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多少人在關注明星出軌?又有多少人記得今天是他的祭日?

2018年的第一個頭條,被明星緋聞霸佔了人們關注的視線。

在這樣的喧鬧和圍觀中,人們好似忘記了,今天,是一個影響了我們幾代中國人、甚至中國歷史的偉人——周恩來總理的祭日。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于北京病逝。

他已經離開了我們42年。

42年,在歷史長河中是短到看不清、記不得、留不住的一瞬

但是我們的世界裡,

我們不該忘記這位偉人留給我們的一切

每一年,我們都要銘記、紀念這個日子

我們要告訴自己、更要不斷的告訴後人

歷史,不應該被遺忘

曾幾何時,十裡長街送總理、舉國悲痛的場景深深烙在了一代中國人的心裡;

曾幾何時,每個中國人都能講出大段大段關於總理治國、生活的小故事;

可現在,還是這樣麼?

是不是太多的年輕人已經感覺周總理離他們的時代、生活,越來越遠?

這,也許就是我們紀念、傳承的原因

包頭人,更對周總理有著深厚的情誼;沒有周總理,哪有包頭、乃至內蒙古的今天;

聽聽1959年,周總理是如何評價包頭的?

1959年10月15日上午,周總理來到包頭,把黨中央、毛主席的關懷一起帶來;

周總理從機場驅車到下榻的青山賓館,

不顧旅途疲勞,立即召集自治區、包頭市及包鋼領導,聽取關於包鋼建設和生產情況的彙報,並作重要指示;

下午,周總理和葉劍英、李維漢、烏蘭夫等領導人來到包鋼廠區,參加在爐前廣場舉行的包鋼一號高爐提前出鐵慶祝大會,並親自為一號高爐剪綵;

16日上午,總理還接見了包頭市先進生產者代表,參加在第一工人文化宮隆重舉行的包鋼一號高爐提前出鐵慶祝大會。

他說:在包頭這樣一個荒漠的地方,我們加快建設,使一號高爐提前投入生產,這在過去歷史上是不可能想像的事情,

今天實現了。從包頭看全國,我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是一定可以實現的!

還有一件事,可以看出總理對包頭、對內蒙古的關心和牽掛是何其深切。

周秉建,周恩來總理的親侄女,周家六兄妹中,秉建最小,排行小六。總理非常關心這個最小的侄女。

1968年,15歲的周秉建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報名到內蒙牧區插隊。周總理叮囑她,一定要注意和尊重那裡的風俗習慣,要多想些困難,想得太簡單了,遇到困難就容易動搖。插隊後,她當了一名普通牧民,住進蒙古包,學蒙古話,穿蒙古袍,幹牧業活兒,融入了牧民之中。

右起:周恩來、周秉建、鄧穎超

1972年,她回到北京探望周總理,總理認真地和她談起了婚姻問題:“你能不能找個蒙古族青年呀?過去王昭君不就是做了蒙古族人的媳婦了嗎,蒙古族小夥子是很不錯的。”

周秉建記住了伯父的這番話,也是天賜良緣,後來她遇到了蒙古族青年拉蘇榮,與他結為夫妻,周秉建說,應該說伯父對我講的那番話有很深的意義,他是為了民族之間的大團結。

拉蘇榮:蒙古族,中央民族歌舞團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党和國家多位領導人都看過他的演出。烏蘭夫主席一直高興地稱讚他是“小哈紮布”,內蒙古人民將他譽為新中國第二代蒙古族歌王。

他沒有留下存款

但他留下的遺產讓幾代中國人受用不盡

他沒有留下子女

但十幾億中國人都以是他的子女自豪

他沒有留下墓地

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裡立起了一座豐碑

芳華遠去,一代偉人已逝

曾經的包鋼、包頭早已換了翻天覆地的模樣

時代的發展,早已超出了總理當年的想像

可我們還是會懷念從前

懷念那些締造國家和新社會的偉人

懷念那個真誠如火的年代

懷念那種單純質樸的感情

互聯網時代,各種資訊在充斥著我們的手機,我們的生活

在這樣資訊的海洋中

我們希望,能把這樣一份緬懷和銘記放大、傳揚

讓我們把尊重和歷史傳承

這才是最應該刷屏的“明星”!

1968年,15歲的周秉建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報名到內蒙牧區插隊。周總理叮囑她,一定要注意和尊重那裡的風俗習慣,要多想些困難,想得太簡單了,遇到困難就容易動搖。插隊後,她當了一名普通牧民,住進蒙古包,學蒙古話,穿蒙古袍,幹牧業活兒,融入了牧民之中。

右起:周恩來、周秉建、鄧穎超

1972年,她回到北京探望周總理,總理認真地和她談起了婚姻問題:“你能不能找個蒙古族青年呀?過去王昭君不就是做了蒙古族人的媳婦了嗎,蒙古族小夥子是很不錯的。”

周秉建記住了伯父的這番話,也是天賜良緣,後來她遇到了蒙古族青年拉蘇榮,與他結為夫妻,周秉建說,應該說伯父對我講的那番話有很深的意義,他是為了民族之間的大團結。

拉蘇榮:蒙古族,中央民族歌舞團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党和國家多位領導人都看過他的演出。烏蘭夫主席一直高興地稱讚他是“小哈紮布”,內蒙古人民將他譽為新中國第二代蒙古族歌王。

他沒有留下存款

但他留下的遺產讓幾代中國人受用不盡

他沒有留下子女

但十幾億中國人都以是他的子女自豪

他沒有留下墓地

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裡立起了一座豐碑

芳華遠去,一代偉人已逝

曾經的包鋼、包頭早已換了翻天覆地的模樣

時代的發展,早已超出了總理當年的想像

可我們還是會懷念從前

懷念那些締造國家和新社會的偉人

懷念那個真誠如火的年代

懷念那種單純質樸的感情

互聯網時代,各種資訊在充斥著我們的手機,我們的生活

在這樣資訊的海洋中

我們希望,能把這樣一份緬懷和銘記放大、傳揚

讓我們把尊重和歷史傳承

這才是最應該刷屏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