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名醫風采|李開明:瞄準臨床靜心科研,潛移默化傳道授業

1月9日,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李開明將在九州上醫館武昌館開診。李開明教授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50年,在武漢乃至湖北中醫界有著較好的口碑和影響力,

聽聞其在九州上醫坐診,不少患者專程致電或者在網上諮詢預約事宜。

李開明教授以主治各種疑難雜症見長。他謹遵中醫望聞問切之道,問診時和藹可親,話不多,一開口卻句句說到正點子上,讓就診的患者個個心服口服。“中醫是一門集合心理學、病理學、診斷學以及自然學科在一起的綜合學科,

實用性很強,在進行診斷時,當看到患者,診斷其實已經開始,從求診者面貌、神色,就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性格和病症所在,在此基礎上通過脈象、觸診等手段解析病情、病因,最終對症下藥,開出藥方。”李開明教授說。

李開明教授喜歡鑽研,尤其是當面對一些很棘手的病症時,他不會像有些醫生那樣退卻,而是迎難而上,通過層層剝析,

尋找最終的解決之道。“我所接觸的患者,尤其是患有疑難雜症的患者,很多都是無路可走了才來看中醫,所以,中醫就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如果連我都放棄了,對患者的打擊可想而知,我無法放棄每一個患者,更對中醫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不久前,他接診了一位患有鬱症疑難雜症患者。該患者在漢口開了一個餐館並且親自掌廚,每逢盛夏暑難耐或者幹活太熱,常以冷水沖涼,

後來漸感手腳關節會莫名發涼,但是因對身體影響不大當時未以為意。今年,因餐館門前道路施工封閉致使生意不順以及和妻子離婚,每日以酒度日,繼而精神怫鬱、頭眼發脹、心煩口苦,經過多個醫院診治,均不得要領,經人介紹後找到李開明教授看診。

經過施診,李開明教授判斷該患者為郁症:“熱不能透,肺氣先耗,肝木橫恣,氣郁不達。”郁證多緣於思慮不伸,氣先受病。

蓋氣本無形,鬱則氣聚,聚則似有形而實無質,如誤認有形之滯,用破氣攻削,則愈治癒虛;用呆補之劑,則愈補愈滯。《臨證指南》指出:蓋郁證全在病者移情易性。醫者構思靈巧,不重在攻補,而在乎用苦泄熱而不損胃,用辛理氣而不破氣,用滑潤燥澀而不滋膩氣機,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長,宜順其氣,平淡用藥以開其鬱,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藥到病除。

正因為他的這種迎難而上的鑽研精神,

在近50年的行醫履歷中,經過他的手治療好的患者成千上萬,並且在內科、婦科、骨科、理療針灸等各個方面都建樹頗豐。不少經他手病情痊癒的患者,都成了他的“中醫粉”、“死忠粉”,甚至還將其推薦給周邊的親戚朋友。

敢於向疑難雜病挑戰,工作追求細緻入微,這是李開明教授的行醫信條及工作態度。有一次,醫院接治了一位剛生孩子不久的女患者,症狀是典型的產後虛弱:產後虛汗、頭暈、怕冷、全身無力。在她生完孩子後,家人燉了很多雞湯、黨參鹿茸給她吃,可是均由於體太虛而不受補。當時接診的是科室的另一位醫生,開了幾幅中藥,其中還順帶有阿膠。李開明教授當時也在同一診室,無意中瞥了一眼女患者的面貌,發現患者在不停的揉眼睛,而且眼屎很重,說話非常的急促,當即初步判斷女患者有肝火旺盛之兆,並不適合進食阿膠。於是將主治醫生拉到一邊偷偷叮囑了幾句,重新診治後,大改了原來的藥方,並剔除了阿膠。

“女性產胎本身就是一個大量耗氣耗血的過程,產後容易氣血虛,不能固護衛表,風寒濕之邪趁機侵襲入體,內虛又遭外邪,極易使得身體虛不受補,虛熱內生,所以常出現饑餓感,能吃,但是虛汗、頭暈、無力等症狀卻無明顯改善。這時候要溫補氣血,調理脾胃入手。其實中國傳統的月子後進補有很多誤區,一味地進食滋補而不根據體質實際往往都會適得其反。辯證而言,中藥藥浴、艾灸在治療產後虛弱上比單純進食滋補效果更好。”李開明教授說。

正是由於自己孜孜不倦的研究以及對細節的專注,李開明教授的醫術從未停止精進,不僅如此,他還致力於中醫的發揚和傳承:在懸壺濟世的同時,他也在湖北中醫藥大學任教,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授給年輕的學子。“近些年,國家在大力發展中醫事業,這是個好現象。我的年紀大了,行醫這麼些年積累經驗和技術就該傳給年輕人,讓他們將國粹更好的發揚。”

“仁醫濟天下,懸壺度蒼生,這是我以前的恩師寫給我的一幅字,我一直懸掛于客廳大堂之上,這不僅是對我的期望,也是給我的行醫指南。”對於一個個親手治癒的患者,李開明教授都如釋重負,認為總算是沒有辜負恩師的期望;對於自己帶出來的學生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就,李開明教授都喜于言表,覺得自己這才算繼承了恩師的衣缽。

在她生完孩子後,家人燉了很多雞湯、黨參鹿茸給她吃,可是均由於體太虛而不受補。當時接診的是科室的另一位醫生,開了幾幅中藥,其中還順帶有阿膠。李開明教授當時也在同一診室,無意中瞥了一眼女患者的面貌,發現患者在不停的揉眼睛,而且眼屎很重,說話非常的急促,當即初步判斷女患者有肝火旺盛之兆,並不適合進食阿膠。於是將主治醫生拉到一邊偷偷叮囑了幾句,重新診治後,大改了原來的藥方,並剔除了阿膠。

“女性產胎本身就是一個大量耗氣耗血的過程,產後容易氣血虛,不能固護衛表,風寒濕之邪趁機侵襲入體,內虛又遭外邪,極易使得身體虛不受補,虛熱內生,所以常出現饑餓感,能吃,但是虛汗、頭暈、無力等症狀卻無明顯改善。這時候要溫補氣血,調理脾胃入手。其實中國傳統的月子後進補有很多誤區,一味地進食滋補而不根據體質實際往往都會適得其反。辯證而言,中藥藥浴、艾灸在治療產後虛弱上比單純進食滋補效果更好。”李開明教授說。

正是由於自己孜孜不倦的研究以及對細節的專注,李開明教授的醫術從未停止精進,不僅如此,他還致力於中醫的發揚和傳承:在懸壺濟世的同時,他也在湖北中醫藥大學任教,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授給年輕的學子。“近些年,國家在大力發展中醫事業,這是個好現象。我的年紀大了,行醫這麼些年積累經驗和技術就該傳給年輕人,讓他們將國粹更好的發揚。”

“仁醫濟天下,懸壺度蒼生,這是我以前的恩師寫給我的一幅字,我一直懸掛于客廳大堂之上,這不僅是對我的期望,也是給我的行醫指南。”對於一個個親手治癒的患者,李開明教授都如釋重負,認為總算是沒有辜負恩師的期望;對於自己帶出來的學生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就,李開明教授都喜于言表,覺得自己這才算繼承了恩師的衣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