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記憶體市場十大預測

2018年存儲市場:似曾相識

2018年的存儲行業更像是2017年的延伸:發生巨大變化。很多趨勢——如雲採用率提高、從磁片轉向快閃記憶體、向軟體定義一切轉變——將塑造存儲和資料中心基礎設施。

儘管這些趨勢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是2018年並不無聊。大大小小的廠商們,還有他們的管道合作夥伴,都必須做出可能會影響其生死存亡的決策。舊式存儲的持續轉變,在美國缺乏對GDPR巨大影響的認識,這些意味著2018年將是激動人心的一年。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18年存儲行業面臨的10大發展趨勢。

關於公有雲與私有雲的爭論將逐漸沉寂下來

為什麼,為什麼人們還在辯論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好處呢?企業需要私有雲的安全性,和公有雲的靈活性。將兩者結合成為混合雲,其中資料可以遷移到最有用處的地方,這就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存儲廠商可以從説明企業構建私有雲、簡化資料在他們產品與公有雲之間遷移來獲益。

在這方面他們行動緩慢,因為存在著這樣的潛在風險:有太多資料移轉到公有雲導致他們的業務模式受影響。但是,如果他們不能做遷移,而讓別的廠商先發制人,那麼情況就更加嚴峻了。2018年,預計會看到他們全面接受混合存儲雲的方式。

並購活動將更加活躍

2018年我們將看到存儲業界發生更多的兼併和收入,然而不會像是2018年HPE收購SimpliVity和Nimble Storage這樣的量級。大型收入目標會減少,

甚至成功吞併一家存儲廠商的公司數量也會減少,儘管2017年西部資料確實成功收購了快閃記憶體存儲廠商Tegile。

相反,我們將會看到有規模更小的一些並購,因為大型存儲廠商要麼在尋找新的技術點,要麼設法彌補技術人才的短缺,這兩方面都不缺乏潛在的目標。看起來至少有很多初創公司都獲得了資金,因為現有公司要麼被收購了,要麼已經關門大吉。

Dell EMC找到自己的發展模式

2016年Dell和EMC進行了歷史性的合併,

隨後的整合進行順利。帶來的後續影響是,存儲銷售額連續幾個季度減少,因為兩家公司合併了多個某些程度上是重疊的產品線,而且管道和銷售部門也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IDC的資料似乎顯示出不同的情況,2017年第三季度Dell EMC的存儲收入小幅上漲。Dell EMC整合了銷售和管道計畫,對產品線進行合理化安排,希望能夠2018年實現復蘇。考慮到存儲行業面臨的阻力,

隨著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雲和軟體定義,Dell EMC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佔據市場份額的主導地位。但是,Dell EMC會讓大家看到誰是存儲之王。

NetApp繼續強勁增長勢頭

NetApp曾件是存儲行業中的佼佼者,是2017年成長最快的主流存儲廠商,現在正在追趕上行業領導者Dell EMC,這主要歸功於NetApp正在從傳統存儲轉型為存儲業界最為雲友好的存儲廠商。

NetApp將在2018年季度強勁增長的勢頭,但還不會從Dell EMC那裡搶來頭把交椅。不過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首先,雖然NetApp已經確保其本機存放區產品可以輕鬆地在雲之間遷移,但其他廠商也在向這個方向發展。NetApp的全快閃記憶體存儲在2017年實現了最高速的增長,但是2018年幾乎所有廠商都進入了這個市場。與所有存儲硬體廠商一樣,NetApp將會面臨來自軟體定義存儲的挑戰和壓力。

SSD準備好對資料中心存儲發起最後的攻擊

2017年,作為SSD的關鍵元件,快閃記憶體記憶體大量短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製造商向NVMe等快閃記憶體新技術轉移,這反過來限制了SSD的供應,但是價格上漲。

這一短缺情況很快就會成為歷史。IDC在去年12月表示,預計2016年到2021年期間SSD出貨量的年複合增長率將得到15.1%,到2021年收入將得到336億美元。

