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上就要過春節!90年代農村過年都是非常熱鬧熱鬧好玩的!現在呢

記憶中最有年味的,是為全家人置辦豐足精美的年貨,是難得團圓的親朋好友歡聚在年夜飯桌前。瑣碎而溫暖的形式裡,交織著中國人關於“春節”的記憶,傳承著千年不改的脈脈溫情。

小時候,我們家家戶戶生活條件都很稀鬆,卻很期盼著過年;長大後,生活條件雖然好了很多,年味卻也淡了。再也找不回那溫馨的“年味兒”了!小時候那眷戀的“味道”對於當時的我們又是什麼呢?

小時候在農村,年味兒是捧在媽媽手裡膨脹了的窩窩頭,冒著熱乎乎的白氣。

小時候在農村,年味兒是白白胖胖的土豆餡的餃子,個個都飽滿,透露這一年的圓滿。

小時候在農村,

年味兒是媽媽在油燈下親手趕做的一雙納底布鞋和大頭窩窩。

小時候在農村,年味兒是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一桌年夜飯,那是一年的團聚。

小時候在農村,年味兒是遠方遊子問候的來信和祝福的電報。

小時候在農村,年味兒是貼對子、掛燈籠、看戲、打樸克、扭秧歌、踩高蹺耍社火……

小時候在農村,年味兒是燃放花炮,能吃的東西可勁造。

小時候在農村,年味兒是三十晚上鬧一宿,

一個正月都有說道。

小時候在農村,年味兒是初一跟著大人去拜年,還能鬧些禮物和壓歲錢。

除夕,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當然也是我們每個人體會最多最深的節日,可能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童年中最盼望最興奮的節日。

我們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只能回憶一下我們農村孩子的過年的味道。記得我們小時候也就是從記事開始的時候,

每次過年之前20左右就在數著手指頭,盼望著“年”的快快來臨。那時我們還在上小學,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我期末考試考個好成績,得個三好學生,寒假回家過年,感覺就是“雙喜臨門”了。

小時候的年味,感覺總是從滿期待,每件事情都是一年一次的,所以才是那麼珍貴,

總覺得一切都是經過漫長的期待,才能換來一次過年。

1、殺豬

農村的小夥伴都不陌生吧!小時候,在農村,殺豬,預示著新年,即將開始!快過年那幾天村裡會幾戶人家一起殺一隻豬,每天老早早的就能聽見豬叫的聲音,就會約上自己的小夥伴飛奔過去看人家殺豬!

2、趕年集

趕集,是經常的事情,但是在我們小時候,並不經常去趕街,除非到了年底,要過年了,才回全家人一起出動,去街上買年貨,買新衣服,買玩具,那個時候,新衣服勝過玩具,玩具可以不要但是一年一次的新衣服必須買,那時候的條件不怎麼好,好在衣服玩具也偏便宜,過年的時候能有一套新衣服,也是我們心中最高興不過的事情了。

3、備年貨

按照現在的情況,年貨或許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在網上買到,或者去超市裡面,就能一次性買好,但是在那個時候的農村,年貨,可能需要花最多的時間去準備,比如差不多了,就要開始打粑粑,扯麵條,做糍粑,這些東西,現在當然在直接可以買到,那個時候也不是不能買,只是家裡面有糧食,有材料,直接去人家有機器的地方自己打出來,更喜歡這樣的味道。

4、貼春聯(除夕當天)

那時候,大年三十這天,基本不用幹什麼了,早早的就得把家裡面打掃乾淨,然後,開始準備貼春聯,那時候的春聯,並不是買的,而是買來紅紙,自己動手寫,當然那時候都是爸爸幹的事情,我們只負責貼,貼好春聯,家裡變得嶄新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5、放鞭炮

放鞭炮,是過年的前奏曲,臨近過年,每天都是鞭炮響徹村頭村尾,這也是小孩子的最大愛好,各式各樣的,大的小的,只要翻開小孩子的口袋,除了鞭炮,還真沒其他東西了,而最隆重的無非就是年夜飯前的那一次鞭炮了,那將是最大,最長的鞭炮;

