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廠強勢入局 創業團隊持續反覆運算 VR一體機將在2018年集中爆發

首批消費級VR頭顯設備進入市場已經有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但要成為主流,還需要努力。阻礙其成為主流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個就是,目前的VR設備還需要連接到某個外部的計算設備,

比如高端PC,或者智慧手機,或者遊戲主機。

選哪個好呢

而在2018年,這一市場狀況將會隨著多款VR一體機設備的發佈而改變。準備好進入VR的2.0時代吧,我們認為,只有這樣的革命才能幫助那些分析機構實現之前的預期:2026年VR行業的規模將達到380億美元。

雖然虛擬實境這個概念早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直到穀歌在2014年年中發佈了Cardboard,才開啟了消費級VR的時代。之後在2015年11月,隨著三星Gear VR這款需要新款三星手機的VR設備的發佈,VR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猛攻。

之後的2016年,VR行業迎來了充分的發展,Oculus Rift和HTC Vive這樣的高端頭顯進入市場,但它們都需要連接到高端PC,即使是中端的索尼PSVR,也需要連接到PS4遊戲主機。如此高的成本,並不是所有用戶都能承受的。

即使是移動VR頭顯,比如穀歌在2016年推出的Daydream View,也需要使用穀歌自家的Pixel系列手機。

穀歌Daydream View

在上述的這些產品中,VR設備都需要額外的處理能力,因為運行VR應用會有很大的計算量。而在兩年前還沒有比較合適的方式來將價格適中的計算單元集成到VR頭顯中。

如今,電腦系統變得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低,越來越高效,VR也不例外。雖然目前的VR一體機設備給人一種“體驗品質和手機VR眼鏡並沒什麼區別”的印象,但它們對於推動VR進入主流市場,成為主流的消費級技術將產生巨大的助力。尤其是在國內市場,大朋、IDEALENS、酷開、愛奇藝、Pico、小宅、暴風魔鏡等等廠商都已經將VR一體機推向市場。

接下來,我們看看2018年將會有哪些新的VR一體機進入市場,它們又能給VR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Oculus Go

Oculus Go

在去年10月的Oculus Connect大會期間,Facebook旗下的Oculus公佈了Oculus Go這款VR一體機,並稱其將會在2018年上市。這款設備可以支援為三星Gear VR平臺開發的內容,售價為199美元,可以說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了,畢竟需要配合三星的高端手機才能運行的Gear VR,也需要100多美元才能買到。

Oculus Go並不能提供位置跟蹤,也就是說你雖然能獲得360°的視野,但只能處在你所看到的內容的中心。不過將其用作入門級的VR設備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對那些沒有合適的高端手機的用戶,比如使用iPhone的用戶。多方消息稱Oculus Go的國內版本將會與小米合作,或許很快就會有產品亮相了。

Oculus Santa Cruz

2016年亮相的Santa Cruz原型機

除了Oculus Go這款“入門級”VR一體機,Oculus還在開發另一款代號為Santa Cruz的產品,這款VR一體機是提供位置跟蹤功能的,有了這台VR頭顯,用戶可以在3D的虛擬環境中四處走動,同時這款設備支援6DOF,這就意味著它能夠支持更多類型的應用。

2017年亮相的Santa Cruz原型機

在2016年Oculus Connect大會期間,這家公司首次展示了初步的原型機,與Oculus Rift頭顯的外觀類似,但在頭顯後方還有一個計算部件。而在2017年的展示中則有了一些新變化,新的原型機有著更加圓滑的工業設計,並且看不到之前的計算部件了。據外媒稱,體驗時就像Rift一樣,同樣支持Oculus的手部控制器Touch。但與Rift相比,除了沒有煩人的線纜之外,也不用與PC連接,便利性大幅提升。

在Connect大會期間,Facebook的CEO紮克伯格承諾,開發者們將會在2018年拿到Santa Cruz的開發機,或許這意味著消費者們在2019年之前都拿不到這款VR一體機,同樣其價格也無法得知。不過,能夠到達開發者們的手中,也是其進入市場之前的重要一步。

Google Daydream

Daydream VR一體機

在2017年5月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期間,穀歌宣佈將會推出基於Daydream VR平臺的VR一體機,著實讓VR愛好者們興奮了一把。當時的消息稱穀歌將會和HTC、聯想一起打造具備位置跟蹤功能和6DOF的VR一體機,基於穀歌的WorldSense系統。

穀歌與聯想合作的Daydream VR一體機

不幸的是,穀歌和HTC在最近宣佈他們擱置了開發Daydream VR一體機的計畫,穀歌將會和聯想一起打造Daydream VR一體機,雖然目前還沒有發佈日期或售價的資訊,但或許在2018年,我們能看到這款設備進入市場。