每GB的快閃記憶體存儲價格可能不會低到比磁片存儲還要低,但是短缺即將結束,SSD的價格將回到傳統的下滑價格曲線上,意味著企業將把全快閃記憶體存儲作為高於二級存儲或者歸檔存儲的全新採購專案。

軟體定義存儲將成為關注焦點

NetApp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Dave Hitz在去年10月曾打破大型存儲廠商不言而喻的禁忌,稱他們可以放棄硬體並進行軟體定義化。Hitz說,在沒有硬體的情況下成為一家軟體公司會讓NetApp更加成功。

2018年,存儲行業界將會進行一場擁抱軟體定義存儲的運動。所有存儲廠商——不管是大型廠商還是小型廠商——都走向軟體定義,不管是否願意承認,他們都準備放下硬體業務了。客戶不再喜歡特定的硬體。所以2018年我們可以關注這個行業是如何大舉進行軟體定義的。

超融合基礎設施將繼續發展勢頭 但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IDC預計,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超融合基礎設施收入同比增長68%,突破10億美元大關,前四大廠商實現了高雙位數和三位數的增長,大型存儲廠商和初創公司都在進入這個市場。展望2018年,這將是企業又一重要之年,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者認識到超融合基礎設施相比自建基礎設施所具有的便捷性和靈活性,儘管超融合基礎設施相比傳統IT基礎設施要更加昂貴一些。

但這可能也是暫時的情況。企業因為靈活計算和存儲要求將越來越多地採用雲,如果超融合基礎設施不能提供大部分的價值,那麼就不要指望它會在2018年實現大幅度的增長。

物聯網:少說多做

存儲廠商很快就會加入物聯網陣營,聲稱他們的產品可以保存物聯網資料。但是物聯網不僅僅是保存資料,這些資料位於網路邊緣而不是核心位置,必須要在邊緣進行保存和操作。

2018年存儲廠商將會認真地考慮他們在物聯網業務方面的價值,不止是為資料提供短暫的平臺。我們看到日立公司從2017年開始將自己的存儲、物聯網和大資料業務整合成為一個部門,也就是現在的Hitachi Ventara,創建了第一家將所有這三個功能集中到一個實體中的公司。

GDPR即將到來

也許會在今年5月底的某個時候,美國企業會發現“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已經到來,但是對於其中很多企業來說,認識到這一點有些晚了。

GDPR是歐盟關於個性資訊如何保存和保護的法規,規定了如果一家公司無法提供特定的保護將會面臨全球收入2%或者4%的罰款。雖然這是一項歐盟的規定,但是美國公司也會受到影響。一家保存了歐盟公民個人資料、或者其平臺上保存了這些資料的美國公司,將負責保護這些資料並承擔任何出發。所以2018年上半年,存儲和安全技術提供商將會對那些在歐盟有業務的美國企業以及管道合作夥伴圍繞GDPR進行大量教育培訓。

計算將移到到存儲

回到資料保存在本地和伺服器上的那個時代,生活是簡單而美好的。但是今天,資料被保存在所需的地方:在本地、在雲中、或者在網路邊緣的設備上。分散的資料位置,再加上用足夠頻寬及時把資料移轉到所需位置的難度,都讓計算能力更加靠近資料變得越來越重要。

由於有了新型的功能更強大、能效更高的CPU,現在我們在雲端、在邊緣設備、甚至在存儲陣列本身都可以進行計算了。考慮到計算資源的訪問和遷移速度要比資料快,所以預計2018年我們會看到攜帶了資料的可擕式計算資源。

不過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首先,雖然NetApp已經確保其本機存放區產品可以輕鬆地在雲之間遷移,但其他廠商也在向這個方向發展。NetApp的全快閃記憶體存儲在2017年實現了最高速的增長,但是2018年幾乎所有廠商都進入了這個市場。與所有存儲硬體廠商一樣,NetApp將會面臨來自軟體定義存儲的挑戰和壓力。

