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程乾貨滿滿!2018微信公開課PRO張小龍演講精華

1月15日上午,微信的年度大戲“2018微信公開課PRO”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

上午的主論壇環節圍繞小程式、小遊戲、智慧零售以及企業微信四個業務模組展開,重頭戲是張小龍一年一度的演講,

今年更是乾貨滿滿,一起來回顧下這次張小龍分享的亮點吧。

騰訊高級副總裁張小龍

01 “用完即走”說明產品是高效的,它還有下半句

微信就是一個工具,我到現在還是這樣認為,我們是要做互聯網上最好的工具,所以我們很少去談平臺和生態。

用完即走的下半句話是,走了以後還會回來。用完即走和走完再來並不矛盾,只有用戶用得很愉悅,才會再使用。本質上來說,用完即走說明了這個產品是高效的。

02 微信公眾平臺的App很快就會發佈

公眾號進展會比小程式慢一點,我們還是在繼續努力改進它。

之前我們做了一個公眾號的App,但還沒有發佈,沒有達到預期。公眾號的發佈是在PC端,這其實是很奇怪的,因為微信是為手機而生的。

這個App可能很快就會發佈出來。

03 讚賞很快就會回來,直接對作者打賞

讚賞很快恢復過來,並且會做很大的改動,目前的讚賞是對公眾號的讚賞,但讚賞的本質其實是對作者的讚賞。

公眾號的體系中缺少作者這個元素,改版後的讚賞將針對作者進行讚賞,將來你在公眾號中會看到作者是一個獨立的欄目,你可以看到他的介紹、他以前發佈的文章。

04 訂閱號不會做資訊流

訂閱號只是大家訂閱的集合,

我們是有想法去改善使用者對訂閱內容閱讀的效率。但有人覺得我們要改變訂閱號,要做資訊流,這就很奇怪。

其實我們並沒有想過把訂閱號做一個資訊流(其實我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資訊流)。我們只會改善用戶效率,不會改變訂閱號本身的形式。

05 短文章或短資訊的產出

很多人提出,公眾號只能寫長文。這是因為公眾號不是作為獨立的App設計。

我們也會思考短文章或者短資訊的產出。

06 小程式是一種表達方式,觸達萬事萬物

我們為什麼這麼好看小程式?小程式代表了一種表達的方式,所有的資訊都需要有一種方式被人觸達,小程式就是這樣一種資訊的載體。小程式最終的目的,不是線上上玩一個遊戲,獲得一個服務,我們希望通過小程式作為萬事萬物溝通的語言。

很多人說小程式是不是為電商準備的,

我們不會說小程式是為某一個特定領域準備的,我們希望小程式是一個通用的平臺。

07 小程式也是去中心化的,未來希望通過搜索觸達

有人說下拉的小程式欄是一個中心入口,這其實不是入口,而是一個工作列,一個快捷方式。

小程式不是取代App,而是豐富App的使用場景。未來,希望更多小程式的觸達是通過搜索來實現的。

08 企業微信與微信消息互通

下一步會讓微信和企業微信之間的消息可以互通的,企業員工不用再用個人微信號添加對方的微信。

09 下一步是探索線下

下一步微信可能會去探索線下,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有一個線下,叫附近的人,而相比探索人,我們更希望2018年自己能做一些嘗試——探索線下的生活。

企業員工不用再用個人微信號添加對方的微信。

09 下一步是探索線下

下一步微信可能會去探索線下,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有一個線下,叫附近的人,而相比探索人,我們更希望2018年自己能做一些嘗試——探索線下的生活。