6、年夜飯

如果說,一切都是為了過年,那麼年夜飯就是過年中最為重要的一頓,吃年夜飯,小時候的年夜飯,不算多麼豐富,但是最值得所有人的期待,因為在這一天,將是一年中菜最多的時候,也是一家人最為熱鬧的事情,當然那時候的年夜飯,還是有一些習俗的,比如要坐在地下吃,要鋪上松毛,吃飯前,可不能直接就吃了,還要祭拜,點香,磕頭,如今早一些習俗已不復存在或簡單走走形式。

放禮花

和現在年夜飯之後,馬上等著搶紅包的我們相比,那時候就沒有這麼多的事情了,年夜飯之後,天也黑了,就是放禮花的時候的,那時候也不叫禮花,因為很小那種,單手拿著就可以放了,如今都是那種大的禮炮,吃完年飯後就是各家輪著來了,這時候的農村,確實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了,之後才會看看春晚,然後大年就這樣過去了。

小時候的年味,就這樣在回憶中慢慢的離我們遠去,而如今的我們,也在一年年過後慢慢老去,我們那些再也回不去的農村年味,最終也就慢慢的不復存在。

現在回去過年可能也是沒有時間加上常年不在老家,感覺感情也淡了,也不怎麼串門了,感覺現在的年真的太冷清了!

3、備年貨

按照現在的情況,年貨或許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在網上買到,或者去超市裡面,就能一次性買好,但是在那個時候的農村,年貨,可能需要花最多的時間去準備,比如差不多了,就要開始打粑粑,扯麵條,做糍粑,這些東西,現在當然在直接可以買到,那個時候也不是不能買,只是家裡面有糧食,有材料,直接去人家有機器的地方自己打出來,更喜歡這樣的味道。

4、貼春聯(除夕當天)

那時候,大年三十這天,基本不用幹什麼了,早早的就得把家裡面打掃乾淨,然後,開始準備貼春聯,那時候的春聯,並不是買的,而是買來紅紙,自己動手寫,當然那時候都是爸爸幹的事情,我們只負責貼,貼好春聯,家裡變得嶄新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5、放鞭炮

放鞭炮,是過年的前奏曲,臨近過年,每天都是鞭炮響徹村頭村尾,這也是小孩子的最大愛好,各式各樣的,大的小的,只要翻開小孩子的口袋,除了鞭炮,還真沒其他東西了,而最隆重的無非就是年夜飯前的那一次鞭炮了,那將是最大,最長的鞭炮;

6、年夜飯

如果說,一切都是為了過年,那麼年夜飯就是過年中最為重要的一頓,吃年夜飯,小時候的年夜飯,不算多麼豐富,但是最值得所有人的期待,因為在這一天,將是一年中菜最多的時候,也是一家人最為熱鬧的事情,當然那時候的年夜飯,還是有一些習俗的,比如要坐在地下吃,要鋪上松毛,吃飯前,可不能直接就吃了,還要祭拜,點香,磕頭,如今早一些習俗已不復存在或簡單走走形式。

放禮花

和現在年夜飯之後,馬上等著搶紅包的我們相比,那時候就沒有這麼多的事情了,年夜飯之後,天也黑了,就是放禮花的時候的,那時候也不叫禮花,因為很小那種,單手拿著就可以放了,如今都是那種大的禮炮,吃完年飯後就是各家輪著來了,這時候的農村,確實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了,之後才會看看春晚,然後大年就這樣過去了。

小時候的年味,就這樣在回憶中慢慢的離我們遠去,而如今的我們,也在一年年過後慢慢老去,我們那些再也回不去的農村年味,最終也就慢慢的不復存在。

現在回去過年可能也是沒有時間加上常年不在老家,感覺感情也淡了,也不怎麼串門了,感覺現在的年真的太冷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