SSD準備好對資料中心存儲發起最後的攻擊

2017年,作為SSD的關鍵元件,快閃記憶體記憶體大量短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製造商向NVMe等快閃記憶體新技術轉移,這反過來限制了SSD的供應,但是價格上漲。

這一短缺情況很快就會成為歷史。IDC在去年12月表示,預計2016年到2021年期間SSD出貨量的年複合增長率將得到15.1%,到2021年收入將得到336億美元。

每GB的快閃記憶體存儲價格可能不會低到比磁片存儲還要低,但是短缺即將結束,SSD的價格將回到傳統的下滑價格曲線上,意味著企業將把全快閃記憶體存儲作為高於二級存儲或者歸檔存儲的全新採購專案。

軟體定義存儲將成為關注焦點

NetApp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Dave Hitz在去年10月曾打破大型存儲廠商不言而喻的禁忌,稱他們可以放棄硬體並進行軟體定義化。Hitz說,在沒有硬體的情況下成為一家軟體公司會讓NetApp更加成功。

2018年,存儲行業界將會進行一場擁抱軟體定義存儲的運動。所有存儲廠商——不管是大型廠商還是小型廠商——都走向軟體定義,不管是否願意承認,他們都準備放下硬體業務了。客戶不再喜歡特定的硬體。所以2018年我們可以關注這個行業是如何大舉進行軟體定義的。

超融合基礎設施將繼續發展勢頭 但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IDC預計,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超融合基礎設施收入同比增長68%,突破10億美元大關,前四大廠商實現了高雙位數和三位數的增長,大型存儲廠商和初創公司都在進入這個市場。展望2018年,這將是企業又一重要之年,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者認識到超融合基礎設施相比自建基礎設施所具有的便捷性和靈活性,儘管超融合基礎設施相比傳統IT基礎設施要更加昂貴一些。

但這可能也是暫時的情況。企業因為靈活計算和存儲要求將越來越多地採用雲,如果超融合基礎設施不能提供大部分的價值,那麼就不要指望它會在2018年實現大幅度的增長。

物聯網:少說多做

存儲廠商很快就會加入物聯網陣營,聲稱他們的產品可以保存物聯網資料。但是物聯網不僅僅是保存資料,這些資料位於網路邊緣而不是核心位置,必須要在邊緣進行保存和操作。

2018年存儲廠商將會認真地考慮他們在物聯網業務方面的價值,不止是為資料提供短暫的平臺。我們看到日立公司從2017年開始將自己的存儲、物聯網和大資料業務整合成為一個部門,也就是現在的Hitachi Ventara,創建了第一家將所有這三個功能集中到一個實體中的公司。

GDPR即將到來

也許會在今年5月底的某個時候,美國企業會發現“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已經到來,但是對於其中很多企業來說,認識到這一點有些晚了。

GDPR是歐盟關於個性資訊如何保存和保護的法規,規定了如果一家公司無法提供特定的保護將會面臨全球收入2%或者4%的罰款。雖然這是一項歐盟的規定,但是美國公司也會受到影響。一家保存了歐盟公民個人資料、或者其平臺上保存了這些資料的美國公司,將負責保護這些資料並承擔任何出發。所以2018年上半年,存儲和安全技術提供商將會對那些在歐盟有業務的美國企業以及管道合作夥伴圍繞GDPR進行大量教育培訓。

計算將移到到存儲

回到資料保存在本地和伺服器上的那個時代,生活是簡單而美好的。但是今天,資料被保存在所需的地方:在本地、在雲中、或者在網路邊緣的設備上。分散的資料位置,再加上用足夠頻寬及時把資料移轉到所需位置的難度,都讓計算能力更加靠近資料變得越來越重要。

由於有了新型的功能更強大、能效更高的CPU,現在我們在雲端、在邊緣設備、甚至在存儲陣列本身都可以進行計算了。考慮到計算資源的訪問和遷移速度要比資料快,所以預計2018年我們會看到攜帶了資料的可擕式計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