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遍港城:百年榮辱 錦屏滄桑

清末民初,海屬地區出了一位實業鉅子,他與南通張謇同登皇榜,志同道合,為官為商,相互聲援,造福蘇北。如今,張謇號稱近代中國“狀元實業家”,生前顯赫死後留名,而這位官至大清光祿大夫(正一品)、弼德院顧問、郵傳部署理尚書兼左右侍郎(正二品)、資政院幫辦、津浦鐵路幫辦,

民國參政院參政、憲政改革領袖的沈雲沛卻被家鄉人所淡忘。

(時光穿梭,百年飛逝)

沈雲沛所處時代,正是清王朝這艘腐朽巨輪行將傾覆之際。沈雲沛深受張之洞、左宗棠等洋務派影響與提攜,

為光緒帝賞識和重用,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在海州先後開辦了鴻門果木試驗場、海州種植試驗場、海贛墾牧公司、雲台茶葉樹藝公司等近代企業20餘家,申請海州大浦港自開商埠,並奠定了隴海鐵路的走向。

(劉風光先生所著《沈雲沛傳記》,還原歷史,功在千秋!)

沈氏家族在海州地區擁有五萬餘畝荒地,沈雲沛將國內外優質瓜果林木引入海州廣泛推廣種植,將鹽鹼荒地成功改造為高產農田,並在雲臺山遍植雲霧茶和樹木,港城人今天仍然受益菲淺,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錦屏山桃花澗遠眺磷礦)

1918年,沈雲沛六子沈蕃在海州錦屏山南麓撿拾到幾塊黑灰石頭,引起沈雲沛重視,經勘察認定為赤鐵礦。1919年9月沈藩聯合幾位股東共同出資五萬元成立了錦屏公司。不久沈雲沛即病死于天津,死後北洋政府給予空前絕後的榮光,大總統徐世昌親自主持追悼儀式,並歸葬海州錦屏山東麓崗嘴山坡。

(錦屏夕照)

礦山的開採可謂是一波三折。即使對於動輒出資數十萬元的沈雲沛來說,生前也未能認識到錦屏山下礦藏的真正價值。子承父業的沈蕃發現所謂鐵礦並無開採價值,只有雜質多、品相差的錳礦可以開採,錦屏公司陷入關停困境。恰在此時一位礦工生火取暖,偶然發現礦石冒出綠色火苗,

經認定為高品質磷灰石。

(廢棄的錦屏廠房)

1920年,沈蕃、白寶山等人成立了錦屏礦務股份有限公司,採用露天土法人工開採磷灰石,工人最多時達千人。1925年錦屏公司因主要出口市場——日本在南洋找到磷礦而停產,1937年錦屏公司欲恢復開採,卻因日本侵華海屬地區相繼淪陷而告終。1940年至1944年日本將磷礦收歸軍管,累計掠奪礦石40萬噸。有海州老人回憶道,常有礦工被日本人折磨至死,屍體被扔在廢棄礦坑中。

(選礦車間和選礦池)

建國後,沈蕃放棄了磷礦原有股份。錦屏磷礦先後歸屬山東省、化工部和連雲港市管轄。“一五”期間,錦屏磷礦被國家列為156個重點建設項目,投入鉅資進行建設改造。

(錦屏磷礦為中國第一座大型磷礦)

錦屏磷礦先後為化工部組建了化學礦山設計院、連雲港礦業高等專科學校和化學礦山培訓中心,援建了全國所有的化學礦山,並輸送管理和專業人才1700名,被稱為“中國化學礦山的搖籃”。

(功勞卓著的錦屏磷礦能否煥發生機,枯木逢春?)

截止1998年,錦屏磷礦累計採礦2400萬噸,生產磷精礦粉611萬噸,後來礦山資源漸漸枯竭,2004年這家國營大型企業破產重組為江蘇錦屏礦業集團。

(廢棄辦公樓內的檯曆,顯示日期為2008年)

海州人都會親切稱呼錦屏磷礦為“小布達拉宮”,延山坡而建的廠房逐級抬升,雄偉壯觀。2010年廠部大樓、採礦場、選礦石、機修廠、炸藥廠等被列為第四批市級文保單位。錦屏磷礦停產後,曾一度有仁人志士提出建設工業遺址博物館,但苦於資金無著落,計畫擱淺。廠方先後將廠區內的工業設備拆除出售,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實在令人痛心。

(廠區黑板報右上角模糊寫有“抗擊非典”字樣,壁報時間大約為2003年)

堅持實業救國的沈雲沛老先生,如今墳塋骸骨不知去處。2018年是沈雲沛逝世100周年,2019年是錦屏磷礦成立100周年。希望百年之際沈老先生能夠再次榮光歸葬,錦屏磷礦能夠以工業遺址博物館的面貌重新示人!

(錦屏磷礦志、操作證、圖書及廢棄的工人村平房)

(廢棄的錦屏廠房)

1920年,沈蕃、白寶山等人成立了錦屏礦務股份有限公司,採用露天土法人工開採磷灰石,工人最多時達千人。1925年錦屏公司因主要出口市場——日本在南洋找到磷礦而停產,1937年錦屏公司欲恢復開採,卻因日本侵華海屬地區相繼淪陷而告終。1940年至1944年日本將磷礦收歸軍管,累計掠奪礦石40萬噸。有海州老人回憶道,常有礦工被日本人折磨至死,屍體被扔在廢棄礦坑中。

(選礦車間和選礦池)

建國後,沈蕃放棄了磷礦原有股份。錦屏磷礦先後歸屬山東省、化工部和連雲港市管轄。“一五”期間,錦屏磷礦被國家列為156個重點建設項目,投入鉅資進行建設改造。

(錦屏磷礦為中國第一座大型磷礦)

錦屏磷礦先後為化工部組建了化學礦山設計院、連雲港礦業高等專科學校和化學礦山培訓中心,援建了全國所有的化學礦山,並輸送管理和專業人才1700名,被稱為“中國化學礦山的搖籃”。

(功勞卓著的錦屏磷礦能否煥發生機,枯木逢春?)

截止1998年,錦屏磷礦累計採礦2400萬噸,生產磷精礦粉611萬噸,後來礦山資源漸漸枯竭,2004年這家國營大型企業破產重組為江蘇錦屏礦業集團。

(廢棄辦公樓內的檯曆,顯示日期為2008年)

海州人都會親切稱呼錦屏磷礦為“小布達拉宮”,延山坡而建的廠房逐級抬升,雄偉壯觀。2010年廠部大樓、採礦場、選礦石、機修廠、炸藥廠等被列為第四批市級文保單位。錦屏磷礦停產後,曾一度有仁人志士提出建設工業遺址博物館,但苦於資金無著落,計畫擱淺。廠方先後將廠區內的工業設備拆除出售,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實在令人痛心。

(廠區黑板報右上角模糊寫有“抗擊非典”字樣,壁報時間大約為2003年)

堅持實業救國的沈雲沛老先生,如今墳塋骸骨不知去處。2018年是沈雲沛逝世100周年,2019年是錦屏磷礦成立100周年。希望百年之際沈老先生能夠再次榮光歸葬,錦屏磷礦能夠以工業遺址博物館的面貌重新示人!

(錦屏磷礦志、操作證、圖書及廢棄的工人村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