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

人到中年,生命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谷,來到了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起來。

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

最近朋友圈被兩篇文章刷屏了,一篇《男到中年,不如狗》,跟著又有一篇《女到中年,更不如狗》。

然而中年,並沒有那麼不堪。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精彩絢麗。

人到中年,生命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谷,來到了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

花兒謝了何必欷歔,還有紅彤彤的果實呢。

體驗中年之美,就看你怎麼活。

年輕的時候,總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有些事情,遙遠而又遙遠,從來不用去想。

而到了中年,聽著時間匆匆的腳步,有一種感覺像一隻小貓,總會在不經意間輕輕踏到你的心頭。

年輕的時候,從來不知道生病為何物,甚至偶染小疾,也總把親朋的關心當成一種享受。

而到了中年,身體有一點點不適,

就開始往最壞的地方去想,擔心自己成為倒楣的那一個。

年輕的時候,看到名人的大事年表,會偷偷將名人成名的年份減去他出生的年份,然後和自己比較。

一想到自己離那個年齡還遠,頓時覺得來日方長,對人生充滿了希冀。

而到了中年,

每逢聽說有人故去,卻總愛用他的年齡減去自己的年齡。

算出來的那個數字,往往會驚出自己一身冷汗,心情失落好半天。

最讓中年人產生感慨的,是兩個地方,一個是醫院,另一個是殯儀館。

看到病床上的病人,才知道我們的身體是那麼脆弱;參加完一個葬禮,

會感慨人生的歸宿是如此蒼涼。

所以,中年人開始注重養生,看到文章裡有長壽兩個字,總會多停留上幾秒。

至於手拿個保溫杯,裡面泡上枸杞和西洋參,坐在椅子上不緊不慢地喝,已經成了中年人的標配。

白岩松曾不止一次感慨說,

到了中年就不得不思考了,青春一去不返,前方依稀看得到死亡的影子。

百歲耄耋老人尚且過的逍遙自在,好不快活,怎麼能說中年就不如狗了呢?我們來說兩個例子:

118歲堯力達西·堯勒瓦斯,從不穿短袖,講究熱養生。堯力達西住在天山腳下,他為自己總結的長壽秘訣是"熱養生"。記者見到老人時,他正坐在院裡納涼。南疆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老人依舊穿著長風衣、烏靴,別人都滿頭大汗,堯力達西卻顯得無比自在,連扇子都沒用。他解釋道,新疆紫外線太強,直接照射皮膚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相對來說,穿大衣、躲樹陰更舒適。老人說:"平時我也著長衣、系寬腰帶、穿長靴,年紀大了,注重腰部、腳部保暖,能保證長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在門口曬太陽,但正午絕不出門,"熱養生,並不代表越熱越好,適度親'熱'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116歲黃乜依,清晨木梳頭,早晚拉耳垂。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黃乜依就生活於此。外孫媳婦告訴大家,老人生活簡單,飲食也很隨意,只是偏愛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動不便後,黃乜依還開發了自己的一套養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精神,頭頂冒出新發,原本半聾的耳朵,現在反而聽得清了。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

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多麼的理直氣壯,多麼的逍遙快活,人到老年都不如狗,中年怎敢以狗自稱!

老白說得對,人到了中年,需要參透生死,參透人生,才能過好接下來的日子。

首先我們要學會忘記,忘記自己的年齡,忘記曾經的恩恩怨怨。

天天掰著手指頭算剩下的日子,只會讓你過得更絕望。

而生命太短,只有時間拿來愛,沒有時間拿來恨,只有時間享受幸福,沒有時間追憶痛苦。

留不住的人,那些不愉快的事,就讓它隨風而逝。

享受當下,才是正經。

然後我們要記著珍惜,健康的身體,親人的陪伴,是我們能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

至於錢財,至於名聲,至於地位,都是身外之物。

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才不會辜負自己。

人到了中年,已經明白自己能夠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所以,中年人比青年人多了一點實際,少了一點盲目;多了一點沉穩,少了一點狂妄。

於是,中年人學會了忙中偷閒,學會了享受生活,還要學會養生。

因為,我們已經經歷了太多。

有人說,中年是一杯下午茶。此喻妙極。

靜下心來仔細品品,果然會發現人生的滋味,盡在其中。

堯力達西卻顯得無比自在,連扇子都沒用。他解釋道,新疆紫外線太強,直接照射皮膚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相對來說,穿大衣、躲樹陰更舒適。老人說:"平時我也著長衣、系寬腰帶、穿長靴,年紀大了,注重腰部、腳部保暖,能保證長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在門口曬太陽,但正午絕不出門,"熱養生,並不代表越熱越好,適度親'熱'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116歲黃乜依,清晨木梳頭,早晚拉耳垂。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黃乜依就生活於此。外孫媳婦告訴大家,老人生活簡單,飲食也很隨意,只是偏愛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動不便後,黃乜依還開發了自己的一套養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精神,頭頂冒出新發,原本半聾的耳朵,現在反而聽得清了。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

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多麼的理直氣壯,多麼的逍遙快活,人到老年都不如狗,中年怎敢以狗自稱!

老白說得對,人到了中年,需要參透生死,參透人生,才能過好接下來的日子。

首先我們要學會忘記,忘記自己的年齡,忘記曾經的恩恩怨怨。

天天掰著手指頭算剩下的日子,只會讓你過得更絕望。

而生命太短,只有時間拿來愛,沒有時間拿來恨,只有時間享受幸福,沒有時間追憶痛苦。

留不住的人,那些不愉快的事,就讓它隨風而逝。

享受當下,才是正經。

然後我們要記著珍惜,健康的身體,親人的陪伴,是我們能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

至於錢財,至於名聲,至於地位,都是身外之物。

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才不會辜負自己。

人到了中年,已經明白自己能夠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所以,中年人比青年人多了一點實際,少了一點盲目;多了一點沉穩,少了一點狂妄。

於是,中年人學會了忙中偷閒,學會了享受生活,還要學會養生。

因為,我們已經經歷了太多。

有人說,中年是一杯下午茶。此喻妙極。

靜下心來仔細品品,果然會發現人生的滋味,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