HTC Vive Focus

HTC Vive Focus

HTC雖然沒有與穀歌合作打造基於Daydream的VR頭顯,但仍然發佈了一款VR一體機。在上個月,HTC在北京公佈了Vive Focus的售價和發售管道、出貨日期等資訊,魅力白版售價3999元,電眼藍版售價4299元,並在去年雙12正式開啟預售,今年1月開始出貨。但可能這款設備僅僅面向中國市場,目前並不知道這款設備是否會推出面向北美或歐洲市場的版本。

在內容方面,HTC在VDC大會期間推出了Vive Wave平臺,大群的開發者們已經在為Vive Focus開發內容,而此舉也將有利於緩解日益嚴重的移動VR碎片化問題。

除了上面這四款VR一體機之外,Pico在近期發佈的Pico Neo CV以及IDEALENS近期發佈的IDEALENS K3也很值得關注,前者主打頭部和手部雙6DOF跟蹤,後者則針對教育場景深度優化,主打B端市場。國內創業團隊雖然比國外大廠較早進軍VR一體機,但面對大廠在品牌認知和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細分市場或許是更好的出路。

Pico Neo CV VR一體機

IDEALENS K3 VR一體機

越來越多的VR一體機設備進入市場,可以確定的是,更多的可選設備不僅會帶來性能的提升,更會促進價格的下降,使其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誠然,VR還面臨著無數的挑戰需要克服,才能成為真正主流的消費級技術,比如更多的內容,更低的價格,更輕的重量等等,但一體化的VR頭顯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並且對於使用這種設備的使用者來說,也會很樂意接受這種進步。

2016年亮相的Santa Cruz原型機

除了Oculus Go這款“入門級”VR一體機,Oculus還在開發另一款代號為Santa Cruz的產品,這款VR一體機是提供位置跟蹤功能的,有了這台VR頭顯,用戶可以在3D的虛擬環境中四處走動,同時這款設備支援6DOF,這就意味著它能夠支持更多類型的應用。

2017年亮相的Santa Cruz原型機

在2016年Oculus Connect大會期間,這家公司首次展示了初步的原型機,與Oculus Rift頭顯的外觀類似,但在頭顯後方還有一個計算部件。而在2017年的展示中則有了一些新變化,新的原型機有著更加圓滑的工業設計,並且看不到之前的計算部件了。據外媒稱,體驗時就像Rift一樣,同樣支持Oculus的手部控制器Touch。但與Rift相比,除了沒有煩人的線纜之外,也不用與PC連接,便利性大幅提升。

在Connect大會期間,Facebook的CEO紮克伯格承諾,開發者們將會在2018年拿到Santa Cruz的開發機,或許這意味著消費者們在2019年之前都拿不到這款VR一體機,同樣其價格也無法得知。不過,能夠到達開發者們的手中,也是其進入市場之前的重要一步。

Google Daydream

Daydream VR一體機

在2017年5月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期間,穀歌宣佈將會推出基於Daydream VR平臺的VR一體機,著實讓VR愛好者們興奮了一把。當時的消息稱穀歌將會和HTC、聯想一起打造具備位置跟蹤功能和6DOF的VR一體機,基於穀歌的WorldSense系統。

穀歌與聯想合作的Daydream VR一體機

不幸的是,穀歌和HTC在最近宣佈他們擱置了開發Daydream VR一體機的計畫,穀歌將會和聯想一起打造Daydream VR一體機,雖然目前還沒有發佈日期或售價的資訊,但或許在2018年,我們能看到這款設備進入市場。

HTC Vive Focus

HTC Vive Focus

HTC雖然沒有與穀歌合作打造基於Daydream的VR頭顯,但仍然發佈了一款VR一體機。在上個月,HTC在北京公佈了Vive Focus的售價和發售管道、出貨日期等資訊,魅力白版售價3999元,電眼藍版售價4299元,並在去年雙12正式開啟預售,今年1月開始出貨。但可能這款設備僅僅面向中國市場,目前並不知道這款設備是否會推出面向北美或歐洲市場的版本。

在內容方面,HTC在VDC大會期間推出了Vive Wave平臺,大群的開發者們已經在為Vive Focus開發內容,而此舉也將有利於緩解日益嚴重的移動VR碎片化問題。

除了上面這四款VR一體機之外,Pico在近期發佈的Pico Neo CV以及IDEALENS近期發佈的IDEALENS K3也很值得關注,前者主打頭部和手部雙6DOF跟蹤,後者則針對教育場景深度優化,主打B端市場。國內創業團隊雖然比國外大廠較早進軍VR一體機,但面對大廠在品牌認知和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細分市場或許是更好的出路。

Pico Neo CV VR一體機

IDEALENS K3 VR一體機

越來越多的VR一體機設備進入市場,可以確定的是,更多的可選設備不僅會帶來性能的提升,更會促進價格的下降,使其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誠然,VR還面臨著無數的挑戰需要克服,才能成為真正主流的消費級技術,比如更多的內容,更低的價格,更輕的重量等等,但一體化的VR頭顯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並且對於使用這種設備的使用者來說,也會很樂意接受這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