多了。

網友評論:說實話藥補不如食補,就我家孩子說吧,之前身體素質之差,就感覺每週都感冒,不是這就是那的,醫生就給我開了一種增強免疫力的沖劑,但是一直沒給他吃過,主要是是藥三分毒,何況不一定有效。我也是聽別個說的,其實多給寶寶吃牛肉,牛肉本來就是增強免疫力的,加上現在要到3歲了,大一點就好的多。

目前,匹多莫德被多名醫藥專家指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確。那麼,有關這類藥物的審批機制是怎樣的?

答主可愛的洪水猛獸:由於藥品在中國上市和獲得報銷資格的滯後,導致患者用藥會晚大約8年

一款新藥從開始研發到最終批准上市,一般要經過兩個階段。第一步是新藥的研發和上市。一款新藥首先要申請臨床試驗,拿到批文後開始臨床試驗,研發成功後還需要註冊審批才能上市。據業內人士透露,一般來講,這個過程需要至少4-5年。拿到新藥批文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藥品還需要進入市場進行銷售,在中國,藥品進入醫院銷售,必須通過省級准入和醫院准入,省級准入也就是藥品招標。IM S研究表明,全國31個省的平均招標週期是14個月,如果沒趕上這14個月,只能等到下一週期。

接下來,如果這款新藥想要成為可報銷藥品,還需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這個過程可能更加漫長。一種新藥上市後,需要五年的監測期,之後才能進入藥典,只有進入藥典才能進入醫保。但國家、省醫保目錄更新週期長,4~5年更新一次,等到真正更新還會延遲1.5年。綜合以上因素,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相比,由於藥品在中國上市和獲得報銷資格的滯後,導致患者用藥會晚大約8年。

至少可以大概說明兩個問題,該藥在全球整體用量很少,該藥有一定的安全性。從其表現的系統來看最多的四個就是:胃腸道反應、皮膚及皮下組織紊亂、神經系統紊亂、常見紊亂。

從地域分佈來看:亞洲最多,占絕大多數,達85%,從上市區域來看,毫無疑問這些ADR報告大多數應該來自中國。

從年齡分佈來看,兒童的ADR數量占比為39%不算低,但比成年人的49%還是要顯著偏低,按照常規,兒童的ADR應該比成年人更易被發現及確認,因此,實際情況就是兒童發生的ADR數量要低於成年人。

從年度上報數量來看,說明從2014年開始,匹多莫德的用量應該有及其顯著的提升,這主要是因為ADR的自主監測及上報其實有極高的漏報率,因此,從2014年開始的ADR報告例數相比2008~2013年的個位數顯著提升至30例以上,說明其臨床用量應該有了極為明顯的提升。從以上資料可以初步分析得出:匹多莫德在全球的總用量應該並不高,而且絕大多數可能是在亞洲應用(十有八九就是中國),而且主要可能是從2014年開始有顯著提升的臨床應用;其安全性對於男女沒有什麼差異性,其ADR報告中兒童的比例不低,但還是要比成年人低,但遠高於老年人。如果按照國內目前的年使用病例數與WHO收集的ADR例數進行估算(包含對漏報數量的估算),匹多莫德的ADR發生率應該不高。

答主簡單不簡單:說實話藥補不如食補

這個藥沒見過。之前孩子得了肺炎住院9天。出院後,孩子就很容易生病,溫差一大就感冒發燒咳嗽。後來,去看中醫醫生開了玉屏風散。說是提高免疫。吃了十幾盒,沒有用,反而更容易感冒。後來還在那個醫院換了個老中醫,又開了一些中藥。還讓貼類似三伏貼一樣東西。沒過幾天,症狀好多了。

網友評論:說實話藥補不如食補,就我家孩子說吧,之前身體素質之差,就感覺每週都感冒,不是這就是那的,醫生就給我開了一種增強免疫力的沖劑,但是一直沒給他吃過,主要是是藥三分毒,何況不一定有效。我也是聽別個說的,其實多給寶寶吃牛肉,牛肉本來就是增強免疫力的,加上現在要到3歲了,大一點就好的多。

目前,匹多莫德被多名醫藥專家指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確。那麼,有關這類藥物的審批機制是怎樣的?

答主可愛的洪水猛獸:由於藥品在中國上市和獲得報銷資格的滯後,導致患者用藥會晚大約8年

一款新藥從開始研發到最終批准上市,一般要經過兩個階段。第一步是新藥的研發和上市。一款新藥首先要申請臨床試驗,拿到批文後開始臨床試驗,研發成功後還需要註冊審批才能上市。據業內人士透露,一般來講,這個過程需要至少4-5年。拿到新藥批文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藥品還需要進入市場進行銷售,在中國,藥品進入醫院銷售,必須通過省級准入和醫院准入,省級准入也就是藥品招標。IM S研究表明,全國31個省的平均招標週期是14個月,如果沒趕上這14個月,只能等到下一週期。

接下來,如果這款新藥想要成為可報銷藥品,還需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這個過程可能更加漫長。一種新藥上市後,需要五年的監測期,之後才能進入藥典,只有進入藥典才能進入醫保。但國家、省醫保目錄更新週期長,4~5年更新一次,等到真正更新還會延遲1.5年。綜合以上因素,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相比,由於藥品在中國上市和獲得報銷資格的滯後,導致患者用藥會晚大約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