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佛山”生態葬“推行10年“叫好不叫座” 市民獻計

佛山市生態葬推行10年“叫好不叫座”(詳見本版6日、7日報導),多數市民表示“不設標記、不讓祭拜”的管理辦法是限制生態葬廣泛推行的一大障礙。那麼,是否有一個管理部門和老百姓都能接受的更有人情味的辦法呢?對此,

市民十分關注,紛紛聯繫記者獻計獻策。

“給家屬一個寄託哀思的地方不是難事,與生態葬的節約土地、綠色環保的理念也並不衝突。”已過古稀之年的吳奶奶曾經不止一次地和子女討論過生態葬,在她看來,選擇樹葬,逝者與樹木都將融為一體,面對這棵樹祭祀逝者,與在其他地方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做一個標記其實並非難事,

只要在樹上掛一個銘牌,寫上逝者的姓名。子孫後代也能夠更加容易找到,讓家屬在想念的時候,能夠來看一眼就可以了”。

市民覃女士也認為,管理部門應該尊重家屬對此“樹”的情感。“我覺得可以讓親屬去‘領養’骨灰種植的這棵樹,還可以讓家屬對此樹‘冠名’,這棵樹以後就可以作為家屬緬懷先人的一個情感上的寄託。家屬也肯定會主動去照顧好這棵樹,這對於城市綠化也會所幫助,

這其實是一舉多得的好事。”覃女士說。

市民劉先生則認為,想要提高市民樹葬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保護好樹葬的樹,“這棵樹其實就是逝者的墳墓。因此管理部門必須將樹葬範圍設成保護區,不能夠隨意破壞,讓逝者家屬能夠相信逝者能長眠於此,才能夠讓更多家屬願意選擇樹葬”。

“選擇樹葬,就已經達到了節約土地與綠色環保的初衷,管理部門並沒有必要堅持不設標記並且限制祭拜。

親人長眠于此,後人來此祭拜是人之常情。管理部門要做的應該是鼓勵與引導市民用文明的方式祭拜,現在有很多地方推行的鮮花換紙錢活動,佛山也可以嘗試。用文明的現代化方式祭拜逝者,既不會造成污染,緬懷先人的願望也能得以滿足”。

“即便不給做標記,至少應該提供一個可以祭拜的區域,讓家屬有一個可以緬懷的地方。”鄭女士對記者說道。

實際上,目前在國內外很多推行樹葬之地便是採用此方式,設立紀念壇、紀念碑,將樹葬者的資訊刻上去,既不浪費土地,又可以供逝者親人紀念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